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玖武
企業重組包括企業業務重組、資產重組、股權重組、人員重組,甚至是管理體制重組。從目前來看,資產重組在整個企業重組所占的比重較大,并且其所蘊含的風險也來自于較多方面,風險較大。
資產重組大多數是不同企業通過一定的方式來進行一定的資產優化,通過生產、營銷以及財務協同效應來實現更優的目的。目前市場上資產重組最重要的方式是并購,從2011年統計數據來看,有中國企業參與的并購金額總額已經破萬億。然而在我們實際的經濟活動中,市場化的資產重組大多數都是以失敗告終。有學者對此現象進行過詳細的研究,造成并購失敗的最重要原因是整合失敗,企業無法按照既定計劃進行資源整合,最終造成其無法達到并購動機所實現的目標。
企業整合包括文化整合、制度整合以及人才整合等等,它們都會造成整合的失敗,本文所關注的重點是企業資產重組尤其是并購方式下的重組所面臨的財務整合問題,成功的并購企業財務管理整合都是成功的,而相對的是失敗的并購財務整合也幾乎都是失敗的。財務狀況是一個企業經營活動的一個最綜合的反映,它對公司經營行為有著有力的監控,因此財務整合在整個資產整合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財務整合是通過行政以及一定的財務方式來對財務已有的事項、財務工作以及以此形成的各種關系來進行一定的調整,來構造一個新的財務管理體系,以此來實現企業重組的目的。它可以讓企業的財務協同效應得到最大的發揮,是實現戰略重組目標的重要保障。
相對于其他整合而言,財務整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財務整合是在共有的會計基礎上來進行,它是在一定的基礎上,按照企業經營的要求和管理的特點來進行設計,使之適應重組后的公司的發展。一個優秀的企業必然有一套高效的財務管理制度,它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所必不可缺的,它帶來的協同效益不是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通過提高經營的效率來體現的,而是通過一些法定的交易規則而產生的資本收益,主要體現為避稅效益以及由于合并預期所帶來的巨大的刺激作用。
首先是及時性原則,由于財務工作與公司業務聯系比較緊密,公司重組之后業務發生改變之后,財務必須與之保持一致,并且這也是會計準則的要求之一;其次是統一性,即企業重組之后,雙方必須采取相同的財務管理體系;第三點是協調性,即財務整合要與其他整合相協調,在不違背基本原則的基礎上,財務整合應當配合企業整體重組的進行,作為一個后臺支持部門,保證重組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后是成本收益原則,即我們對財務整合所帶來的效益,不能超過我們在整合中所付出的成本。
在企業重組中重組方要對被重組方或者所有者提供一定的對價,重組方需承當一定的風險。支付對價的大小取決于重組方對被重組方價值的評估,在這里評估價值就變得相當重要,重組的價值主要取決于其預期未來的收益。而在重組中,企業卻又很難做出準確的評估,因為雙方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這種情況下,財務風險會大大影響重組的成功。
重組后的公司往往在財務方向上發生迷茫和混亂。一方面是內部管制度存在差異,在整合過程中會對企業員工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主要是由員工的固有工作環境產生變化而造成的。另一方面是財務管理目標發生沖突,在追求擴張發展和追求現金流或者利潤率方向存在差異。產生這一風險的原因在于重組的兩個企業的財務目標存在差異,不同類型的企業財務關注的重點不一致,成長型的企業傾向于采取比較激進的財務手段,通過高負債等高杠桿的方式來獲取企業成長所必須的資源,財務風險較高,對現金有著非常強的渴望。成熟型的企業往往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它追求的往往是效益最大化,財務較為安全,為風險規避型。企業重組之后,要根據企業的所處的階段以及目標來調整企業的財務目標。
資產重組中,往往需要巨額資金進行支持,企業大量的現金流出。如果動用自有資金,一般企業難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支出,因此大多數企業都是借助外部資金來完成重組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將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依據籌資渠道的不同,將會產生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等財務風險。
在進行財務整合中,我們要對重組的各項資產進行詳細的清查,對每項資產的準確性進行判斷。例如我們需要對各項固定資產的入賬依據進行審核,查看其是否存在虛假資產,并且檢查的基礎要以現場查驗為主,對于資產的估計,不能單純依靠重置成本法,在考慮重置成本的同時,還應當采用預期未來收益法來進行衡量,以最公允的方式確定資產重組后的賬面價值,將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的差距去除掉,對需要報廢以及作壞賬損失的資產要在帳前處理。在重組中,中介機構往往會出具中介報告,我們要關注該報告評估所依據的事實是否正確合理,采用的評估方式是否合理,防止出現不合理依賴中介報告。核查重組前被重組方的資產處理活動,判斷其行為的真實合理性,防止被重組方利用關聯關系來轉移資產。關注使用存在限制的一些資產,例如被抵押的建筑物等等,必要的時候要求被重組方解除抵押。
債務往往是資產重組的另一個關鍵點,它會導致重組方在經營后的現金流出。在財務整合中,我們對債務需要關注的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債務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我們要檢查債務產生的原因,對于近期發生的債務要給予特別的關注,防止被重組方為了獲取重組利益或者轉移資產而與關聯方發生不合理債務關系。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是潛在負責,即對被重組公司的各項稅收支付情況進行嚴格審核,確保其按照稅法依法繳納各項稅收,防止因違反稅法而造成的巨額稅款補繳以及罰款。對于生產型企業,我們還應當關注其產品質量可能帶來的風險,以謹慎的態度來預測可能流出的現金。債務擔保也是一項可能存在的負債,必要的時候可以要求被重組方的做出必要的保障行為。
財務目標是整個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所在,在財務整合中,清晰定位財務目標能夠迅速理清各項財務工作。比如成熟型的企業并購了成長型的企業后,必須放棄其之前的保守財務戰略,開始要通過不同渠道進行融資,為重組后的企業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
目前融資的主要渠道有三個:銀行借貸、股權籌資以及留存收益,從資金成本上來看,留存收益成本最高,股權籌資其次,銀行借貸最低。從風險角度考慮,風險最高的是銀行借貸,其次是股權融資,最后是留存收益。這三者中,留存收益主要來源于企業的稅后留存,其規模受到一定的限制,股權融資也受到各種宏觀環境的影響,融資過程比較復雜。而銀行借貸的獲取對于資信良好的企業而言較為容易,獲取的規模也比較大,因此,大規模的并購都需要銀行在背后作支持。我們在重組資金來源過程中,一定要利用好不同渠道的融資,不能單一依靠某一種融資渠道。此外,企業可以引進非銀行借貸資金,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將該借入資金轉變為股權投資,以此來實現資金的多元化,保障公司的資金安全。
財務制度的整合就是內部實際操作的整合,這對于并購的企業重組而言尤為重要。不同的企業有著不同的財務流程和財務制度,在重組后必須進行統一。然而本項整合確存在一定的困難,本文前兩個整合對于企業而言都具有共同的目標,而財務制度的整合卻難以在整個企業達成一致。尤其是對于工資福利制度等的整合,會對不同員工的利益造成最直接最嚴重的影響,給財務整合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財務制度的整合必須是一場從上到下的整合,需要企業最高層領導給予重大的支持,并且需要企業文化整合等作為輔助,制定一個能夠適合重組企業實際情況的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重組帶來的最大管理問題就是權責混亂,管理不能有序進行,財務考核在這個時候應當充分體現出其價值。
重組過程中,錯誤的出現時不可避免的,在進行財務整合中我們需要采取進行一定的補救措施。在進行資產重組之后,我們可以對不符合戰略重組目標,并且難以實現財務協同效應的資產進行出售套利。對一些不良資產可以采取直接銷售的方式進行,回收部分重組所耗費的資金,減少企業的風險。我們還應當對企業重組的整體效果進行評估,衡量成本收益,在出現某些重組之初未能預見的風險之時,判斷企業繼續推動重組所能獲取的收益。如果企業面臨支出大于收益的時候,企業應當果斷終止重組工作,減小企業的損失。重組所需要的資金避免以資本金的方式進入,應當以預付款的形式進入,一旦出現問題,可以盡快撤出,如果出現最壞的情況,也以債權形式參與清算。
[1]對國有企業重組的財務分析.何智明.國際商務財務.2011年第10期.
[2]財務供應鏈視角下的財務管理模式研究.楊建.商業會計.2007年第6期.
[3]券商重組中的財務整合.王建.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