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康毅 李白楠
檢察官“拉一把”的力量
文/陳康毅 李白楠

日前,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對一名犯尋釁滋事罪的未成年犯通過二審檢察,建議法院對其適用緩刑得到支持,并積極借助社會各方力量落實幫教措施,妥善解決其繼續就讀事宜。其間,相關社區組織、學校共同努力,為這名未成年犯改過自新重新踏進社會鋪平了道路。
被告人胡強是剛滿16歲的未成年人,他長得高高大大、眉清目秀,乍一看頗有“小男人”的氣勢,但眉宇之間還是殘留著未長大的孩子氣。小胡出生在一個條件并不富裕的家庭,父親中年得子,自然對其疼愛有加,但伴隨著青春的懵懂,其與父母間還是缺少必要的溝通,平時與社會上閑雜人員交往密切,不好好讀書,成了社會上的“小混混”。2011年2月至4月期間,小胡多次伙同“小兄弟”強拿硬要他人財物,并隨意毆打他人,情節嚴重。案發后,被一審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得知判決結果后,小胡悔不當初,心中產生了深深的自責和歉疚,尤其在看到父親步履蹣跚地趕來聽審、眼中流露出對自己無限的關愛和憐惜時,他下決心要改過自新,以求得父親對自己的原諒。
二審期間,受理審查該案的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處的檢察官們通過認真分析案件事實、核對證據材料并訊問小胡后發現,其到案后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不僅退賠非法所得,還賠償了被害人的醫療費用,具有較好的認罪悔罪表現,認為對其有適用緩刑的條件。但適用緩刑就要解決對其進行有效監管和教育的問題,為此檢察官主動上門針對小胡的進一步教育問題與其父母進行了充分溝通,并走訪了其戶籍所在地居委會、派出所及犯罪前就讀的職業高級中學,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反映。居委會工作人員和派出所民警聽說了小胡的事情后說:這個孩子剛滿16歲,人很老實,平時也會主動參加社區舉辦的公益活動,這次犯錯也是一時糊涂,我們愿意配合有關機關做好對其的幫教、監管工作。學校方面也表示,愿意協助聯系繼續就讀的學校,幫助其盡快上學。由此,在檢察官的努力下,對小胡的教育監管事宜得以落實。有了教育監管的社會條件,二中院采納了二分院的意見,改判小胡有期徒刑l兩年,緩刑兩年。

為更好地落實對小胡的幫教工作,檢察官特別為小胡制定了具體的幫教方案,并堅持做好回訪工作,帶領其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等,還主動聯系了小胡戶籍地的民警、幫教社工及小胡的父親一起與小胡促膝談心,面對面了解其思想狀況。針對其流露出的自卑情緒,檢察官及時為其進行了心理疏導,勸誡他“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謹慎交友;感恩父母,遇事多與父母溝通;加強學習,學一技之長,做社會有用之人;遵守緩刑考驗期的各項規章制度”,并表示將長期與社區民警、幫教社工共同做好對其的幫教工作。小胡聽了檢察官的話后表示,經過此番磨難,將重拾生活信心,絕不辜負社會的幫教和挽救,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幫助小胡繼續就學的過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但檢察官從沒放棄,直至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當檢察官得知小胡有繼續讀書的意愿后,立刻認識到解決小胡的繼續就讀問題將成為其在緩刑期間能否遵守相關規定的重要因素,遂第一時間與其原就讀的職業高級中學取得聯系,主動與該校校長、教導主任、老師等相關人員進行協商。該校聞知此事后,綜合各方面的現實條件,考慮到小胡的自尊心等因素,認為小胡繼續在該校就讀不利于其健康成長,提出了幫助聯系其他學校就讀的方案。經該校多方聯系,先后推薦了本市三所學校供小胡選擇,在得知其愛好計算機技術后,結合其本人意愿最后選擇了一所科技管理學校就讀。可是不久后,檢察官在跟蹤回訪中又得知這所科技管理學校因故突然停辦。眼看他將再次輟學,檢察官積極聯系其原就讀的職業高級中學,校方再一次安排教師積極聯系了一所職工財貿學校,使小胡第二次重獲就學機會。該校及時安排多位老師不辭辛勞地協助落實小胡就讀事宜,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的師德。學校及其老師對小胡的關心和挽救,不僅幫助了一個未成年人及其家庭,亦有力地支持了檢察工作的開展。據此,二分院分別向閘北區教育局和該職業高級中學制發《檢察建議書》,建議表彰該職業高級中學和相關老師為一名未成年犯罪人員的幫教和挽救所作的努力。
上海檢察二分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處還計劃定期派專人到學校,結合校方舉辦的“家長開放日”活動,創設“家長課堂”環節,向學生家長定期傳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識,開展法制教育,促使家庭、學校、社會更好地關心未成年人的成長。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從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犯罪問題。要明確責任,大力協同,綜合防治。通過教育和法制相結合,使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得到明顯好轉?!睘榧訌妼ξ闯赡耆说乃痉ūWo,2011年9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成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處,專門負責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審理,辦案中我們始終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根據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和犯罪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法制教育。通過辦案檢察官們認識到,在處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上,關鍵要解決好是“推一把”還是“拉一把”的認識問題。未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和心智尚未成熟,大部分犯罪都是源于日常的不良習慣和嗜好、交友不慎、社會經驗不足等,對這些原因進行分析,不難看出未成年人犯罪不僅僅有其自身的過錯,家庭、社會也有關心不足、不到位的問題。
檢察建議希望能夠通過學校、社區組織齊抓共管的方式,使全社會認識到,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應更多采取“拉一把”的態度,對于有悔罪表現可以盡力挽救的對象能多一點包容、關懷,用更多的關愛去溫暖他們尚處稚嫩的心靈,重視對未成年犯罪人員的幫教、觀護,從根本上防止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發生。
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能夠做好這份事業是未檢人員的責任與榮光。
編輯:靳偉華 jinweihua1014@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