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劉利群
2012年1月1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以下簡稱“營改增”)開始施行并不斷擴展,被納入試點范圍的運輸企業的經營必然受到多方面影響,系統分析這些影響,將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從中尋找企業發展的機會和空間,順暢完成過渡。
“營改增”簡單地說,就是對原征收營業稅的企業改征增值稅,對于運輸企業來講,其直接影響體現為兩個稅種的主要差異給企業帶來的改變,這是分析“營改增”深層影響的基礎。
營業稅的計稅依據是營業額,對運輸企業來講是其有償提供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在境內銷售貨物、進口貨物或提供勞務的增值額,簡而言之,營業稅通常是就全額征稅,而增值稅是就增值額征稅。
運輸企業適用的營業稅稅率為5%。在“營改增”后,對于一般納稅人,適用11%稅率。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征收率為3%。
營業稅有地方稅務局系統負責征收;增值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
1.4.1 營業稅應納稅額
營業額應納稅額=營業額×5%
1.4.2 增值稅應納稅額
(1)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采用購進扣稅法計算應納稅額,即: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營業額×11%-當期進項稅。
(2)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小規模納稅人采用簡易方法計算應納稅額,即:
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營業額×3%
1.4.3 應納流轉稅額的變化
(1)一般納稅人應納流轉稅額變化。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采用扣購進稅法計算應納稅額,則: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營業額×6%-當期進項稅。
(2)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變化。小規模納稅人采用簡易方法計算應納稅額,則:
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營業額×2%
“營改增”通過改變應納稅種而對企業產生上述直接影響,但深入分析,更重要的是影響到運輸企業的成本、利潤和所得稅費用,從而關系到企業的發展,這是最值得企業關注的問題。
由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計算應納稅額的方法不同,“營改增”對其影響也有所不同。
對于一般納稅人,“營改增”前,企業在購入環節支付的價款和價外費用,包括增值稅額都會被計入資產或成本項目;在“營改增”后,運輸企業購進增值稅應稅項目相關的進項稅不再計入相應的資產或成本項目,這會降低企業的資產或成本,其金額即為進項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不能抵扣進項稅,因此其資產和成本項目不會受到直接影響。
在企業實現收入時,“營改增”前,需要計算企業應納營業稅稅額,形成企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即形成企業的一項費用;“營改增”后,企業需要計算銷項稅,不形成企業的成本和費用。可見,在營業額不改變的情況下,“營改增”后,企業的費用將有所下降,不考慮城建稅和其他附加(下同),其金額為運輸企業應納營業稅額,即營業額×5%。
企業的成本和費用的下降,將導致企業的利潤和所得稅費用的增加。
首先,企業的利潤總額增加的金額為營業成本的購入項目的進項稅額與不納營業稅額帶來的營業稅金及附加的減少額之和。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小規模納稅人不能抵扣進項稅,其利潤的增加額為不納營業稅額帶來的營業稅金及附加的減少額。
其次,假設不存在其他納稅調整事項,則企業的所得稅費用增加的金額為利潤總額增加的金額與所得稅稅率乘積。
最后,企業凈利潤的增加額為利潤總額增加額與所得稅費用增加額之差。
由于流轉稅具有可轉嫁的特點,“營改增”將可能影響企業客戶接受服務的價格,從而對企業的重要利益相關者——客戶也產生了影響,這是企業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營改增”前,客戶在接受運輸服務后,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金額為運輸費用金額的7%;“營改增”后,運輸企業如果一般納稅人,客戶可抵扣進項稅額為運輸費用金額的11%。如運輸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則客戶可抵扣的進項稅金額依然為運輸費用的7%。
其次,增值稅為價外稅并且可以轉嫁,那么在“營改增”后,如果運輸企業收取的運輸費用不變,視為不含稅價格,則需要客戶承擔相應的銷項稅額,一般納稅人的客戶承擔的金額為運輸費用的11%,小規模納稅人的客戶承擔的金額為運輸金額的3%。如客戶為一般納稅人,運輸企業也為一般納稅人,雖然進項稅可以抵扣,但會在一段時間內占用客戶的資金,形成機會成本。另外,計入客戶相關項目的運輸費用會提高,其金額為原制度下該運輸費用可抵扣的進項稅即運輸費用的7%。如果客戶不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則意味著其接受運輸服務的成本上升了:接受小規模納稅人的服務的成本上升3%,接受一般納稅人的服務成本上升11%。
最后,在“營改增”試點過程中,未納入試點的運輸企業和納入試點的運輸企業存在著“營改增”前后的差異,兩者的競爭條件出現了新的差異。
從上述分析可見,“營改增”不僅是影響企業應納流轉稅相關事項,更影響到企業的經營,必然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
很多運輸企業原來繳納的主要稅種主要由地方稅務系統負責征收管理,而增值稅則有國家稅務系統負責征收管,因此運輸企業應與主管稅務機關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及時獲得相關信息,為企業合法納稅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增值稅的相關憑證的管理、應納稅額的計算和對企業會計核算的要求比較嚴格,建議企業安排會計和涉稅人員參加相關培訓,熟悉相關政策法規和業務處理,以保證企業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避免不必要的成本發生。
雖然增值稅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但形成期成本,因此通過合理籌劃,減輕稅收負擔,將為企業爭取到競爭優勢。“營改增”后,運輸企業出現了新的稅收籌劃空間,例如,根據規定,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成為一般納稅人,這為小規模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性。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銷售額×3%
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銷售額×11%-當期進項稅
可見兩者之間的應納稅差額為當期銷售額×8%-當期進項稅,因此當小規模納稅人通常情況下的進項稅超過當期銷售額的8%時,建議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降低增值稅稅負。
從前文分析可見,在不改變現行定價的情況下,“營改增”會對企業的經營產生“雙刃劍”的影響:一方面,成本、費用的下降,帶來利潤的增加;另一方面,對不同企業的不同客戶可能會導致客戶成本上升3%、7%或11%,因此企業要對客戶進行必要分類,厘清兩個方面的影響,并要注意試點目前只在部分地區推行的條件下,關注競爭對手和自身在目前的稅收制度下的差異,從而適度調整價格或營銷策略,保持或擴大競爭優勢。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11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稅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2]應小陸.稅務會計[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