陳愛麗 于從立
(西安市地下鐵道有限責任公司,710018,西安//第一作者,高級工程師)
目前國內多數地鐵車輛段與國鐵路網之間沒有鐵路聯絡線,因此,地鐵車輛由生產廠家運輸至地鐵公司車輛段必須經過一段穿越市區的公路運輸。由于地鐵車輛屬超高、超長、超重的貨物,且造價較高,公路運輸受到很多限制。如何精心籌劃,將車輛安全運抵地鐵車輛段,是一個需要研究的課題。
地鐵車輛的公路運輸涉及因素很多,首先要在鐵路沿線確定一定面積的吊裝場地,以便使經過鐵路運抵市區的車輛能夠順利解編,吊裝至長大公路運輸車輛上;其次選擇最佳運輸路線,對所經路線的橋梁(及涵洞)的限高、限寬、限速、限載情況、交通管制情況、路線的車流情況、路面情況、轉彎半徑和坡度等進行詳細的勘測,確定最佳運輸路線,并向交通部門申請辦理相關通過手續;第三要確定安全可靠的裝卸及運輸方案;第四要有安保措施和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下面介紹西安地鐵的車輛公路運輸實例。
西安地鐵2號線車輛采用標準B型車,不銹鋼車體,3動3拖,6輛編組,共計22列132輛。地鐵車輛的主要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西安地鐵2號線車輛主要參數表
地鐵車輛從車輛廠經鐵路運抵西安后,將列車解編及吊裝場地選在了西安鐵路西站附近豐禾路“533”物流公司的鐵路專用線處。該處沿鐵路線場地開闊平坦,完全滿足停放超長運輸貨車、安裝兩臺大型吊車、完成整個列車解編吊裝的面積及各項條件。
選擇合理的運輸路線是保證安全運輸的關鍵。前期,由西安地鐵、車輛廠家及運輸公司3家代表組成線路考察小組,對運行線路進行了實地考察,確認僅有兩條路線可行。
路線一:從“533”處出發,沿豐禾路西行→右轉入西二環→朱宏路→尚宏路→鄭西鐵路與尚宏路連接段箱涵→尚稷路→渭河車輛段。沿途線路勘察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運輸路線勘察表
路線二:從“533”處出發沿豐禾路西行→右轉入西二環→朱宏路→鳳城十路→文景路→2km坑洼土路→尚稷路→渭河車輛段。
路線一路面平坦,全部為硬化路面,運輸里程較短。但需在鄭西鐵路與和尚宏路連接段穿越一箱涵橋洞,該箱涵橋洞實測高度僅4.68m,裝載地鐵車輛的運輸車高約4.9m,無法通行,且無法繞行通過。若采用該路線,需將橋洞處地面下挖0.3至0.5 m,該方案得到市政部門同意并予以大力支持。
路線二須經過一段2km長的坑洼路面,路面為沙石路面,路況較差,運輸里程較長,且也需通過一約4.6m高的橋洞,運輸難度和風險很大。
綜合考慮上述兩條運輸路線的特點,最終選擇路線一作為本次車輛運輸的路線。
根據地鐵車輛的參數及所選的超長運輸貨車的參數,要求車輛段具備的條件為:進段道路寬度應大于7m,轉彎半徑大于22m,內邊緣轉彎半徑大于18m;道路與卸車場地無落差;道路上方無電線等障礙,道路轉彎處兩側無高于0.8m的鐵柵欄、圍墻、綠化等障礙。結合上述條件以及西安地鐵渭河車輛段的具體布局,選擇了下述三角地段作為卸車場地。
卸車區域為如圖1所示的三角形區域,地面要求硬化處理,承載能力為每平方米5t,進段路面與卸車區域路面為同一水平面。卸車股道要求平直,股道端頭設車擋,卸車場地及周圍無影響卸車作業的物體。
(1)根據現場條件,規劃場地面積分配示意圖見圖1。
圖1 卸車場地示意圖
主要運輸設備有:汽車拖頭4臺、80t汽車吊2臺、超長運輸車3臺。
主要使用器材有:手拉葫蘆、沉頭扭體、千斤頂、拉扣、鋼絲卡頭、D型扣件、鋼絲繩、鋼絲繩護角、柔性拉帶、尼龍繩等。在裝卸、運輸過程中采取適當的防護加固措施,以防止車體外表皮擦傷、碰撞。作業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吊裝作業示意圖
確定好運輸路線后,需向交通部門申請辦理相關通過手續。主要包括:市交通部門的“三超”貨物運輸批文;特殊貨物行駛路線、行駛時段批文,路橋管理處批文。
為保證地鐵車輛在公路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可靠的運輸方案至關重要。首先成立完備的組織機構,統一指揮,分工協作。而后需制訂可靠的吊裝、運輸、吊卸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的操作程序進行,以保證各個環節的安全。
成立由總指揮長任總指揮,項目經理、技術指導、裝載指揮任副總指揮的領導小組,一切行動由總指揮長發出指示,副總指揮配合。下設運輸組、吊裝組、安全組、維修組4個小組,分別負責車輛的運輸、吊裝、安全和維修工作。
可靠的吊裝程序是確保車輛吊裝安全的首要條件。通過調研,并結合吊裝現場實際條件,制訂下列保障程序,并經過了首列車運輸過程的驗證。吊裝實圖見圖3。
圖3 “533”處地鐵車輛吊裝實圖
現場吊裝嚴格按下列程序進行:
(1)作業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明確個人職責;
(2)接裝車通知后,運輸車提前1h行駛到指定區域待命;
(3)吊裝前進行安全大檢查,確保吊機處于完好狀態方可投入使用,尤其是吊機的安全裝置、限位裝置和聯鎖裝置必須靈敏可靠;
(4)起吊前做好車輛中心與車板中心的檢驗、標識,車輛重心必須與運輸車承載中心對準;
(5)2輛汽車吊就位,選定最佳起吊位置;
(6)操作人員用專用工具使吊帶與列車車輛的指定吊點處連接好,檢查吊具與車輛連接處以確保無誤。在指揮員的指揮下,緩緩起吊;
(7)第一節車輛吊裝完畢后,嚴格按要求加固地鐵車輛,以車輛捆扎點為中心與平板掛鉤相連,使用八點連接法進行連接并加固;
(8)加固完成后,工作人員檢查加固、捆扎情況,確認無異常后,拖車緩緩行駛至指定區域停靠(周圍放置警示標志),其余車輛依次按順序進行吊裝;
(9)發運前技術員、裝載人員再次檢查車輛及其加固、捆扎情況。
吊裝過程的要求:
(1)對吊裝作業區域進行封閉、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以確保吊裝安全進行;
(2)作業中吊機臂幅應平穩,嚴禁猛起猛落臂桿;
(3)作業中發現吊機傾斜,支腿變形等不正常現象時,應立即放下車輛;
(4)安全人員負責看護,不間斷巡視車輛周邊情況。
車輛運輸約24km到達車輛段卸車場地,途經一箱涵橋洞,橋洞出入口路面設計坡度小于4%,其余道路平坦寬闊。為確保運輸安全,沿途運輸嚴格按下列程序進行:
(1)運輸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明確個人職責;
(2)開道車開道,維修保障車護尾,保持車距50 m,時速控制在15km/h;
(3)運輸過程中每行駛2km車隊停下檢查車輛的捆扎加固狀況,確認無誤后方可繼續前行;
(4)遇彎道或障礙物時,時速嚴格控制在5km/h內,并且保證有安全員引路開道,對講機溝通聯系;
(5)運輸過程中如發生單邊下沉,全車制動,全掛車操作及監護人員第一時間關閉運輸車兩旁的截止閥,用支腿或枕木在下沉邊打好保護,找出問題并解決;
(6)運輸時切勿緊急制動,以免造成車輛損壞或移位,偏離運輸車中心,甚至側翻;
(7)如受天氣影響,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實施運輸計劃。運輸實圖見圖4。
車輛運輸至車輛段卸車區域,為確保車輛在此安全吊卸至卸車軌道,吊卸過程須嚴格按下列程序進行:
圖4 地鐵車輛沿途運輸實圖
(1)按圖1所示布置2輛80t汽車吊;
(2)待卸車輛駛入卸車作業區,按指定位置停穩;
(3)2輛汽車吊分別起吊2只吊架于地鐵車輛頂部兩側中心線就位;
(4)松開車輛與運輸車連接的加固部件和拉帶,用專用工具使吊具與地鐵車輛的指定吊點處連接好,檢查吊具與地鐵車輛連接處確保無誤;
(5)在指揮員的指揮下,緩緩起吊,使地鐵車輛離開運輸車至一安全距離,確認無誤后平移至卸車軌道上方;
(6)吊機平穩地放下地鐵車輛,使車輛安全放置在軌道上,松開專用工具,移開吊架;
(7)運輸車慢慢駛離作業區,在指定地點停靠。吊卸實圖見圖5。
圖5 卸車區域吊卸實圖
所有參與人員須統一安排,統一行動,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做到嚴格按章辦事,杜絕違章操作。
1)鋼質類的器材,使用前認真檢查其型號、規格和使用范圍,并檢測有無破損和裂紋。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破損、裂紋、變形的均禁止使用;
2)尼龍材料的吊帶、繩子,使用前認真檢查其使用范圍,并檢查有無破損、變型和拉毛。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有破損、變型和拉毛的均禁止使用;
3)備好易損設備和器材,備好各種搶修設備和工具,全程跟蹤服務。
為確保地鐵車輛能安全順利地運輸至目的地,在事故、事件發生時,能迅速做出響應,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和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人身傷害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本著“預防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制訂相應的應急預案。
成立由組長負責、副組長配合的組織機構,下設通訊聯絡組、保衛組、搶險搶修組。應急處置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在吊裝、運輸或吊卸過程中發生一般事故時,未造成人員傷亡的,由組長統一指揮,安排搶險搶修組進行搶修,保衛組做好防護。
(2)若遇到較大事故或人員受傷時,現場人員組織自救的同時,由通訊聯絡組及時撥打急救電話或報警電話求得外部支援,將受傷人員及時轉送醫院進行緊急救護。
(3)將信息迅速上報給總公司,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4)總公司接到應急信息后,組織有關人員或應急隊伍趕赴現場。
(5)應急隊伍到達現場后,應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統一指揮。
(6)事故處理完畢后,應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并如實提供事故的情況。
按照本方案,2010年7月18日完成了西安地鐵2號線首列車的運輸,較好地實現了車輛運輸過程的安全控制,也使車輛全程運輸準備以及車輛吊裝、運輸、吊卸過程的方案得到了驗證。
截至目前,西安地鐵2號線后續列車的運輸也采用此方案,確保了車輛安全、順利運抵車輛段。
此運輸方案的成功,歸因于前期調研以及論證充分,運輸方案編制詳細,參與人員各司其責,應急保障預案明確,組織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