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管理與經濟學院 李小軍
相對于學習型企業管理而言的傳統型企業管理,指的是直到上世紀末仍然在企業管理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企業管理理論和模式。這種傳統企業管理將企業內部按照職能的不同劃分為決策機構、行政機構和職能機構,而每一個機構模塊又根據具體的分工分為若干個部門。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垂直管理這些部門,各個部門的中層管理者又直接管理所屬部門的員工,這種組織結構中高層管理者使用權力對中層管理部門進行監督和控制,而中層管理者向高層管理者請示、申訴并服從命令,形成一個垂直式的管理體系。
上述的傳統型企業管理雖然曾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隨著當代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所有企業所處的市場競爭環境已然悄悄發生了變化,知識將逐步取代原有的設備、原料、體力勞動等傳統身纏要素成為企業最為重要的資源。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型的企業管理已不能滿足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學習型企業管理理論逐漸得到發展和重視,并在企業實踐中得到運用。
學習型企業管理脫胎于西方的學習型組織概念,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從企業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企業管理創新模式。它的首要條件是,將原有的垂直管理體系下的傳統企業改良為一個新的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應當具有層次扁平化、組織資訊化、系統開放化的組織形態,組織內的成員以不斷學習為義務,通過不斷地調整和改善組織結構,這類組織能夠很好地解決由于思考方式和工具不當造成的無法解決的問題。這種學習型組織推廣到學習型的企業管理,就是指順應現代企業新特點的,通過培養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且高度柔和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管理模式。
學習型企業管理強調將企業構建為一個學習型組織,通過學習不斷增強其創造能力,或者說是運用知識進行管理和運用的能力,即能夠“學習”的組織。它的特點可以主要歸納為7點:一是管理中強調成員以共同愿景為基礎,以團隊學習為特征,是一個具有扁平化、有彈性特性的學習組織,是一個不斷進行知識積累的團隊;二是從管理內容來看,學習型企業管理以增強企業的學習力為核心,強調創造力,著力培養企業員工的個體創造力和應變能力;三是從管理策略來看,學習型企業以學習為驅動,其根本目的是其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行以快變求勝的柔性策略;四是在學習型企業管理中,強調企業員工之間的互相彼此尊重和信任,尤其是工作信息上的雙向互相交流;五是從管理的技術手段來看,學習型企業管理以信息化和網絡化為基礎,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六是管理對象主要是以從事創造性、智力性勞動的人為主;七是在學習型企業管理中,企業的邊界被重新界定,員工應能進行自主管理,自主學習,使工作與學習緊密結合。
通過上述傳統型企業管理與學習型企業管理的特點分析,本文認為,學習型企業管理相對原有的傳統型企業管理,有著以下的優勢。
學習型企業管理改變了傳統垂直的組織管理結構,新型的管理模式強調橫向管理,能實現管理網絡化,有助于形成互相學習,協調促進的群體,發揮群體性智慧優勢。同時扁平化的組織結構縮短了管理距離,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一直以來困擾企業管理的一大難題就是克服組織體結構衰退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企業組織結構向扁平化方向的變革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傳統的企業管理理念中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可能更加側重如資金、土地、設備、材料這些有形的生產資料。學習型企業管理與之最大的不同,就是絕對突出了人本觀念,即一切從人出發,以人為根本,注重對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激勵的管理思想。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無形資本,正是因為人力資源特別具有的無限性和不可模仿性,學習型企業非常注重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維護,保持“人”是企業最活躍和最關鍵的因素。
傳統企業管理相對更加重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宗旨是用周密的制度約束,確保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標,而學習型企業管理更注重人的素質、人的協調、人的激勵和人的自控。它旨在通過較高的領導層素質和員工素質,以及合理的人力資源配搭,使企業形成良好的組織氛圍和自律自激機制,最終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標。 這一目標的達成,在學習型企業中不再是根據直觀的、經驗的、由上至下的線性思維的決策,而是通過橫向的多線程多維管理,來實現工作齊頭并進, 達到各項工作同步進行, 以大力壓縮時間成本的目的。
[1]李杰.學習型企業管理的新角色——CKO[J].華東經濟管理,2007 (12).
[2]馬蕾.傳統企業管理與學習型企業管理特點對比分析[J].企業管理,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