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慧
(一)財務管理機制不健全。一些行政單位在財務管理流程方面做的不夠科學,沒有制定明確的監督機制,例如,固定資產采購缺乏有效的采購計劃和采購審核機制,出現盲目購買,重復購買的問題,財務人員可支配的權利過大,采購后也沒完善驗收、保管制度,財務賬面上便會出現賬外資產、賬目不實、有賬無物的情況。其中不排除一些單位管理者為了一己私欲而觸犯法律,違法干涉財務管理工作,促使會計人員虛假報賬。這些問題不僅會給單位帶來經濟損失,還會嚴重損害國家利益,擾亂市場經濟建設。
(二)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我國會計從業人員普遍素質較低,這是行業內的主要問題,不少會計人員沒有參加過國家統一的、專業的技能培訓,缺乏對財務管理制度、方法的了解,財務觀念、法律意識較低,專業水平不高。有的單位頻繁的調動、調整人員崗位,縮短了會計人員的業務掌握周期,業務掌握周期,嚴重影響了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監督機制等都無法正常實施,會計問題自然而然就出現。
(三)會計信息失真。一些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走法律漏洞,中飽私囊,為了自己的利益,鼓動和唆使財會工作人員對賬目虛報、造假報表。由于財務人員在上級的強迫或者其它原因的促使下,出現了違背會計真實性的違規行為。一些單位的內部事務和專項事務不嚴格區分,事業單位在專項業務支票、財務印章、和法人章上由一人保管,不遵守基本的會計工作原則以及單位內部管理規范。此外,財務人員在工作流程和會計操作上違反國家規定,對企業每月、年底的核算報賬做虛假報告,對收入和支出相對轉,單位的財務賬面中就不會出現盈余,實為中飽私囊。錯誤的財務信息會導致領導者做出錯誤的財務決策,也更不能把握企業內部財務活動的規律性,那國家經濟建設就會受到極其不良的影響。
(四)專項資金被擠占挪用。專項資金對國家經濟建設來說有重要意義,它是國家對重點項目建設的特殊扶持資金,一旦專款被擠占挪用,項目便無法順利完成,降低了國家財產的使用質量不說,對人們財產也是一種嚴重的損害,也對政府的公信度造成了嚴重影響。
(五)大額使用現金結算和白條子開支情況較為普遍。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嚴格執行財務會計制度,資金用途也模糊不清,沒有走會計程序的資金利用,漏洞很大,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利用白頭單開支套取現金設立小錢柜,白頭單和大額現金開支都會掩蓋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不僅不利于政府監督,也容易出現腐敗問題。
(一)要提高管理會計系統的推廣率和普及率。加強內部財務會計的信息化建設,腳踏實地的完成會計改革,強調會計工作的高效性、科學性、準確性,在選擇會計系統時,首先關注的應是實用性,逐步建設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管理體系。
(二)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素質。只有提高會計人員的技能水平和職業素質,才能將會計管理工作真正推向正軌。政府要重視高校里會計管理專業的建設,適當增加該專業的設置。此外,還應做好單位內部的人員培訓工作,利用案例培訓的方式,加強會計人員的素質建設。政府要逐步建立管理會計師的資格考試制度,選拔優秀人才,提高整個會計隊伍的能力。
(三)增強領導的會計管理意識。單位領導作出的決策對單位的未來發展、國家利益的保證有關鍵作用。領導作為單位的領頭羊,在管理思想上也必須與時俱進,為大局著想,因為就算單位內有很優秀的會計人才,如果沒有被合理使用,領導者不會發掘人才,利用人才,那會計管理質量也很難提高。所以,單位領導者的會計管理意識應穩步提高。
(四)重視會計的控制與評價。控制與評價的具體要求與標準就是由事業單位的領導層執行監督職能,從財務會計部門的工作實際和人員崗位出發,合理貫徹和執行高層制定的發展目標,實施財務會計的統一管理,并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各種會計信息進行反饋分析,并評價單位的經營業績,最后將評價報告提交給上級部門。
為了保障國家財產安全和人民財產安全,促進國家經濟建設的順利開展,必須讓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發揮行政事業單位作為黨和政府執政單位的有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