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崔靖芳
如何突圍
□ 本刊記者 崔靖芳

汽車行業著名評論員張志勇認為,各地二手車“限遷”政策的出臺源自當地環境保護的壓力。圖/受訪者提供
2010年底,北京市出臺新車購買搖號政策。對于廣大車主來說,想要在北京買輛新車,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將手上的舊車賣掉。
去年8月,為了鼓勵車主淘汰舊車購置新車,北京市正式執行老舊二手車外遷補貼政策。超過7成的北京二手車開始源源不斷銷往周邊城市。
但最近,很多車主正在為舊車處理不掉而傷神。尤其是那些6年以上的老車,非但置換周期變長了,折價后的現金也比從前大幅縮水,這讓車主們在買與不買、賣與不賣間徘徊不定。
北京為了提高環境質量、降低PM2.5含量,最近一直在加大對6年以上二手車置換的補貼力度。目前,北京市符合補助條件的車輛已達200萬輛之多。自北京限購以后,二手車置換業務已經占到新車銷售業務的40%,汽車廠商也在不斷加大對北京二手車置換客戶的補貼力度,但市場上的反應似乎并不像政府和經銷商引導和預料的那樣順利。
就在北京一心要將二手車置換出城時,京城周邊61個城市開始對二手車準入標準提高門檻。例如,石家莊明確限制不符合國Ⅲ環保標準以及使用期為5年以上的二手車進入當地市場。隨即,這股限制之風從河北刮到天津、遼寧、吉林、山東等北京周邊省市。有的城市甚至將限值標準由國Ⅲ提高到國Ⅳ。
據了解,京城外遷的二手車中,排放標準在國Ⅲ以下的車輛超過70%。外遷門檻的設置嚴重擠壓了京城二手車市場。
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城市對北京的二手車避之唯恐不及呢?不少城市以PM2.5作為限遷理由,但有些城市甚至將排放標準提高到國Ⅳ,目前各地出臺的限制政策并沒有統一標準,這令北京二手車經銷商十分不解。
汽車行業著名評論員張志勇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地陸續出臺二手車限制遷入政策,應該是基于當地環境保護的壓力?!皩τ跍p排目標的完成情況,很多地方政府開始實行嚴格的問責制。一旦目標完不成,將按有關規定嚴肅追究主要領導和相關領導責任。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企業,實行‘一票否決’制,這樣的任務要求給地方政府造成很大壓力?!?/p>
不僅是地方政府,包括之前的北京新車限購政策也是出于環??紤]。張志勇補充說:“當然,各地的環保目標不可能是一致的,比如對北京的要求會更高些,據說也將率先停止銷售國IV標準的新車。由于環保壓力有大有小,考核標準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各地為實現環保目標所實施的具體措施更是五花八門,所以對于二手車所提出的準入標準也必然會有所不同,可以理解。”
針對此次二手車“限遷”潮,張志勇就《民生周刊》提出的其它問題一一作出解答。
《民生周刊》:有人認為限制政策出臺的真正原因是為了保護當地的新車銷售,進而拉動GDP增長,您怎么看?
張志勇: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環保。如果為了稅收和保護當地的新車銷售市場,那為什么不早點推出政策而要非等到現在?二手車市場的增長規模并沒有達到地方政府需要限制的地步。給各地環保帶來巨大壓力的最主要因素并不是汽車的保有量和增量,而是會帶來環境污染的企業。地方政府出于增加稅收的考慮,卻往往不予打擊。
《民生周刊》:依靠限制政策這種行政手段來干預市場是否合理?
張志勇:即使是北京的限購政策也是以年為周期的,并非長期不變,所以地方政府應該考慮放開行政限制。出于環保考慮,對于市場上汽車的增量可以通過行政手段來控制,但對已經存在的二手車市場,則不應過多進行行政干預。對于存量的車輛,應該有一個長時間的報廢周期,而不是強制性報廢。

北京亞運村市場二手車交易量同比增長率自今年2月觸頂后開始大幅下滑。圖為亞運村市場待售的二手車。圖/徐政
《民生周刊》:無論行政手段,還是市場手段,是否都應該充分考慮二手車車主的利益不受侵害?
張志勇:是的。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在正常的使用周期內,無法實現商品的價值。因為政策的推行使手中的商品貶值,甚至不能正常使用或者限制了商品的使用壽命,那么,顯然消費者的利益是受到損害的。
《民生周刊》:京城二手車何時能走出困境?
張志勇:二手車市場并非從推出限制政策起才開始陷入困境。在此之前,從北京新車限購開始,二手車交易就已經陷入停滯狀態。由于二手車轉讓交易并不包括牌照轉讓,二手車市場必然會受到限購政策的影響。目前,各地陸續推出限制政策,對二手車市場來說,又是一次致命的打擊。
《民生周刊》:二手車遇冷是否會影響新車銷售?
張志勇:二手車市場目前的停滯狀態,會打亂老舊車主原有的置換計劃。整個汽車市場,包括新車的銷售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這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也將產生不利作用。
《民生周刊》:未來京城二手車交易將會呈現怎樣的狀態?
張志勇:我國新車銷售的增長率會越來越低,甚至可能出現零增長。一旦民眾不再把汽車作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僅僅作為代步工具,那么汽車的更新周期就會越來越快。預計二手車市場的交易規模會慢慢超過新車。
《民生周刊》:針對北京二手車面臨的困局,政府是否會有相關政策和規定出臺?
張志勇:國家有關部門應制定一個可以參考的相對統一的標準,不一定要一刀切,但是至少要能夠保證二手車市場有足夠的政策空間。我認為,政策應該對市場、車主和中間商有所傾斜。
《民生周刊》:依托互聯網進行線上交易是否會成為二手車突圍的方向?
張志勇:線上交易可以擴大地域范圍,使二手車交易的地理范圍不再受限制。在線上同樣可以批量購買,對于那些距離更遠的、目前還沒有出臺限制政策的區域來說,線上交易的形式無疑更有吸引力。
《民生周刊》:二手車線上交易市場是否已經成熟?
張志勇:線上交易也會帶來很多障礙,可能會造成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市場的透明度降低,很難保證價格公平。未來,適當開些新車牌照限制的口子,也許會給二手車市場重新帶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