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經濟學院 凌繼全
中國經濟發展是源自大量要素投入還是技術創新的推動,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要解釋這個問題就需要準確地測度經濟增長的源泉,即全要素生產率。自1992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以來,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率為10.86%。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依舊較低。近年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取得了較快地發展,行業規模已經逐漸超過傳統服務業。而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宏觀層面上對TFP的研究也逐漸由農業、制造業轉向服務業。
為了探究服務業增長來源于規模經濟還是技術提升,服務業TFP的研究也更加關注技術效率、技術進步狀況,Malmquist指數的應用使得這一研究得以實現。劉興凱、張誠(2010)使用Malmquist指數測算中國28個省市服務業1978~2007年TFP變動序列,結果表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服務業TFP不斷提高,但是增長幅度呈階段性下降趨勢。隨著服務業資本深化過程的推進,服務業增長的要素推動明顯,而TFP增長貢獻逐漸降低。但是,目前針對我國服務業TFP的研究都局限于整體服務業,并沒有深入到各個行業,也就不能很好地辨識傳統服務業、現代服務業不同的增長路徑。本文利用
DEA-Malmquist指數法測算了我國服務業14個行業TFP增長水平,并且將其分解為技術進步、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三部分,以研究不同行業的增長路徑。
TFP的測算使用數據包絡方法Malmquist生產率指數(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來衡量。考慮生產前沿面的方法包括Malmquist指數和隨機前沿法(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SFA),相較于不考慮生產前沿面的增長回歸法和份額法,可以將TFP進一步分解為技術效率和技術進步。Malmquist指數法是一種以非參數的純數學線性規劃方法來確定生產前沿面,不需要像隨機前沿法那樣需要事先預設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和非效率項的分布形態。因而,可以有效避免因為模型設定不當帶來的誤差。根據Caves et al(1982),在t期和t+1期技術水平下的Malmquist指數分別是:

其中D(x,y)是產出距離函數,其為觀測對象實際產出水平向生產前沿面最大產出點靠近的最大比例。x和y代表投入和產出指標。根據Fare et al(1994)提出的DEA-Malmquist指數分解,上面兩式取平均值可以得到下式:

EC代表技術效率增進指數,測度t到t+1期觀測對象對生產前沿面最大產出點的逼近程度。TC代表技術進步指數,測度技術邊界移動的程度。Mi>1,=1和<1分別代表TFP水平增長、不變和降低。EC、TC>1,=1和<1分別代表生產效率或技術進步的增進、不變和倒退。EC技術效率指數還可進一步分為純技術效率變化(PEC)和規模效率變化(SEC)。純技術效率代表觀測對象實際生產能力與生產前沿面的差距,規模效率則代表規模經濟對實際生產能力的促進作用。
利用Malmquist生產率指數測算TFP需要各行業2003-2009年的產出和投入要素數據。
以全國服務業各行業增加值指標衡量,數據直接取自各年份的《中國統計年鑒》,并以2003年為基年進行平減處理。
以各行業就業人員數指標衡量,該數據取自《中國第三產業統計年鑒》。
資本存量采用經典的永續盤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進行估計,公式為,其中 表示i行業t年的資本存量, 表示i行業t-1年的資本存量, 表示i行業t年的投資, 表示i行業t年的資本折舊率。服務業各行業的投資額選取固定資產投資額指標衡量并使用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進行縮減。基年的資本存量原值取值2004年《中國經濟普查年鑒》。2003~2004年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取自相應年份的《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年鑒》,2005~2009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取自相應年份的《中國第三產業統計年鑒》。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數據取自各年份的《中國統計年鑒》。資本折舊率選取5%。

表1 我國服務業各行業Malmquist指數值及其構成變化
(1)表1列出的為2003~2009年我國服務業各行業Malmquist指數均值及技術效率、技術進步、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變化平均水平。總體上來看,我國服務業TFP平均增加值為7.9%,技術效率增進和技術進步平均為3.1%和4.7%,可見我國服務業TFP整體增長較快,已經基本擺脫了要素推動的粗放型增長。技術進步較技術效率大,說明先進行業對生產前沿的拓展速度較快,充分實現了“擴張效應”,而落后行業對先進行業的追趕稍慢,“追趕效應”不強,技術進步對與TFP增長的貢獻更高。此外,我國服務業純技術效率出現倒退為-2.5%,規模效率則為5.7%,說明整體服務業實際生產效能和生產前沿面的差距并沒有縮小,而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的規模經營大幅提升了產出水平。
(2)縱向比較來看,14個行業中有13個行業的TFP增長為正,僅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為負。技術效率和技術進步為正的行業同為9個,但是各個行業在這兩項指標上的差距較大,說明各行業的TFP增長路徑不同,技術效率高的行業依靠規模經濟來提高實際生產能力,而技術進步高的行業則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方法的應用以提高生產水平。各行業純技術效率普遍為負,規模效率普遍為正,說明大多數行業的實際生產能力與生產前沿面差距較大。
(3)從各行業水平來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等生產性服務行業發展較快,TFP增長率均超過10%,這主要得益于企業生產專業化,更細化的分工使得各大企業對生產環節的中間服務需求增大。其中交通、批發零售、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行業由于規模經濟的實現,TFP的增長主要靠技術進步支撐。而金融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則主要靠資本投入、經營規模的擴大,因此技術效率對TFP增長的貢獻更大。TFP增長較慢的行業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等生活型服務行業,市場化程度還不高,技術含量較低,生產率受技術進步的影響較弱,主要靠政府投資來實現規模經營。
加快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是各地區實現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是經濟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增長轉變的必由之路,也是擴大內需、減少失業、改善民生的內在要求。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指數法測算了全國服務業14個分行業的TFP增長情況,并且將其分解為技術進步、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三部分。從整體上看,我國服務業TFP增長較快,基本擺脫了要素推動粗放型增長;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共存,但是技術進步貢獻率更大,技術邊界拓展明顯,收斂效應稍弱。縱向比較各行業TFP增長水平來看,生產性服務業TFP增長最快,生活型服務業則相對較慢,各行業純技術效率普遍為負,規模效率普遍為正,也說明大多數行業的實際生產能力與生產前沿面差距較大。政府在大力促進TFP增長較快行業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兼顧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等行業的發展,以實現服務業更快增長。
[1]劉興凱,張誠.中國服務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及其收斂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0(3).
[2]Caves D.W.,Christensen L.R.,Diewert W.E..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Output,and Productivity [J].Econometrica,1982,50(6).
[3]Fare.R.,Grosskopf,S.,Norris, M.et al.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