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海外產品在華價格高于國外導致消費者流失這一現象,商務部擬鼓勵國內企業發展直購式消費平臺減少中間環節,同時鼓勵引進更多海外品牌來引發國內市場的良性競爭,從而降低消費產品價格,擴大進口的同時促進內需增長。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王受文在2012中國國際進口產品洽談會上表示,為積極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下半年商務部將采取多項措施來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指導意見》。王受文特別指出,要進一步促進進口產品與國內流通的對接,鼓勵國內大型內貿企業與國外消費品供應商建立合作機制,減少中間環節,促進進口產品順利進入國內市場流通。
在整體外貿增速低迷的情況下,消費品進口表現突出,成為進口增長一大亮點。而國外品牌在華銷售一般都設有多級代理,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產品價格。“中國很多消費者去海外購買產品,這些國外品牌在國內經營具有相對強的市場壟斷地位,所有產品有非常強的市場定價能力,在國內市場不愿意降價,希望能夠引進更多的國外品牌在中國市場,通過競爭來降低價格,”王受文表示,下一步將引導有實力的企業整合外貿物流和內貿環節,發展具備全球采購、物流配送和國內市場流通能力的大型市場,特別要鼓勵國內商業企業經營國外品牌消費品來發展直購式銷售平臺。同時將繼續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降低進口環節成本。
《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辦法(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為意見稿)近日在廣東人大網公布并征求意見。按照該意見稿第28條規定,餐飲、娛樂、賓館等服務性行業若向消費者無償或者變相無償提供餐具、牙膏、牙刷、拖鞋等一次性消費品,或者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的,將被責令改正,最高被罰1萬元。
同時第28條第二款還規定,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無償或者變相無償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購物袋,不得銷售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塑料購物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的經營者、開辦單位或出租單位若違反該規定,由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可視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該意見稿還規定,從事工藝、設備、產品及包裝物設計,應當按照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的要求,優先采用無毒、無害、易于降解、便于回收和再利用的材料和設計方案,并應當符合國家的強制性要求。
若違反該規定,在電器電子產品、服裝、玩具、室內裝修材料等與人體健康關系密切的產品使用列入有毒有害物質名錄的原材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處以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據悉,商務部、工信部等多個部委正就消費相關的若干領域密集摸底,并就相關鼓勵政策的思路進行可行性論證和效果評估。促消費新政年內有望密集出臺。
“商務部目前正在和有關部門溝通協商,采取進一步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前表示。具體措施包括:繼續實施家電下鄉等擴消費政策;會同有關部門盡快出臺加大現有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辦法,支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推動出臺流通領域稅收減免等措施;按照產業結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臺進一步擴大消費的新政策。
此外,工信部正在加緊研究制定消費品工業增加有效供給促進消費需求擴大的指導意見,此前的小排量汽車補貼、家電下鄉補貼等措施均屬于擴大有效供給范疇。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表示,當前出臺擴大消費政策很有必要。支持政策不應局限在現金補貼,可以考慮對貸款支付方式的消費給予貼息,還有稅費政策方面的讓利,比如部分進口商品直接給予額定退稅。
“下半年出臺消費新政的可能性很大,這是基本戰略。”中央黨校校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經濟學教授趙長茂分析說,今年以來出口下降很快,尤其7月份出口增幅只有1%,當前必須把拉動經濟的重心轉到投資和消費上。目前投資已經有了,發改委正在加快審批項目。但投資擴大,若沒有出口擴張和消費擴張來匹配的話,就會產能過剩。因此,促進消費是必須實施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