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寵
加入WTO后,我國經濟建設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要通過經濟管理,加強成本核算,才能使我的國經濟健康發展。
1.成本核算過程采用雙重標準,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輔助生產部門將其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分配給某種產品的時候運用的是兩種分配方法。經過兩次以不同標準的費用核算和費用分配后,導致產品的利潤收益和成本費用之間出現了嚴重的背離現象。在利潤收益的統計上出現偏差。統計上的偏差將會對成本核算造成一些或輕或重的影響。
2.成本核算對象不規范。對于企業來講,確定好成本計算對象,讓將來生產銷售產品的耗費能夠計量,能夠與成產收益相配比,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就無法將成本費用與具體生產出的產品的消耗能源以及資源進行比對,就無法實現對企業生產產品的效益估量。
3.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偏低,成本核算意識薄弱,核算能力比較低。有很多企業為了節省企業運營成本,招聘一些并不是很專業的人但是他們很信賴的人來進行財務管理事宜,但是這樣就會的導致他們工作的不專業性,工作效率也會很低。這就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成本核算問題,以及企業的經濟利潤的收入問題。
1.企業要定期邀請財務管理行業的專業人士對企業員工進行定期培訓,增加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財務管理常識,增強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成本核算能力和資金管理能力。只有員工的成本核算成本的意識提高了,員工的經濟管理能力提高了。
2.選擇合理、簡便的成本核算成本標準。對于企業產品的耗資進行區別對待,對于不同的產品消耗費用采用不同的分配標準,避免資源和資金的浪費現象。選擇確定的、合理的、簡便的成本核算標準,有利于將企業生產產品的生產成本與收入相配比、相比較,可以從核算數據中準確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狀況。
3.將生產產品進行具體分類,確定好成本核算對象。只要企業生產出的產品是不同的,那么產品在整個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所消耗的資源和資金肯定是不同的,所以不能對所有的產品都采用統一的成本核算方法,針對成本核算對象的不同才確定核算方法和核算原則。首先要將企業生產的產品進行嚴格、合理的分類,按照產品的分類和規格劃分來確定成本核算方法和原則。此外,在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應該以某主要產品為主要的成本核算對象,將其副產品統歸為一類作為一個成本計算對象。
4.加強對企業成本核算過程和結果的檢查和審核。由于企業中關于成本核算方面的問題比較多,也比較復雜,所以一定要加強對企業成本核算過程和數據結果的審核工作,及時找到核算中的虛假降低成本的錯誤行為。審核方法包括經驗判斷法、核對耗材法、攤提標準法以及費用驗算法等等。
經由過程開展成本核算,充實挖掘企業單位人、財、物的潛力,使各種資源獲得最有用的操作,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只有對企業成產成本進行嚴格、合理的核算,才能夠幫助企業真正的反映出他們的經營狀況。企業應該加強對企業經濟管理人員成本核算意識的強化工作和成本核算技能的培訓工作,來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提高成本核算數據的準確度,更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加強成本核算,促進企業的經濟管理,有利于實現企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21世紀的企業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因此,精密的成本核算工作更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一步一步的加強。
[1]高星亮.工程建筑管理中的成本管理[J].現代裝飾(理論),2011,(05).
[2]李東華.發電機組檢修成本管理方面問題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1,(03).
[3]周維新.高層住宅工程清水混凝土墻體大模板的設計及應用[J].科技風,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