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鄧凌原
“病有所醫”在江西
□ 本刊記者 鄧凌原
實施于三年前的醫改,是近年來推出的民生大政之一。截至目前,醫改投入過萬億,醫保和新農合報銷比例升至70%,困難群體正在逐步實現“病有所醫”。本期“科學發展 保障民生”系列報道,本刊記者走進江西,探尋當地醫改模式。

3月15日,江西省樂安縣尿毒癥患者在定點醫院接受免費血透救治。
6月25日,記者從國務院醫改辦獲悉,由國務院醫改辦起草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總結報告》日前已經完成并上報國務院。
所謂三年一小成。《報告》指出,自《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出臺以來,新一輪醫改統籌推進五項重點改革,如期全面完成了三年醫改各項任務,朝著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
處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中部省份江西在深化醫改的過程中無疑交出了一份惠及民生的滿意答卷:三年來,江西省針對白內障、唇腭裂、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尿毒癥5種導致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大疾病,相繼實施了免費救治醫療衛生工程,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果。而其中最受公眾矚目的,當屬2011年在全國首創以省為單位的全民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
定期做血液透析,這是尿毒癥患者維持生命的主要治療方式。由于長期血透個人支付費用較多,大多數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有些患者甚至因經濟困難放棄治療。
根據江西省2005年的血液透析收費標準,三級醫院(省級、大部分設區市級醫院)400元/人次,二級醫院(大部分縣級醫院)360元/人次,一級醫院(大部分鄉鎮衛生院)320元/人次。按每人每周免費做2次血液透析,每年以52周計算,每位尿毒癥患者一年的血液透析費用至少在3.33萬元至4.16萬元之間。幾年下來,昂貴的醫療費用成為尿毒癥患者家庭“不堪承受之重”。
但對于江西省1.2萬需要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來說,從2011年12月15日開始,這份“不堪承受之重”早已被化解于無形。由江西省衛生廳、財政廳、人社廳、民政廳等六部門聯合出臺的《江西省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救治方案”),無異于撒向江西尿毒癥患者的一份“福音書”。
6月20日,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醫院干凈、整潔的血透室里,一些正在接受免費治療的尿毒癥患者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殷曉林,這個剛過不惑之年的中年漢子患尿毒癥已有4年。由于長期的病痛,加上長年的經濟壓力,躺在病床上的他顯得很憔悴。殷曉林告訴記者,自從自己患病后,家里失去了最主要的經濟來源,負債累累,一對尚未成年的兒女連學費都繳納不起,本來已經打算放棄治療,聽天由命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居然可以免費做透析”。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殷曉林很快提交了申請,成為江西第一批享受免費血透救治的尿毒癥患者。
年逾80的耋耄老人周正琪是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當年穿越過槍林彈雨的女英雄如今正躺在病床上靜靜地接受治療。談到病情,老人說,自己是由于高血壓引發的尿毒癥,因為治療費用太高,只能將病情一拖再拖,“現在好了,每周做三次免費透析,前兩次可以全部免費,剩下一次則按照職工醫保進行報銷,基本不用自己花錢。”
據江西省衛生廳醫政處副處長梁斌介紹,按照“救治方案”的規定,凡是持有江西省常住戶口、需維持性血透的困難患者,每人每周可免費做2次血液透析。其中參加城鎮職工醫保的患者,由城鎮職工醫保核報85%,民政部門救助10%,醫療機構減免5%;參加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患者,由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核報70%,民政部門救助20%,醫療機構減免10%
而在此基礎上增加血透次數產生的費用和使用其他藥物進行輔助治療產生的費用,則按照國家規定的醫保報銷政策進行報銷。這一舉措大幅度減輕了尿毒癥患者的經濟負擔。

進賢縣人民醫院是江西省首批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定點醫療機構之一。圖/雷瓊
家住南昌市進賢縣三陽集鄉的村民吳貴玉已經習慣了每周兩次到進賢縣人民醫院做血透的生活。盡管從家中到縣城需要40分鐘的車程,但每次4個小時的透析過后,只需要在透析記錄單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就能離開,吳貴玉覺得簡單又便捷。
“不用預先墊付費用,也無需在治療后到處找相關部門報銷。”吳貴玉稱贊這樣的免費治療“很貼心”。
對于渴望進行免費治療的尿毒癥患者來說,如何提交申請、如何辦理治療和報銷手續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按照以往的經歷,一套復雜的程序辦理下來,至少需要一周的時間,人往往累得筋疲力盡。”吳貴玉表示。
記者在南昌市第一醫院采訪時,院方提供了一份《南昌市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工作流程》,按照流程的要求,尿毒癥患者在醫院確診后,可以選擇一家定點醫院作為血透治療的醫療機構(原則上一個年度內不得更換),由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疾病診斷證明書并填寫《江西省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患者審批表》(一式五份)。
然后,患者將醫院出具的疾病診斷證明書、《江西省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患者審批表》和相關身份證明材料(包括戶口本、居民身份證、城鄉低保證、農村五保證等)交縣(區)協調辦。由縣(區)協調辦統一將醫院或新發病患者上交的材料轉縣(區)民政局進行身份認定。民政局審核后,對符合免費救治條件的困難患者予以認定,并在審批表上蓋章,通過協調辦將該表返回醫院和新發病患者。
“整個流程運行非常快,有的患者一兩天就辦好了。” 南昌市進賢縣人民醫院院長樊紹鋒介紹。在辦理完以上程序后,患者就可以在定點醫院的血透室進行登記,醫院則安排醫務人員進行救治。
“每次血透結束后,病人只需要簽字就可以離開。費用則由院方進行墊付,每個季度末再到醫保部門和民政部門進行結算,不用患者跑前跑后,也不用他們掏一分錢。”目前,進賢縣人民醫院接待免費血透約400人次/月,每一位尿毒癥患者都在醫院建立了健康檔案和《血透日程計劃表》,免費血透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中。
截至2012年5月21日,江西省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患者共7493人;已完成安裝驗收水處理機114臺、血透機805臺。
如果以當前享受免費血透治療的患者數量為基準,江西省每年進行免費血透救治費用至少在3億元之上。如果以目前需透析治療的1.2萬尿毒癥患者為基準,江西省每年進行免費血透救治費用則至少在4億元至5億元之間。
這筆費用若放在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壓力或許不算太大;但對于財力有限的中部欠發達省份江西而言,數字背后的經驗和做法,卻值得探討和借鑒。
為實施好這項工程,江西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35億元,開展以政府為主導、以省為單位的血透主要設備和主要耗材的集中招標采購工作。
“以血透機為例,中標品牌為國際知名品牌費森尤斯,但中標單價僅為6.6666萬元,與市場價20萬元比較降幅67%;與預算價11.8萬元相比較,采購946臺血透機就節省了4856.2萬元。耗材中標價與我省醫療機構現行采購平均價格相比較,每個病人每次血透將節省耗材費用達125元。”梁斌表示,政府統一招標采購,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幅削減了設備和耗材的采購成本、降低了醫療成本。
如果說統籌醫療供應資源為全面實施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打下了堅實基礎,那么推行分級醫療則為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工作的可持續性創造了有利條件。
由于江西實施重大疾病免費治療,這極易導致患者向收費較高的城市三級醫院集中,從而導致醫療費用上漲。
“同一病種在不同級別的醫院進行治療會在診療費用上存在較大的差異。上一級醫院會比下一級醫院收費更貴,所以,我們鼓勵患者到基層醫療機構治療。”梁斌告訴記者,從2009年的白內障、唇腭裂患者免費治療到目前的尿毒癥免費透析,江西省通過分級確定定點醫院,并嚴格轉診制度。在確保患者治療安全的基礎上,讓多數患者在收費相對比較低廉的基層醫療機構接受治理,從而有效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上漲。
此外,在加強外部監督方面,江西省全國首創以省為單位開展“陽光醫藥”電子監察工作,實現對藥品和醫用耗材的招標、采購、使用、配送和回款等全過程的監督,對進一步降低藥品與醫用耗材價格虛高、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規范醫療服務行為、保證醫療質量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南昌市第一醫院血透室,腎內科主任周穎無疑是一個靈魂人物。盡管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們都喜歡尊稱他一聲“周主任”,但在63歲的熊蘭英老人看來,這個30多歲的年輕人更像她的兒子,是“最貼心的親人”。
“所有病人的病情他都了如指掌,誰有嚴重的并發癥,誰的毒素較高,他都放在心上。我們相處得就像一家人。”老人說到動情處,眼中忍不住瑩光閃耀。
周穎告訴記者,目前定期來南昌市第一醫院做免費血透的患者共有65人。由于長時間接觸,患者和醫護人員就像老朋友一樣,建立了非常融洽的關系。醫生對患者的病情、秉性摸得十分透徹,患者也給予醫生更多的信賴和支持。
梁斌也認為,在實施免費血透的過程中,一些定點醫院在血透的治療上得到了鍛煉,技術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同時密切了醫院和患者之間的關系。
“這對醫院的服務、技術、形象、品牌,都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和推進。”南昌市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陳叔儒表示。
而隨著江西省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工作的逐步深入,梁斌認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將在縣鄉級定點醫療機構展開免費救治。
據了解,目前,江西省共設置了86個縣(區)、72個鄉級免費血透定點醫療機構。同時由三級、二級醫院派出腎內科中級以上職稱醫師、護士等團隊支持定點鄉鎮衛生院。但由于專業醫療人才的不足,一些縣鄉級醫院或衛生院醫療質量不高,對口支援工作機制尚未建立,部分治療定點醫院沒有強化內部管理,醫院感染控制不嚴,存在醫療安全隱患。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所有的定點醫療機構血透設備將完成安裝驗收,屆時我省尿毒癥免費血透救治工作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實現對全省1.2萬名血液透析病人的免費救治。”梁斌表示。
此外,江西省在總結前一階段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還將逐步擴大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救治病種和對象范圍,2012年,江西省將推進實施重度耳聾患兒人工耳蝸和重性精神疾病救治項目,并逐步將救治范圍擴大到20個病種,從貧困人口向城鄉普通居民延伸,從而惠及更多的人群。

江西省政府統一采購耗材前后價格比較表
□ 編輯 嚴碧華 □ 美編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