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探索:社工介入信訪

我國信訪制度已有60多年的歷史,它在緩解社會矛盾和促進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2005年7月,國務院公布的新《信訪條例》為信訪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對我國的社會政治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
隨著我國社會轉型以及城市化建設,社會問題、社會矛盾,特別是由此而引發的利益沖突加劇,信訪制度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也表現出種種不適應,信訪數量有增無減,集訪、群訪、鬧訪、纏訪的形式層出不窮,焦點聚集各級政府的信訪部門與信訪群眾之間的矛盾沒有有效化解,大量資源耗費在對信訪人員的“圍追堵截”之上,不僅影響到正常的社會秩序,而且還加劇了信訪群體與政府之間的矛盾與不信任。
由于信訪工作涉及不同的利益群體,涉及的社會矛盾較為復雜,僅僅依靠法律條文未必能夠很好地處理這些問題,創新信訪工作的工作機制顯得尤為重要。上海市引入社會管理創新機制,在傳統的信訪局、綜治辦的基礎上引入第三方的社會工作機構來參與信訪工作。在浦東地區的試點取得顯著成果之后,現已在上海市各個區推廣。上海市社會工作協會作為專業推動者的角色,上海市婦聯以項目購買的方式,購買了協會的服務,以期解決更多的信訪問題。
社會工作介入信訪作為社會管理創新的舉措,在上海市和廣東的一些城市試點和推廣,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亮點。”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