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經濟信息工程學院 尹娜
近年來,銀行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態度已隨著第三方支付市場的蓬勃發展悄然改變。第三方支付市場是在中國金融行業發展相對比較保守和落后的契機下發展起來的,第三方在線支付能夠幫助銀行有效提升其銀行卡用戶、網銀用戶的粘性和活躍度,但其部分支付業務也和銀行相重疊,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對第三方企業的態度也并不明確,既有積極合作的方面,也有嚴厲封閉的部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兩者關系的改變。
(1)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存在及其安全性都依賴銀行建立完善的金融網絡。安全性是影響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很多第三方支付企業由于資金及技術能力限制往往必須依賴銀行的專業技術和安全交易平臺來保障支付信息的安全。況且技術保障也并非第三方支付的核心業務,無需在此投入過多的精力。
(2)第三方支付企業依賴銀行提供信用擔保。由于我國的支付產業發展尚不成熟,僅僅依靠第三方支付往往很難取得顧客信任,銀行的加入無疑為第三方支付尤其是小型第三方支付企業建立良好的誠信度加分不少。
(3)銀行是支付產業鏈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無論第三方支付發展的客戶有多少,資金清算量有多大,其最終的資金劃撥和清算歸根結底依賴于商業銀行。
(4)第三方支付沉淀資金托管依賴于銀行。央行出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支付機構接受客戶備付金的,應當在商業銀行開立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并且支付機構只能選擇一家商業銀行作為備付金存管銀行。
(1)第三方支付發展對銀行卡業務的促進。第三方支付依賴銀行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銀行業務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巨大的交易規模也提高了銀行的資金流動及銀行卡用戶的活躍度和粘性,因此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將促進銀行卡業務的增加,包括發卡量、交易量等。
(2)第三方支付發展促進銀行服務體系提升。國內電子支付發展初期,銀行占據主導地位,主要的支付模式是大型企業用戶與銀行直接建立支付接口。但由于中小商戶數量較多,銀行在處理時顯得力不從心,第三方支付平臺應運而生,并取得飛速發展。為分享網上支付的巨大市場,銀行也相繼推出網上銀行來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顯然銀行的傳統路線不再使用網上銀行的發展,而第三方支付個性化的服務和極強的創新能力為網上銀行業務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第三方支付發展初期,銀行認為第三方支付的發展有利于銀行開展新業務,因此對第三方持開放態度。而隨著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壯大,銀行也看到了第三方支付巨大的市場,開始涉足第三方支付,而第三方支付服務領域的擴張也開始威脅到銀行地位,且這種趨勢愈演愈烈。
為適應金融電子化趨勢且在電子支付產業分一杯羹,銀行加快了網上支付業務發展步伐。結合銀行自身在B2B、B2C方面的優勢,相繼推出企業理財、融資等服務,如工行推出的企業在線財務軟件服務;建行推出的網絡融資產品“e單通”業務。
隨著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市場的日漸成熟,第三方支付企業在網上購物、航空票業、網上繳費等方面大有斬獲后,開始向基金保險等傳統產業領域拓展。我國基金代銷屬于銀行中間業務,占據了基金銷售的九成。第三方支付公司加入基金網上直銷行列,將可能打破基金行業以銀行代銷為主的銷售格局。第三方支付企業目前也在抓緊搶灘布局保險網絡銷售和電話銷售,盡管目前這一收入還微不足道。第三方支付對基金保險業的介入無疑會對銀行傳統銷售渠道造成一定沖擊,一定程度上觸犯了銀行利益,將加劇二者之間的競爭。
第三方支付的拓展不僅僅體現在服務領域上,支付寶新產品“快捷支付”的推出讓銀行十分擔憂。銀行人士重點關注兩方面的問題:安全性和核心客戶資料的“被迫共享”。快捷支付使客戶只需要有一張銀行卡,無需開通網上銀行,在支付寶完成初次密碼關聯之后,僅憑卡號和支付寶密碼即可完成支付,快捷支付的推出使整個網銀支付鏈條從“客戶—銀行”模式變為“客戶—支付寶—銀行”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支付寶需要承擔起更大的安全責任,且銀行陷入核心客戶資料“被迫”與支付寶共享的尷尬局面。
目前,中國銀聯已經推出“銀聯在線支付”和“銀聯互聯網手機支付”業務。銀聯在線支付也屬于無卡支付服務平臺,與支付寶新近推出的“快捷支付”類似。銀聯雄厚的身份背景和擁有國內最龐大的銀行系統資源成為其最大的本錢。目前,該平臺已經與鐵路網上售票電子支付系統對接,有望實現鐵路網上購票。銀聯的發力,在線支付市場又多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支付牌照發放開啟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為第三方支付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和強大動力。支付牌照的發放,給予了第三方支付企業明確的市場地位,賦予了支付企業更多的業務范圍,同時也意味著第三方支付行業可以向更多的產業領域滲透。基金直銷、保險、銀行卡收單和物流等領域的打開,也將使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業務外延大大擴展。
此外,社會對整體支付行業的投入將加大,牌照的發放,將吸引更多的傳統行業巨頭加入支付行業發展行列,同時也意味著更多的人才流入和資本注入;管理辦法的日益完善,支付企業的創新服務也將更加明確,牌照發放前許多企業籌劃已久的多種新型業務將會隨著牌照的發放不斷涌現;支付企業參與主體將大幅增加,同時市場細分會更加明顯,企業將向更多傳統應用服務領域拓展,尋找并建立自己的核心業務。
毋庸置疑,企業創新意識將是決定今后支付行業發展格局的重要因素。而那些還停留在依賴初級服務模式、憑借價格優勢追求市場占有率的支付企業,最終將會被市場淘汰。
目前繳納電話、手機、上網費用;信用卡還款;繳納生活費用、繳納教育費用等是銀行的優勢項目。主要優勢多源于上游企業對銀行的品牌認知和信任度極高,例如收取生活費用的政府機構,收取教育費用的培訓機構等。但隨著第三方支付對這些領域滲透程度的不斷深化,且第三方支付通常會憑借其優勢在單純解決支付問題基礎上提供相關的增值服務,而這也正是銀行的劣勢,因此如果銀行無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必然面臨市場份額被第三方支付蠶食的局面。
網上銀行支付繳費功能中最主要的用途是購買實物商品,但這卻是第三方支付的優勢所在。網上購物支付市場上第三方支付企業占據了價格、用戶和匹配資源三大優勢,政策的日漸明朗又為其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雖然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相關服務無法繞開銀行等金融機構,但其依然具有穩固的競爭優勢。首先,第三方支付是對傳統金融服務體系的有益補充且有極強的市場敏銳性;其次,第三方支付企業極具創新能力,能夠不斷拓展新的業務滿足日益增長的支付需求,如支付寶為用戶提供的擔保交易形式、快錢為企業提供的支付和資金解決方案等。
市場中網上支付企業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類別:國有四大行網上銀行、中小銀行網上銀行、大型第三方支付、中小型第三方支付。
以工行為代表的國有四大行主要服務于大中型企業,在線下支票匯票等業務、網上B2B大額支付業務等方面實力強大,龐大的銀行卡用戶群為其擴展B2C商戶和服務G2C支付單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其薄弱之處在于以傳統的線下業務為主,因而在C2C業務上相對落后。
以北京銀行為代表的股份制地方性銀行和以民生銀行為代表的股份制全國性中小銀行與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競爭更為直接和激烈。首先,由于中小銀行缺少大客戶資源,中小企業及高收入人群也是其重點服務對象;其次,中小銀行往往具有更強的創新意識,網上銀行是其業務發展的一個重點。中小銀行往往具有區域性優勢,如地方性銀行和政府關系密切,且具有銀行的資格,往往具有某些特定行業的準入優勢。而其劣勢也非常明顯:一是其業務范圍或區域往往受到限制;二是用戶規模較小且缺乏黏性。以支付寶為例,母公司可以為其提供強大的支持,提供較強的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運營經驗,同時母公司的大規模用戶群體,也使其具有更強的品牌認知度。
相對綜合型企業來說,中小型第三方支付處于劣勢地位,其中關鍵之處在于品牌認知度和用戶黏性的欠缺,某些中小型第三方支付企業常常依靠一段時間的強勢營銷來提高自身知名度,但因其產品和服務不夠多樣化,往往缺乏用戶黏性,使得在“用戶為王”的互聯網時代相對處于劣勢。
銀行信用度較好,第三方支付企業對市場的理解能力較強,對客戶需求較為敏銳,同時具有技術、資源、創新等方面的優勢;第三方企業加強與銀行間的合作既能加強自身信用,又能為用戶提供差異性、多元化的服務,從而與銀行實現優勢互補,實現雙贏,共同促進電子支付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未來銀行與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合作將大于競爭。這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方面,中國支付服務市場足夠大,而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各有優勢,只有相互彌補和配合,才能充分開拓市場,挖掘市場潛力;另一方面,在未來的市場格局方面,二者的核心市場和利益并不存在嚴重的重疊和排斥,銀行依舊會在傳統金融服務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而第三方支付將在網上支付等創新服務領域占據穩固的市場。
[1]帥青紅,夏軍飛.網上支付與電子銀行[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01).
[2]艾瑞咨詢.中國網上支付行業發展報告[R].2010(08).
[3]顏白鷺.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銀行的競爭與合作[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9(09).
[4]孫淙淙.網銀與第三方支付系統[J].新財經,2010(12).
[5]張細松.中國網銀模式及與第三方支付的合作機理[J].發展研究,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