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報復性反彈無基礎

劉先云
媒體評論員
在國內一線城市房價普遍微漲的形勢下,9月14日,美聯儲宣布啟動第三輪量化寬松(QE3),自14日開始,以每月400億美元規模購入機構抵押貸款支持債券(MBS),維持6月實施的延長“扭轉操作”至今年年底操作不變。同時,美聯儲還將超低的聯邦基金利率指引延長至2015年年中。
美國QE3的推出,引起了國內居民對物價、房價反彈的巨大擔憂。此前美國推出的第一輪和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都曾引發國內物價和房價的大幅上漲,QE3推出將導致房價報復性反彈的說法,也成為不少居民和市場人士的共識。但筆者認為,從目前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形勢和政策條件來看,房地產市場價格反彈的基礎并不存在,未來數月我國房價將保持相對穩定。
首先,與QE1和QE2相比,QE3推出時國內的貨幣政策條件相差甚遠,對物價、房價產生的影響也將相差甚遠。當前,美國推出QE3后,我國的貨幣政策卻遠不如此前寬松。盡管目前我國經濟增速出現下滑,市場資金面偏緊,但8月8月降息以來,央行并未采取實質性的寬松政策。可見當前央行已經把調控物價、房價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以此控制通脹壓力、鞏固房價調整成果。
只要貨幣政策不出現較大調整,房企的資金鏈緊張的局面就難以緩和,甚至會進一步加劇,未來房價將保持相對穩定,局部地區還有可能出現房價小幅回調。
今后我國宏觀政策的預調微調,仍將以堅持房地產調控為前提,不會因穩增長的需要而放松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從溫家寶總理在達沃斯論壇上的表述來看,應對當前國內經濟增速的下滑,我國將主要采取較為積極的財政政策,而在貨幣政策方面不會大幅放松。擴張的財政政策所新增的財政投資,將主要投向基礎設施與保障房建設、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領域,而不會投向房地產領域,這決定了房地產行業資金相對緊張的局面仍然難以緩和,開發商以價換量、回籠資金仍是必然選擇。
其次,QE3的推出很難導致熱錢大量回流中國,不會因此導致房價攀升。從今年上半年情況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出現一些貶值趨勢,我國外匯儲備在部分月份已經出現下降趨勢,一些國內企業開始資產美元化、負債人民幣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推出QE3也不會使得熱錢的流動出現逆轉,而只會保持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國際資金流動頻率下降。在我國經濟下行,房價已然高企的情況下,國際游資追逐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可能性已經不大。
最后,市場供給因素使房價難以出現反彈。應該看到,貨幣政策的微調使得不少恐慌性需求再次提前入場,一定程度透支了未來數月的需求,因此商品房市場供給不會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的局面。而且從供給來看,最近幾個月,我國商品房投資增速已經出現一定回升,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也大為提高,今后數月房地產市場的供應將有所增加。事實上,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8月起,各地房價漲幅已經呈現趨緩態勢,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1.3%。
基于上述認識,筆者認為,美國QE3推出時,國內的環境與此前已經大為不同,不會造成中國房價的報復性上漲。只要貨幣政策不出現較大調整,房企的資金鏈緊張的局面就難以緩和,甚至會進一步加劇,未來房價將保持相對穩定,局部地區還有可能出現房價小幅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