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 欣(連云港市新海實驗中學 江蘇 連云港 222004)
由于人的運動天賦不同,往往從兒童時期就能看出有些孩子的運動能力先天出眾而有些則相對落后。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在中小學時期有些同學不需要怎樣訓練就能在有些項目上達到滿分的水平,而有些同學再怎么刻苦努力也很難達到優分水平??梢哉f運動能力是有一定的遺傳性的。這就使我們認識到在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進行評價是如果只是依據項目測試成績而進行終結性評價顯然是不公平的。
然而現實的教學實踐中還是存在著很多不科學的地方,現在有大量的一線教師仍然在沿用過去的評價方法,即以學生的體能與技能項目的達標成績為學習評價的主要依據。根據每年國家體質健康標準上報數據來看,各個項目能達到優秀的學生只有20%左右(實際的教學測試中可能會更少)。所以在以項目測試為主要依據的學習評價中評價成了一種甄別學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只有少數人獲得鼓勵,體驗到成功,大多數學生成了體育學習的失敗者,這顯然不是我們進行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還有一些教師則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們片面地理解新課程的思想,過分重視對學生的情意表現和學習態度的評價,卻忽視了對知識、技能與體能方面的評價,甚至有些教師圖省事連基本的技能項目測試都沒有,僅憑學生的上課態度和老師的主觀感受就給出了學生學期的體育成績,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1)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表現,以及達到的學習目標的程度。
2)判斷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改進教學。
3)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個性的機會。并鼓勵和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4)培養與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能力。
表一
1)體能:與不同學習水平相關的體能項目。
2)知識與技能:對體育與健康的認識,科學鍛煉的方法,體育技戰術知識與運用能力,有關健康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與不同學習水平相關的運動技能水平及運用情況。
3)學習態度:學生對待學習與練習的態度,以及在學習和鍛煉活動中的行為表現。
4)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情緒、自信心和意志表現,對他人的理解與尊重,交往與合作精神。
由上可以看出隨著新課程標準的目標、內容較過去有很大的變化,我們的體育學習的評價方法也必須要跟著變化。以往的體育課程過分注重定量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而《課程標準》不僅注意結果性評價,而且還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的評價;不僅注意定量評價,而且還重視定性評價;不僅注意絕對性評價,而且重視相對性評價。另外,學生學習成績評定的內容應與課程目標相一致,尤其是需要與學習領域的水平目標相一致,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體育教師每學期都要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進行評定,評定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以水平四為例,比較傳統的體育評價方法分三部分:理論考試10%、課堂表現20%、達標測試70%,這是過去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但是“課堂表現”方面主要憑教師主觀感覺給分,“達標測試”方面占得比重過大,很容易會挫傷哪些體育“天分”不高但有很刻苦努力的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現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評價方法應該被淘汰。
筆者結合國情校情以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試圖摸索出了一種比較科學而又易操作的學習評價方法。在此呈現出來以供大家參考。見表二。
每學期體育教師將對學生從技能、體能、情意表現與學習態度、同學評價與理論測試這五個方面進行打分或打等級,最終的評價以星級或得分呈現。
評分制每項分值為10-30分,五項累計為總分。
星級制每個項目成績對應 ABCD四個等級,1個A=2個B=3個C=4個D=1個星。1個B等=1.5個C=2個D=半個星,評級以此累計。
“技能測試”考察的是學生在體育課技能項目學習的情況,通過標準測驗測得(評價標準略可自定)。
“體能測試”考察的是學生在體能,通過標準測驗測得(評價標準略可參照《國家體質健康鍛煉標準》。)
“情意表現與學習態度”考察的是學生對體育的學習態度、參與、情緒和學習上課時表現出的意志品質與合作意識。通過教師觀察評價和自己主觀感受評價,以教師評價為主。
表二:得分制成績評定表
星級制成績評定表
“同學評價”考察的是學生在同學的眼中體育及體育課的表現包括體能、技能、態度、合作,社會適應,使對學生的評價立體化。測試通過訪談、投票、問卷測得。
“理論測試”考察的是學生對體育與健康方面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標準化得理論考試測得。
綜上所述,此評價方法能夠全面科學地評定學生體育與健康方面的學習,能做到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絕對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相結合,同時又具有可統計性和可操作性。得分制和星級制可根據需要靈活使用。
[1]德博拉·A·韋斯特.體育基礎:教學、鍛煉和競技[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6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1-42.
[3]季瀏.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52.
[4]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評價技巧與案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