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展會的日益增多,帶動了行業、產業交流溝通的同時,從中受益的還有關注生活質量,關注中國經濟的老百姓。如今我們看到公開性大規模的展覽展示活動,策劃尋求創新,環節設計別具匠心。在吸引企業參展的同時,不但力捧商機信譽,還拋出了萬人參與,造福于民的理念。就拿北京去年才新鮮出爐的世界草莓節來說,不僅涉及了行業論壇、企業展示館以及大規模的行業展會,還增添了讓百姓參與其中的采摘大棚和品嘗館。這樣的“各取所需”、“勞逸結合”讓一個展會不再是局部的、枯燥的,寓教于樂的參與性也大大增強了許多,如此一來,行業性完美轉變為社會性。
所謂展覽、會議一體化也是展會最為常見的一種形式,告別流行的老板沙龍時代,企業更為注重直接明了的商業參與手段,與同行一起參加展會則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不僅可以聽取行業專家給予的年度總結或是行業分析,還可以抓住一切企業展示機會被媒體關注一把,更為重要的是在主辦方的交流晚宴上,與各位來賓都有推介商機的機會。而對于企業最為重要的產品與技術則大可高調地置放在自己的展臺上,配合各種新穎的宣傳手段,使自己更為全面地展示企業文化與技術的領先。
提起此類展會的知識普及性,近年來在科技性展會中尤為突顯。每年電視網絡設備展,在向行業趨勢產品展示強化的同時,又將淺顯的衛星知識,電子技術應用等方面單獨設展,讓許多慕名而來的百姓可以不至于被專業性的設備搞得懵懂而歸。主辦方尤為用心地將展覽精巧布置,也是為了真正意義上地做到專而不挑,適于企業的同時也適于民眾。
將展覽和會議一體化,就像歌手與舞者的曼妙配合,將專業和普及并肩而行,仿若春風與擺柳般順其自然。好的展會,也許給予一個企業發展,給予一個行業機會,但卻給予了更多人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