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苑二剛 實習生 李文一
金斗官的中國情結(jié)
□ 本刊記者 苑二剛 實習生 李文一

金斗官走進殘疾人綜合福利院,與大家同樂。
2010年6月,韓國慶尚南道知事的選舉落下帷幕。選舉的結(jié)果讓韓國政界人士大吃一驚,從韓國最基層的里長一步步做起,沒有政治世家和財團背景、沒有名牌大學學歷的金斗官當選為知事。這一結(jié)果改變了慶尚南道一直是韓國大國家黨代表當選的歷史,也改變了韓國政黨的政治版圖。
這個被韓國政界稱為“小盧武鉉”的政治明星有著極深的中國情結(jié),與中國有著很深交往。
54歲的金斗官稱自己是“鄉(xiāng)下人”,因為他有四十多年的時間是在農(nóng)村里度過。他從村里里長開始,到郡守、長政部長官,一直到現(xiàn)在的知事。其間經(jīng)歷的起伏與曲折,折射出金斗官不屈的意志。
金斗官的家鄉(xiāng)南海郡是一個海島。上個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韓國經(jīng)濟正處于發(fā)展階段,年輕人都向往大城市,而金斗官卻做出了與眾不同的選擇,留在了當?shù)剞r(nóng)村發(fā)展。
1986年,金斗官做了南海郡里的一個里長,和農(nóng)民一起種地,嘮家常,過日子。
期間,金斗官賣了自家的地,辦了一份名叫“南海新聞”的報紙,這是韓國第一家地方報社。
報紙站在農(nóng)民的立場,報道農(nóng)民的生活與思想,頂住重重壓力揭露公務(wù)員的貪污腐敗,得到了群眾的信任。南海報社慢慢從南海走向全國,在這個只有5萬人口的城市里,發(fā)行量高達30萬份。
1995年,韓國開始地方選舉。金斗官當選為南海郡郡守,成為韓國最年輕的郡守。
成為郡守的金斗官延續(xù)了里長時期親民務(wù)實的作風。他認為南海缺少資源但環(huán)境優(yōu)美,必須通過發(fā)展旅游業(yè)來發(fā)展當?shù)亟?jīng)濟。通過填海造地,南海郡建成了韓國著名的運動公園,成為韓國有名的旅游地。2002年世界杯,很多國家的選手、運動員都把這個運動公園作為自己的訓練基地。1988年金斗官成功連任南海郡首。
2003年,盧武鉉當上國家總統(tǒng)以后,金斗官從南海郡首的職位被直接任命為行政部長官,成為當時韓國最年輕的部長之一。
天有不測風云,七個月之后,當時的反對黨大國家黨以未能正確處理韓國大學總學生會聯(lián)盟(韓總聯(lián))示威等為由要求金斗官辭職。矛盾糾結(jié), 政事不順,為了不讓總統(tǒng)為難,金斗官毅然辭職,隨后回到家鄉(xiāng)南海,很快投入到慶尚南道知事的選舉。
經(jīng)過四次競選失敗后,2010年6月,金斗官終于戰(zhàn)勝大國家黨的強勁對手當選為慶尚南道知事。
慶尚南道有18個市縣,約330萬人,是韓國一個很大很重要的省份。在慶尚南道50年的歷史上,沒有一個民主黨當選過知事,金斗官的當選改變了韓國的政治版圖。
2004年,美國政界人士數(shù)次邀請辭職后的金斗官去美國留學,并為其提供生活費、學費,但金斗官選擇了到中國留學。
這是一個大膽而另類的選擇。雖然現(xiàn)在韓國很多領(lǐng)導(dǎo)人也來中國,但在當時的韓國高級別領(lǐng)導(dǎo)人很少來中國,韓國的行政高層對中國了解甚少。
韓國現(xiàn)有國會議員299人,能說英語的大約有一半,無一人能說中文,連在中國呆過一個月的都沒有。韓國現(xiàn)任政府的18名部長級官員,大部分留學英國、美國。
2004年8月到2005年 1月,金斗官在北京大學做有關(guān)中國的高級研究。在此期間,他開始深入了解中國。
“他的中國情結(jié)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因為他特別想了解中國,不僅僅是報道中、書本中的中國,他更渴望趁著來華的機會了解真實的中國。”在北大期間擔任其語言教育的石夢林深有感觸地說。
學習之余,除了到西安、沈陽等大城市訪問,金斗官經(jīng)常到中國二三線城市了解實際情況,有時會去很偏遠的地方。石夢林就跟著金斗官去過秦皇島下面的一個小山村。金斗官會走進普通的家庭,向當?shù)卮迕窳私馇闆r,收入水平、幾個孩子、生活情況等,無所不問。
金斗官認為韓國的未來與中國深深聯(lián)系在一起,得搞好與中國的關(guān)系。
回到韓國后,金斗官即把高中畢業(yè)的女兒送到中國上大學。目前其女已經(jīng)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yè),回到韓國后在一家中國銀行的韓國分行任職。
2011年6月11日,慶尚南道北京辦事處正式成立,這是慶尚南道在中國設(shè)立的第三個辦事處。2012年,金斗官還計劃在中國沈陽設(shè)立第四個辦事處。在韓國的17個省市中,大部分在中國只有一個辦事處,像慶尚南道這樣對中國的重視程度絕無僅有。
金斗官在中國廣結(jié)人脈,深植友誼。他與中國的共青團中央、商務(wù)部及很多省份保持了友好的關(guān)系。在當選慶尚南道知事一年多的時間里,金斗官數(shù)次來華訪問。
韓國媒體報道,金斗官是繼金大中、盧武鉉之后最知華的政界人士。
200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北京語言大學大二學生石夢林成了金斗官的輔導(dǎo)員。在北大學習期間,金斗官每天花一到兩個小時的固定時間學習中文,石夢林除了幫他學習中文,偶爾也做他的英文翻譯。
“他外表魁梧高大,很嚴肅,但讓你沒有任何陌生感。”這是石夢林對金斗官的第一印象。
在北大學習期間金斗官曾向石夢林表示,自己的女兒正在讀高中,將來一定讓她到中國上大學。石夢林以為他只是一句戲言,沒想到他是動真格的,之后石夢林又幫助其女學習語言。
作為金斗官一家兩代人的語言教師,石夢林與金斗官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金斗官的言行也深深影響著石夢林。
金斗官很重感情。大學畢業(yè)后的石夢林并沒有直接找工作,而是選擇到韓國進修韓語。到了首爾,石夢林考慮到金斗官的工作很忙,沒有和其聯(lián)系,金斗官得知后,立即與石夢林進行了聯(lián)系,并派太太送泡菜到石夢林的宿舍。
金斗官把石夢林接到家里做客,問她在韓國是否習慣。石夢林直率地說,韓國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很貴,買不起蘋果,而北京女孩是要經(jīng)常吃水果的。
沒想到,之后石夢林每次去他家里,金斗官的太太都會切一大盤蘋果款待她,走的時候還讓她帶上一些。
“真的讓我很感動,因為水果在韓國是很貴的,而金斗官家里并不富裕。”石夢林說。
2006年春節(jié),在韓國學習的石夢林,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她被金斗官帶到了南海老家,在那里過了一個溫暖的春節(jié)。
金斗官回老家,在村子里是一件大事。村民們每家都會輪著請金斗官吃飯,全村的人都會前來看望他。金斗官特別平易近人,沒有一點官架子,和別人一樣盤腿而坐,一樣大杯暢飲。村里的老太太去看他,他會很謙遜地上前攙扶,去抬輪椅。
“在韓國也接觸不少人,很少能看到像金斗官一樣,外剛內(nèi)柔,重感情,特別尊重他人的人。”石夢林說道。
□ 編輯 汪文娟 □ 美編 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