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平
老年人的護理工作相對于一般的成人護理有所不同,因為進行護理工作的對象是老年人,這個特殊的人群正處于身心功能逐漸走向衰亡的過程。盡管老年人面臨多種老年期變化和慢性疾病的折磨,我們仍然要堅定我們的護理目標。努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保持最佳狀態,創建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積極老齡化。筆者在近半年的工作中,接觸到口腔頜面腫瘤的老年患者44例,現將對這44例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工作中總結的工作心得報告如下。
44例老年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齡65~90歲,平均年齡74歲。良性腫瘤和瘤樣病變28例,惡心腫瘤16例。既往有高血壓者30例,冠心病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10例,心律失常3例,呼吸道感染2例。
(1)術前護理
②口腔護理
對于術前并發感染患者指導口腔護理方法,進餐后漱口液漱口,睡前刷牙,并用漱口液含漱一分鐘。口腔衛生條件差患者給予協助口腔清潔。脈管畸形患者應使用軟毛牙刷,動作輕柔,避免碰及病變部位引起出血。
①術前一日護理
術前收集資料綜合評估患者的身心狀況,針對患者術前出現的心理問題做好心理護理[1],耐心解釋手術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手術。協助醫生完成常規檢查,避免感冒。術前一日,進行術前健康教育,講解術前皮膚準備、禁食、禁飲目的及術后注意事項,如早期活動、各種可能的管路留置及飲食方法。全麻患者手術前一日中午12點前服用瀉藥或于手術日晨起灌腸做好術前腸道準備。口內手術患者,若為男性常規口周備皮。口外手術根據手術需要按醫囑做皮膚準備,范圍以切口為中心直徑15~20cm。備皮時注意,備皮刀需順著毛發生長方向剃,與皮膚表面成45°。協助患者沐浴,修建指甲,更換清潔的病服。女患者擦去指甲油和口紅等。保持口腔清潔,術前一日晚及晨起刷牙漱口后用漱口液含漱1~3分鐘。必要時術前一日晚酌情給予鎮靜安眠藥。
(2)術后護理
麻醉期過后給予床頭抬高30°或半臥位,利于頭頸部傷口引流,減輕頭部水腫。口內手術患者術后一周進流食,1周后改為半流質飲食,術后忌強刺激性、過熱食物2~3周后可恢復正常飲食。口外手術后進半流質飲食,2~3天后改為普食。口內手術創傷較大或手術影響術后吞咽功能的給予鼻飼飲食,使用漱口液清潔口腔。評估患者疼痛情況,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并觀察藥物反應.由于手術的損傷,來自迷走神經的神經鞘瘤手術后可能發生聲音嘶啞,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焦慮、緊張情緒。
結 果
44例患者均順利進行皮膚移植手術,手術后患者情況詳情見表1。

表1 44例患者手術后基本情況
討 論
由于知識的缺乏患者及其家屬常常不了解疾病的病因、治療、預后相關知識。患者在入院后害怕手術及擔心預后。患有色素痣、腫瘤引起顏面畸形,影響患者的容貌往往使患者心理上難以接受,情緒不穩定不愿意配合相關治療。病變部位伴發的感染疼痛、腫瘤壓迫神經及手術后傷口疼痛,腫瘤并發感染致使皮膚、粘膜破損,都給我們的護理工作帶來一系列的難題。較大腫瘤患者往往還有語言溝通障礙,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積極思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盡量預見可能問題,做好護理工作的準備,以達到處變不驚,工作忙而不亂。
老年人的心理變化特點[2-3]有幾個方面的表現,智力、記憶、思維、人格和情感意志的變化。這些變化往往是由于各種生理功能的減退,老年人社會地位的改變,家庭人際關系和患者自身營養狀況下降而產生。在圍手術期護理的工作中做好心理護理對其他一系列治療工作的進行有著很大的幫助。如老年人常常忘記醫生的囑托,在做治療解釋的過程中老年患者反應較慢,理解能力較差,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要更加細心和耐心,使老人在治療期間得到關心和體貼。只有得到患者心里的認可,我們的工作才能更加順利地進行。在住院治療期間,常常有老人出現焦慮癥、抑郁癥、恐怖癥等心理障礙。作為一線醫護人員,我們要努力建立良好的治療性人際關系,密切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況,幫助老年患者樹立良好的心態,積極與患者交流溝通,了解他們需要哪些幫助。常常鼓勵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和對待疾病,引導患者聽一些柔和的音樂以舒緩其不良情緒。在必要的時候將患者的情況與主治醫師溝通,遵醫囑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以解除不良的精神癥狀。
在對于老年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我們不僅要保證在護理技術上要精益求精,還要在道德及職業綜合素養上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才能真正做好我們的本質工作。
1 李秀霞,馬正華.住院老年患者心理護理及其創新性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6):211 -212.
2 劉立宏.老年患者的護理特點[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0):246-247.
3 李秀娥.實用口腔頜面外科護理及技術[M].第一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8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