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 崔 萌萌
低碳經濟是在溫室氣體過量排放導致全球變暖的情況下產生的。發展低碳經濟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呼聲。物流業是能耗和碳排量大戶但是卻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因此,走低碳物流之路是實現低碳經濟的必然之選。
所謂低碳就是指較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劇,人口規模迅速擴大,大量的生活生產廢氣被排放到大氣中形成溫室氣體。由于溫室氣體排放量越來越多,直接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影響,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低碳才被提上議事日程。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現代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高碳能源的消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促進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經濟模式。低碳經濟能源效率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的,建立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體系。發展低碳經濟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節能減排;二是發展循環經濟;三是促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對于物流的概念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理解,我國物流一詞是在1979年從日本引進的。2001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正式頒布。將其定義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現有機結合。
低碳物流是指以低碳為發展方向,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為基礎,通過節能減排的發展方式減少物流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并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隨著低碳時代的到來,人類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犧牲短期利益,著眼未來。物流業代表著高端服務業的發展,在低碳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由于物流本身即是能耗大戶又是碳排放大戶,而低碳經濟又需要現代物流業的支持;因此,要走低碳經濟之路,就要求物流業必須走低碳化道路。那么低碳物流和一般物流業有何不同呢?
低碳物流和一般物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一個著眼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一個放眼現實注重企業經濟利益。低碳物流是在注重自身經濟利益的基礎上,還需要注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等一些無形的社會效益。而一般物流主要是為了實現企業自身的盈利,擴大市場占有率,對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一些無形的社會效益不做考慮。
我國物流業起步較晚,發展還不夠完善,“低碳物流”也僅僅只是作為口號,未能得到徹底落實,物流業發展現狀仍和低碳經濟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下面就我國現階段低碳物流的一些不足進行歸納:
運輸是物流最主要的環節,在我國的運輸方式中由于鐵路運力不足,導致公路運輸和航空運輸壓力較大,加大了公路和航空運輸耗油量,加劇了碳排量。另外,發展運輸業需要占據大量的土地,消耗一定的能源,還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交通公交會帶來噪聲污染和大氣污染;交通建設會造成環境破壞。
物流業在低碳問題上處于呼吁階段,具體進行實施的企業為數不多。國內大多數企業的低碳意識薄弱,缺乏對低碳物流的進一步探索。低碳物流只是作為名詞很“熱”,但是并未深化下去,低碳理念不是僅僅靠宣傳就能做到,需要深層次的培訓,讓每一個人從內心里明白低碳物流的重要性,自覺地遵守和執行低碳物流的每一條規定。
我國物流業現階段基礎設施普遍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由于對物流業的普遍投入少物流基礎設施總體規模較小,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設施分布不合理,機械自動化程度低,區域物流格局不清晰等等導致物流運作效率不高。
我國物流業技術普遍落后,與國外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低碳化要求難以達到。比如:物流裝備水平低,新能源裝備缺乏,倉儲設施的保溫和照明條件未進行節能設置,裝卸貨物主要依靠仍是內燃式叉車,客車載貨現象仍然存在等等物流技術和低碳技術嚴重落后。
我國物流業雖然從業人員規模龐大,但是具備高素質的物流人才仍比較緊缺。我國大多數物流企業的從業人員并未進行正規的篩選和培訓,大多來自傳統的搬運、裝卸等崗位,甚至存在部分農民工缺乏低碳觀念。另外,物流教育也存在弊端。多部門辦學導致教育資源分散,加之師資欠缺,物流教學手段落后等對物流人才的培養存在影響。
隨著低碳經濟的出現,我國先后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由于執行及監督力度不夠,導致相應的政策癱瘓。機制的不健全,信息的不透明嚴重影響國家政策的推進。另外,我國還沒有專門的物理管理部門來規劃和監督物流業,愈加造成物流資源的浪費。
要發展低碳物流,就必須先在觀念上形成低碳的理念,了解低碳的真正內涵,并以低碳理念指導自己的行為。國家應通過媒體手段宣傳低碳理念和低碳經濟的重要性,或將低碳理念納入課堂從小就對孩子灌輸低碳理念,讓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我國經濟要發展,必須進行技術革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大力開發低碳技術是發展低碳物流的保障。我國的低碳技術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因此,我國應該吸收和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低碳技術創新,力爭建立起節能和能效、潔凈煤和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灰等多元化的低碳技術體系,為物流業的低碳之路提供技術支持。
物流業運作效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于設施落后;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物流體系。前者需要國家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后者要求物流企業構建包括低碳運輸、低碳配送、低碳倉儲、低碳流通加工、綠色包裝和廢棄物回收等物流作業各方面的低碳物流體系。
現代社會,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企業不敗的保證。我國物流也人才現狀是物流從業人員多,具備高素質的從業人員缺乏。因此,加強物流從業人員的素質建設是發展低碳物流業的必然之選。一方面注重物流人員的選拔,加強對現有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另一方面是加強高校物流人才建設培養出一支高素質的物流人才隊伍。
根據發達國家低碳經濟發展經驗來看,國家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是低碳經濟實施的保障。我國目前的低碳物流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需要相關專家學者根據我國物流業的實際,制定出適合現階段我國物流水平的法律法規。此外,要注重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低碳物流法律得不到執行或者執行力度不夠都會嚴重影響低碳物流的發展,不利于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低碳經濟是現階段全世界共同的呼聲,是人類生產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嚴重不足,我們想要更好的發展下去就必須走低碳經濟之路。物流業是能耗大戶,同時優勢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低碳物流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選。
[1]陶晶.低碳經濟下的低碳物流探討[J].中國經濟導刊,2010(12).
[2]王靜,王華.促進物流業節能減排措施的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