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崔靖芳
關注
“布衣參事”嘗試
□ 本刊記者 崔靖芳

5月29日,武漢市市長唐良智(右)為“海選”出的3名“布衣參事”之一——武漢市第一技術學校教師胡全志頒發聘書。圖/CFP
前不久,湖北省武漢市從普通市民中“海選”3名“布衣參事”,擔任市政府的“高參”。此舉在全國尚屬首次?!安家隆眰兊慕ㄑ垣I策,能否讓政府更多、更直接、更鮮活地了解民情民意,從而使政府決策更接“地氣”呢?
據考證,“參事”一詞最早源于漢朝,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有“備天數以參事,治謹于道之意也”一句,其中的“參事”即謂“參與國事、政事”之意。政府參事參與國事、政事,建言可直通決策層。選聘“布衣參事”作為政府的“智囊”和“高參”,武漢還是第一個。
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室的辦公地點位于武漢漢口老街區,是一幢近百年的老宅,這座庭院清凈幽雅、建筑古樸,原為華商賽馬工會舊址。但是近兩個月來,這個幽靜的地方突然成了媒體和公眾聚焦的地點。
“這里原本是個很清靜的單位,突然一下,打電話的來了,報名的來了,上訪的也來了?!眲倓偟饺?個月的武漢市政府參事室黨組書記、主任黃莉感觸頗深。
打破這種清靜的原因,源自兩位市民與武漢市市長唐良智在過江輪渡上一次面對面的談話。
2011年12月26日,武漢市“2011年十件實事”辦理期限將至,為了查驗相關單位向市民做出的承諾是否到位,唐良智向9位熱心市民發出邀請,組成驗收團,一同實地走訪幼兒園、建筑工地、輪渡、社區,給承辦單位現場打分。
“在過江輪渡上,唐市長坐在前排,我和另一位熱心市民施平坐在旁邊,我們在一起交談,很融洽?!焙靖嬖V記者,“施平以自身來舉例,有人建議他完全可以去市政府參事室工作。但是一打聽,參事室門檻太高,要有正高職稱或者很高的社會聲望?!?/p>
“這個意見我看完全可行!”胡全志還清楚地記得唐良智市長當場表態的那句話?!笆虚L當時就對隨行的市政府秘書長表示,建議將市民建議列入議事日程,以后按比例從市民中挑選政府參事。”對于市長的當場拍板,胡全志感到很意外。
驗收活動結束后,武漢市政府參事室等部門便迅速著手開展“布衣參事”的選聘工作。
4月16日,參事室公開發布“從普通市民中選聘參事的公告”,這是國內首次嘗試從普通市民中選聘政府參事。公告上,選聘的標準十分簡單:適應政府工作實際需要、具備社會影響與參政議政能力、德才兼備。此次向民間借智,打破了以往對參事身份、學歷、職業的限制。
參與競聘的市民不僅要提交字數不少于3000字的策論,主題為“談談您為什么要當參事、如何當參事、對市政府工作有何建議”,還要求提供近3年建言獻策的成果,有領導批示或者媒體報道。
這樣的選聘標準也曾引發爭議。但在武漢市政府參事室副主任向悅看來,要求3年的建言獻策成果,是考察這個人是否能持續地、而不是一時沖動地去建言獻策;要求被領導批示或者媒體關注,考察的則是意見能否進入決策層,或者是被公眾認可。
4月18日,是報名參選“布衣參事”的第一天,當天就有34人遞交了報名表和策論答卷。截至4月27日,一共有175人報名。年紀最大的已過八旬,最小的則是90后。
距離與市長在渡輪上的長談近4個月后,選聘“布衣參事”的消息已攪熱江城。胡全志說:“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肯定要參加,因為我是提議者之一,我要帶個頭?!?/p>
在幾輪的筆試、面試后,有6人進入了最后的考評環節,這其中包括胡全志。
5月20日上午9時,在參事室辦公樓里,由武漢市委統戰部、市政府參事室等部門負責人和參事、專家、媒體代表、市民代表組成的“從普通市民中選聘參事”綜合考評會召開。
“前面幾輪的所有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以及他們的建言成績都只是‘入場券’,只是為了給全體評委一個參考的背景,這些成績并不在此次最終考評中計算。最終還是由20位評委根據他們的成績、表現形成的印象來打分,這個分數才是決定性的?!睍r任考評組組長的黃莉說。
會議經過票決,最終決定陳勇、胡全志、施嵐3人作為市政府參事擬聘人選,從5月21日起面向社會公示3天。
5月29日,武漢市民胡全志、陳勇、施嵐正式成為全國絕無僅有的三位“布衣參事”,他們的建言獻策將通過《參事建議》、《咨詢摘報》等直通車的方式,在一天之內直達市長案頭。而在此之前,他們分別是技校教師、城管隊員和政府科員。
年過半百的胡全志,曾經是漢網論壇“武漢建設”板塊的版主“文俠”,和陳勇一樣,他們都是最早一批活躍在漢網論壇的資深網友。
2002年12月,漢網剛剛上線運營,武漢市民可以通過這個載體發表自己的建議或者意見,一向關心政事的胡全志便在留言板上發了兩條建議。第一條建議是一篇《武漢需要城市色嗎?》的評論文章,在他看來,在當時的武漢并不宜推行城市色建設。文章一發到漢網,便引起了很大反響,被當時的漢網管理員加了醒目的紅色標題推薦到首頁整整兩個月,而決策層也因為這篇文章放棄了當時專家們極力推薦的在武漢建設城市色的計劃。
在他的第二條建議緊接著發到漢網上的第二天,管理員聯系到了胡全志,建議他進入論壇,于是便有了“文俠”。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起這個網名的意義在于“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文俠”開始頻繁活躍在漢網論壇的“大話武漢”板塊,當他的一系列關于城市建設的文章陸續上傳到論壇后,“網友們對我感到很驚奇,竟然有這樣一個專門談城市建設的人,而且語言犀利、觀點新穎。管理員在這個時候便淡然地將‘大話武漢’改名為‘武漢建設’?!薄拔錆h建設”這個板塊的名稱便是由于胡全志一系列關于城市建設的文章得來,“文俠”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武漢建設”的版主。
“作為一個武漢人,理所當然應該對這個城市充滿敬意,與其怨天尤人倒不如來得實際一點,與其像憤青一樣批評倒不如自己去行動?!?胡全志在那個網絡論壇還不是很普及的年代,便開始擔起了作為一個武漢人的擔當。
努力把漢網打造成政府與網友溝通交流的網絡平臺,通過這個網絡平臺為社會培養有責任感、有一定的思想覺悟、有愛心的青年,是“文俠”擔任版主以來一直堅持的方向。
在“文俠”的帶領下,漢網論壇吸引了一大批文化程度較高的網友,這其中也包括陳勇。
在陳勇自制的簡易名片——一張白紙條上,只有一個身份——“一個民間人文地理研究者”。他曾以作者或是通訊員的身份在各級報刊上發表文章上百篇,并一直尋訪遺落在市井中的各種歷史遺跡和文化典故。在填寫報名表的“參政議政成果及影響”一欄時,陳勇說,“刪了又刪,才把文字塞進去?!敝钡綀竺刂沟淖詈笠惶煜挛?點多,經過5天時間寫就的策論才發送出去,但最終為他贏得了筆試第一名的成績。
2003年,武漢市政府向市民公開征集為市民辦的10件實事,胡全志一口氣寫了21條建議,其中一條還被列為10件實事之一。
自1999年以來,他曾10多次給市長寫各類建議信并得到批示。2003年、2004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十大熱心市民”。報名參加“布衣參事”選聘的胡全志提交了長達33頁的策論答卷。胡全志如此闡釋競選“布衣參事”:“從小就是喝漢江水長大的,對家鄉有著比外鄉人更為濃烈的感情。從情感上,決定了我要為這座城市燃放自己的智慧與熱情?!?/p>
當然,要使“布衣參事”真正達到讓政府決策更接“地氣”的初衷,“布衣”們還有更多功課要做。
當上“布衣參事”以后,胡全志、陳勇、施嵐都變得更加忙碌。
胡全志現在經常感嘆,“要做的事情太多,時間不夠用”,他也常被笑稱“布衣很忙”。受聘后第三天,他就在武漢知名的漢網論壇發出一則長期有效的網帖:市民參事征集網民建議專用帖。他告訴記者,在競選參事過程中,他超前搶注了一個新網名“市民參事”,專用于處理網上征集網友對城市建設和社情民意的建議與意見。
網帖發布不久,便有網友跟帖提建議。網友“鯰魚576”在6月1日反映,武金堤路破損嚴重,雖然也有媒體報道,但改進進展不力。
胡全志向參事室反映此事后,定在6月7日前往涉及此事的政府部門——武漢市水務局調查。當天下午,他便發出“關于武金堤路修建情況的說明”一帖,以2500多字的篇幅向網友匯報并告知:武金堤路改造將于年內完成。他還在網帖上建議,水務部門應公開工程進度,增加與網民的溝通互動。
漢口新榮村開往黃陂橫店的1128路公汽,破爛狀態已有改變。這也得益于“布衣參事”的關注。
有網友在網上傳出10張1128路公汽照片:一個個破了大洞的座椅,破舊的車身。6月6日,胡全志回帖“簡復‘論壇老大’等網友提出的黃陂公交車問題”,透露已于見帖的當天向市公交辦反映。當天,黃陂區運管部門打電話給胡全志:反映情況屬實,正在整改。運管部門將整改后的照片傳出——1128路公汽座椅更新,車身變干凈了。

“布衣參事”陳勇組織當地專家學者、大學生和普通市民尋訪武漢東湖風景區人文歷史,并做生動講解。
胡全志說,作為來自民間的“布衣參事”,將盡力起到橋梁溝通作用,反映民間建議。
陳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最近一段時間,正在梳理過去的一些資料,思考將提出的建議,“我會重點關注關于武漢歷史人文挖掘等方面的建議”。
畢業于北京大學東方學系的施嵐,在紅色旅游方面一直頗有研究。在面試中,他將方向設定在“偉人、文化名人和城市精神的關系以及具體文化旅游項目的設置”上,贏得了全場的最高分。面對新角色,他的計劃是,在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幫助城市打造旅游品牌的同時,還將深入挖掘遠郊區縣、農村的文化遺存,和當地農業相結合,帶動新產業。
此外,武漢市參事室已經在制定針對“布衣參事”的相關培訓計劃,他們將參加對各區、各部門的績效考評、參與公共政策的征詢和聽證、列席市“兩會”、應邀出席市政府涉及民生的專題會議。
“我們會圍繞‘布衣參事’特有的工作方式進行一些探索,會有一些量身打造的服務方案?!毕驉偢嬖V記者,對他們進行一些培訓和要求,并不是限制他們,而是讓他們能掌握更多信息,“在最大范圍內,為決策提供全面的、更廣泛程度反映公眾需求和公眾意識的咨詢?!?/p>
三位“布衣參事”的另一個壓力是,現在會不斷接到市民打來的電話,反映具體問題并希望得到解決。在輿論和市民眼中,他們已經成了民意代言人或第二信訪辦。
“因為我們這種建言渠道的特殊性,相比信訪、人大、政協,沒有任何障礙,可以直通市長,所以會讓外界對‘布衣參事’產生過高期待?!秉S莉說。
“就我們單位內部來說,只是完善參事隊伍結構的一種探索,能讓決策反應更多元化的聲音?!毕驉偙硎尽?/p>
在黃莉看來,這是一次“大背景下的微創新”?!霸诠娪行騾⑴c的大背景下,要更多關注民智、民聲、民力。雖然這只是一小步探索,但累積起來,會不斷成就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