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茜 周英 羅艷華 涂英
建立《人際溝通》課程實踐教學模式,以提高培養護理本科專業學生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采用類實驗研究,方便抽樣法,對我校二年級173名本科護生,在《人際溝通》課程中開展實踐教學研究,并完善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采用《護生臨床溝通能力測評量表》測量并比較實踐教學前后護生溝通能力。結果顯示,通過實踐教學,教學對象溝通能力有所提高(t=-2.14,p<0.05)。說明實踐教學對改革護理本科生溝通能力培養模式有積極的意義及效果,值得在改良護理本科《人際溝通》課程體系中推廣。
人際溝通 實踐教學 教學評價 護理本科
溝通能力不僅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最能體現護士職業價值的行為之一。目前,國內高等醫學院校護理本科專業《人際溝通》課程體系尚無統一標準,各個學校辦學差異很大,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有研究顯示,本科護生普遍體會到《人際溝通》課程結束時仍有大量的溝通知識和技能未能很好消化吸收。溝通對實踐的訴求很強,本研究在夯實護生溝通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教學,探索出一套適用于本科護生《人際溝通》的教學體系。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我校全日制四年制護理本科二年級學生。
1.2研究方法
采用類實驗研究,方便抽樣法。對研究對象講解此次教學實踐的意義、具體內容及安排,采取自愿報名參加的形式。共招募到173名學生,其中女138人,男35人,年齡19~23歲。在完成《人際溝通》課程理論教學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附屬醫院、社區進行護患溝通實踐教學活動,至少每周溝通實踐一次,為期一個月。在開展實踐教學前后采用楊芳宇研制的自評《護生臨床溝通能力測評量表》測量研究對象的溝通能力。該量表包括建立和諧關系、敏銳傾聽、確認病人問題、共同參與、傳遞有效信息、驗證感受和總分7個方面,其信度為0.84、效度為0.84。
1.3具體實踐步驟
學校開具實踐介紹信,學生與護理部及相關科室護士長取得聯系征得同意后,自行選擇溝通對象,溝通主題。臨床實踐過程中,科室護士長及帶教老師積極參與學生整個溝通實踐過程。合理有效地開展護患溝通,具體步驟為交際性溝通、評估性溝通、治療性溝通。其中,以交際性溝通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生的信任度;以評估性溝通確定溝通主題,并進一步制定、完善溝通方案;以治療性溝通與患者進行實質性溝通。整個溝通過程用錄音筆錄音,溝通結束后將錄音轉化為文本,以備臨床帶教老師和課程專任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及指導。此外,通過課程老師與學生之間,生生之間,臨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溝通,護生與患者、家屬的護患溝通的實踐,環環相扣,逐步強化護生的溝通意識提升其溝通能力。
1.4教學效果評價
運用全面、綜合的教學效果評價模式,護生學習《人際溝通》課程的效果評價包括筆試、溝通能力問卷調查、護患溝通實踐報告、匯報等。
1.5統計分析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13.0、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T檢驗法分析定量資料。
2結果
《人際溝通》實踐前后,研究對象的《護生臨床溝通能力測評量表》得分在建立和諧關系、敏銳傾聽、確認病人問題、共同參與方面有統計學差異,且總分亦有統計學差異(詳見表1)。
3討論
3.1護生溝通能力培養模式現狀
現有護生溝通能力培養模式仍以理論教學為主,缺乏溝通實踐,理論與實踐脫節。查閱文獻得知,目前國內對于提高護生溝通能力的研究或關注于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如角色扮演、案例討論等),缺乏臨床溝通實踐的真實體驗;或關注于技巧,忽視溝通內容的評判、溝通系統的實施;或關注于溝通結果的衡量,忽略溝通過程質量的監控與反饋。此外,課堂教學的“統一標準”,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了學生實踐操作的空間,限制了學生創新活動開展。
3.2實踐教學對護生溝通能力的影響
3.2.1實踐教學有助于提高護生大部分溝通能力
本研究中實踐教學前后,護生建立和諧關系、敏銳傾聽、確認病人問題、共同參與及溝通能力總分方面均有提升。在實踐教學中強調以交際性溝通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所以能促進和諧關系的建立。在實踐演練中,有特定的溝通對象,有真實的溝通情境,能激發護生共同參與的熱情,并有意識的應用敏銳的傾聽。而評估性溝通的實施,確保護生能確定患者的問題,確定溝通主題及方案。
3.2.2實踐教學對傳遞有效信息與驗證感受方面無顯著影響
該研究對象為二年級護生,其專業知識及技能尚未完全涉及及掌握,故在傳遞有效信息及驗證感受方面存在不足。
4小結
事實上,溝通既是技術更是藝術,對于護生護患溝通能力的培養,一方面,依靠學校《人際溝通》課程的培養;另一方面,依靠溝通實踐中的積累。實踐教學有助于提高本科護生溝通能力,值得在改良護理本科專業《人際溝通》課程體系中推廣。
參考文獻:
[1]佟術艷.美國高等護理教育標準[J].護理研究,2000,(14):183-184.
[2]Rossiter JC.Caring in nursing:perceptions of Hong Kong nurse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2,9(2):293-302.
[3]唐麗麗,李孜孜,陳曉勤.護理專業學生人際溝通課程反思日記的質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1):988-990.
[4]楊芳宇,沈寧,李占江.護生臨床溝通能力測評量表的初步研制.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5]Schwartz Bercott D,patterson BJ,Lusardi P,et al.From practice to theory: tightening the link via three fieldwork strategi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2,39(3):281-289.
[6]張詠梅,江智霞,肖燁.護生人際溝通知識轉化為人際溝通能力的教學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2):154-155.
[7]張蓉,黃萬琪,魯才紅.實習護生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的技巧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9):825-826.
基金項目:本課題為廣州醫學院護理學院教科研項目,項目編號:1004;廣州醫學院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