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殿儒
老舅爺的“黨性紅軍帽”
□ 宋殿儒

在我的記憶中,老舅爺是一名革命早期的老黨員,他經常有事沒事地讓娃兒們看他的那個粗布八角帽。帽上有一顆五角紅星,閃閃發光,是我童年時最羨慕的一件物品。老舅爺說,這是他的“黨性紅軍帽”。
奶奶說,老舅爺14歲就離家走了,解放后才從部隊里回來,在甘肅臨夏縣當了個糧食局長。奶奶說,老舅爺就是電影上打日本鬼子、打國民黨反動派的八路軍。老舅爺的八角帽是他在一次與日本鬼子作戰中,一位老紅軍團長送給他的。
老舅爺不認幾個字,任糧食局長時,還經常到街上幫助清潔工掃馬路,撿垃圾。老舅爺不要秘書,不要身邊的生活通訊員。老舅爺說,他們干的活兒他自個兒就干了,不能給國家浪費一個人一分錢。老舅爺當了糧食局局長,仍然和臨夏縣的老百姓吃一樣的標準。老舅爺說,這是黨性,黨的干部什么時候都不能搞特殊,黨員干部是為人民服務的,不是來做老爺的。
老舅爺認死理兒,上頭的領導說的不對了就會直頂,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老舅爺說,黨的干部就得一是一,二是二。有問題就講,有錯誤就改,沒有什么和老百姓不一樣的。
文化革命一開始,老舅爺就成了被批斗的第一批對象??衫暇藸斁褪遣环?。一次批斗他的會上,一個紅衛兵振臂高喊“邢三旺是反革命!”老舅爺聽了很生氣,就上去打了那紅衛兵三個嘴巴。打人后就一氣之下,回到了自己的河南老家,再也不去上班了。
老舅爺的老家是在豫西深山區里的一個深溝里。那里沒有一條可以行車的道路。老舅爺安頓下生活后,就去找了村支書,說自己官不干了,可還是個黨員。他沒有黨員介紹信,可是他有一本最早的豎版《毛澤東文選》。文選上有他在部隊時領導寫的一行字:“……邢三旺是一位黨的好戰士,特此鼓勵……”村支書看了這本毛選書,就把他列入村黨支部成員。
一年后,老舅爺主動開始干起一件事。每天扛著?頭和鐵锨去修一條通到山外的路,一修就是20余年。硬是憑著自己的那架老骨頭,修通了村里到公社公路接洽處的一段十幾里大山路。后來老舅爺又年年擴修,使這條路最終成為一條大車路。
老舅爺76歲時得到了平反,蘭州來人請他回到臨夏,讓他安度晚年??墒牵暇藸敳幌牖厝チ?。沒辦法,蘭州那邊只好把離休金給他寄過來。老舅爺后來就干脆在他修的那條路邊打了一個新窯洞住下來,每天就巡視路面。
老舅爺81歲去世了。去世前他囑咐村支書:一定給他埋在路邊,一定要讓他帶上老團長的那頂八角帽,他說死了也要當雷鋒為人民服務……
老舅爺去世這么多年了,然而他卻一直活在我們四鄉五鄰的鄉親們心里。雖說他身邊沒有了什么親人,可是他的墳頭總有人來祭奠,有村里的老黨員新黨員們,也有村里的老少鄉親和學生娃兒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