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
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創作閆寶華/改編 周 申/繪畫
1 2008年2月14日,既是中國農歷的大年初八,又是西方的情人節,北京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中。但是,駐扎在通州某地的解放軍北京衛戍區某部的軍事訓練依然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2 這天下午,部隊組織新兵到離部隊駐地不遠的靶場進行實彈射擊訓練。奉命在靶場外圍擔任警戒任務的是防化連三排九班戰士周波和他的戰友劉冰恒。

3 周波來自重慶市涪陵區青羊鎮興圓村,1987年4月27日出生,2006年12月入伍。這個身高一米九二的小伙子渾身上下充滿著朝氣。

4 聽著有節奏的槍聲從靶場那邊響起,周波和戰友劉冰恒不約而同地朝靶場那邊望了一下,心里默默地為新來的戰友加油。

5 下午兩點多鐘,兩個男孩跑到靶場旁邊玩耍。周波揮揮手,示意他們不要靠近靶場。兩個孩子就說笑著跑到一邊玩去了。

6 這兩個男孩一個叫高昊,另一個叫臧國帥,就住在附近村里。他倆離開靶場,朝靶場西南二十米開外的水塘跑去。

7 那水塘其實是近幾年磚廠大量挖土形成的大坑,積水多了形成了水塘,中心處有五六米深。冬天里,水塘上結了冰,附近村里的孩子有時候會來這里溜冰。

8 立春剛過,大地已經回暖,水塘上厚厚的冰層也漸漸融化。兩個孩子跑到冰面上玩耍,并沒有意識到腳下的危險,嬉笑著滑向水塘的中心。

9 忽然,“咔嚓”一聲,臧國帥腳下的冰面塌了,他“哧溜”一下掉進冰水里。旁邊的高昊嚇了一跳,趕緊伸手去拉他。冰面再一次塌陷,高昊也掉進了水里。
10 “救命啊!救命啊!”兩個孩子被突如其來的意外嚇壞了,在水里一邊掙扎一邊高聲呼喊:“救命……”

11 呼救聲傳到周波和劉冰恒的耳朵里。他們循聲望去,兩個孩子正在冰窟窿里拼命掙扎。“快去救孩子!”周波喊了一聲,拔腿就朝水塘跑過來。

12 身高腿長的周波飛快地跑在前面,劉冰恒緊隨其后。他們邊跑邊脫下大衣,甩在地上,一口氣跑到水塘邊。

13 當時水塘上的冰面已經開始融化,冰層相當薄。他們想趴在冰面上伸手把孩子拽上來,但是距離太遠,根本夠不到孩子。

14 冰水里,兩個孩子已經凍得臉色蒼白。顧不了那么多了,周波和劉冰恒先后跳進了水里。

15 在跳下冰水的瞬間,周波完全忘了自己不會游泳,他只想到救孩子。跳進冰水之后,他努力向孩子靠近。

16 “別怕,抓住我!”周波一把抓住臧國帥。小國帥已經慌了,兩只手臂胡亂揮動,幾次推開了周波。

17 怎么辦?兩名戰士一齊潛入孩子身下,一人抓住孩子的后脖領,一人托住孩子的屁股。用力一托,兩人把小國帥托上了冰面。

18 小國帥剛一上冰面,冰層“咔嚓”一聲塌了,孩子再一次落入水中。周波和劉冰恒用盡全力連推帶托,又一次把孩子舉上了冰面。小國帥得救了。

19 可是,由于強大的反作用力,周波和劉冰恒一起沉入水底。周波的棉衣褲像千斤重石一樣拽著他往下沉,他嗆了一口水。刺骨的寒冷,要把周波從內到外凍結起來。

20 “不能放棄,還有一個孩子!”周波撲騰著浮出水面。他和劉冰恒又靠近高昊,想把他也托上冰面。但是,幾次嘗試都因為體力不支沒能成功。

21 周波眼前開始恍惚,身體往下沉。他畢竟不會游泳啊!“周波,挺住!”劉冰恒見此情形,左手拉住周波,右手抓緊孩子。

22 “別管我!先救孩子!”由于嗆水嚴重,周波的鼻子已開始流血。他用僅存的一點意識,掙脫開劉冰恒的手,并使盡全力向上猛推了一把劉冰恒和孩子,自己則又一次沉入水中。

23 劉冰恒趕緊用腳鉤住周波的腰,不讓他繼續下沉,自己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扒住冰面,就這樣在冰水中堅持著。

24 附近的村民聞訊急匆匆趕來,靶場里的戰友聽到呼救,也翻過圍墻飛速趕到,大家一起想辦法營救冰水里的三個人。

25 村民許大叔遞過來兩根木桿。三名戰士趴在冰面上,向水塘中心爬去,其他戰士用連接起來的腰帶在后面拽著他們。

26 終于,小高昊抓住戰士們遞過來的木桿爬上了冰面,接著,劉冰恒也拽著木桿離開了水面。

27 時間似乎在這一刻凝固了。隨著劉冰恒離開水面,他的另外一只手,把沉在水下的周波拉了出來。

28 此時的周波呼吸微弱,鼻子還在不斷流血。“趕快送醫院!”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周波還在用手勢告訴戰友:“……先救孩子……”

29 雖然醫生全力搶救,但是由于溺水時間過長,周波年輕的心臟最終停止了跳動。周波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二十一歲。

30 周波所在部隊的戰友趕到醫院,周波的指導員撲倒在周波床前,痛哭失聲:“我的兵啊!”他知道這個在山城重慶長大的小伙子還沒有來得及學會游泳……

31 周波的戰友,還有當地村民,紛紛趕到周波犧牲的現場。水塘邊搭起一座特殊的靈堂:英雄的遺像安放在中央,上面懸掛著黑紗條幅,遺像前擺放著鮮花,祭奠這位年輕的戰士。

32 高昊的父母和臧國帥的奶奶帶著孩子來到周波的遺像前,兩個孩子長跪不起。小國帥的奶奶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為了我們家的團圓,你就一個人走了……”

33 2月17日,周波的父母趕來了。他們都是農民工,遠在新疆伊犁打工,經過三天兩夜的長途輾轉顛簸,來到北京。“想不到,娃兒怎么說走就走了呢!”

34 通州殯儀館,一身戎裝的周波靜靜地躺在鮮花叢中,四位生前戰友筆直地站在一旁為他守靈。周波的父母忍不住號啕痛哭,一聲聲呼喚著兒子的名字。在場的人無不淚流滿面。

35 大家不知道用什么語言安慰這對父母。周波的父親強忍悲痛,拉著部隊領導的手說:“娃兒用自己的一條命換取了兩條命,他走得很光榮,我們為他自豪和驕傲!”

36 周波生前戰友的代表向英雄的父母敬禮:“爸!媽!你們放心,我們防化連全體官兵都是你們的‘兒子’!”

37 2月23日上午,天安門廣場和往常一樣游人如織。此時,一群特殊的游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是周波的父母捧著兒子的遺像,來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前。

38 犧牲前一天,周波曾告訴戰友,實彈射擊結束后,他要請假陪父母去參觀天安門。現在,周波的遺愿只能由父母代他完成了。

39 廣場上的游人紛紛將目光投在烈士父母身上。一個小女孩向烈士的遺像行了一個莊嚴的少先隊禮,然后把鮮艷的紅領巾系在烈士母親的胸前。

40 烈士父母緩緩走向天安門城樓。來到金水橋前,周媽媽的目光長時間停留在軍姿挺拔的執勤戰士身上,她仿佛看見自家娃兒站崗執勤的情景。

41 其實,周波的父母常年在新疆打工,已經三年多沒見兒子了,就連兒子參軍入伍,他們也沒能為他送行。他們對兒子在部隊的印象全部來自照片。

42 登上天安門城樓,撫摸著兒子的遺像,周媽媽再也抑制不住感情,淚水奔涌而出:“娃兒,我們登上天安門城樓了,好好看一看。今天,媽媽了卻了你的心愿。”

43 后來,周波生前所在部隊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周波的骨灰在戰友們的護送下回到家鄉。在重慶涪陵區烈士陵園,家鄉人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人們聚集在烈士的墓碑前,回憶起他生前的點點滴滴。

44 周波剛入伍的時候,對軍營生活充滿了好奇。他一米九二米的身高,一百八十斤的體重,在新兵連里是數一數二的大個子。

45 可是,別看周波個子大,他的體質和身體協調性并不太好。新兵第一次體能測試,引體向上他竟然一個都做不了,五公里越野,他排全連倒數第一。

46 由于自己的拖累,全班的成績受到了影響,周波連飯也吃不下,一個人躲到一邊偷偷抹眼淚。班長發現了,連忙過來安慰他。

47 班長告訴周波,要想盡快趕上大家,就要比別人多流汗,多吃苦。隨后班長幫周波制訂了一套訓練計劃。

48 周波特意去買了一塊電子表,把電子表當成鬧鐘,每天設定好鬧鈴,提前半小時起床,按照班長制訂的計劃刻苦訓練。

49 那段時間,他每天聽到鬧鈴立即起床,穿上沙背心,綁上沙袋,圍著操場跑三公里,練一百個俯臥撐、一百個仰臥起坐、一百個立定跳遠。

50 剛開始的時候,這樣的運動量累得他登不動樓梯,爬不上床。不到三個月,他的體重就由一百八十斤減到了一百三十斤。

51 為了練習單杠,他手上磨出了血泡。手上血泡最多的時候,周波吃飯一拿筷子手就發抖,連夾住菜都難。可他沒有退縮,一直堅持下來。

52 終于,在新兵訓練結束的考核中,周波取得了單杠、手榴彈、輕武器射擊三個課目優秀的好成績,受到了連隊嘉獎。周波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戰士。

53 那年冬天,周波所在部隊進行拉練,官兵們背著五十多斤重的武器裝備在嚴寒中翻山越嶺。經過四天的長途徒步行軍,很多戰士腳上都打了血泡,每走一步都疼痛難忍。

54 拉練的最后一天,周波所在連隊擔負起了派遣調整哨的任務,調整哨可以乘車前進。當班長安排周波上車時,周波說:“我能行,讓別的戰友坐車吧,我的腳還受得了。”

55 連續五天時間,三百多公里路途,周波從頭到尾沒上過一次車,堅持走完了全程。戰友們都開玩笑,說周波真是個“鐵腳板”,走了這么長的路都磨不壞。

56 到了宿營地,班長發現周波悄悄躲進了樹叢中,跟過去一看,發現他正坐在地上齜牙咧嘴地脫襪子。

57 班長不容分說抬起周波的腳,發現每只腳上都起了五六個大血泡,有的血泡被磨破了,血水浸透了襪子,襪子和血肉模糊的傷口粘在一起。

58 班長心疼地說:“你的腳磨成這樣,早該上車休息休息呀!”周波憨厚的一笑說:“別的戰友腳上也起了泡,我不上車就能讓別的戰友在車上多休息一會兒。”

59 周波就是這樣一個嚴格要求自己、關心愛護戰友的好戰士。而且,周波還是一個善于開動腦筋、聰明伶俐的戰士。這就要說說他那臺MP4。

60 一次部隊組織“戰斗精神歌曲合唱比賽”,雖然戰友們天天加班加點排練,但曲調總是把握不好,大家很沮喪,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61 周波靈機一動,想出一個主意。他用平時攢下的三百八十元錢買了一臺MP4,把二十五首參賽歌曲全部下載,反復播放,讓戰友們跟著學唱。

62 這一招真是管用。比賽的時候,周波所在的連隊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大家都說,這個第一名,周波的MP4立了大功。

63 這臺MP4也給戰友帶來不少歡樂。周波看到哪位戰友心情不好,就立刻把耳機塞進他耳朵,跟他說:“聽了音樂,就不煩了!”這臺MP4成了大家愛不釋手的“心情調節器”。

64 如今,看到周波留下的MP4,戰友們更加懷念他們的好兄弟。在周波生前的宿舍里,他的床鋪依然原封不動地保留著,只是床鋪上方掛滿了彩色的千紙鶴。

65 每天晚上睡覺前,同班的戰友會把周波的被子打開,鋪展。早上起床之后,又把被子疊得方方正正。周波的軍帽端端正正擺放在被子上。

66 軍營的夜晚,全連戰士集合完畢,整齊列隊,連長打開名冊,用響亮的聲音點名:“周波!”“到!”全體官兵齊聲應答,嘹亮的聲音在天空回響。周波沒有走,他還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