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黃瑩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傳統的觀光旅游已經沒有那么多人向往了,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人轉向了經濟、自由、休閑的生態森林旅游,這不僅比傳統的觀光旅游多了份神秘感,還有利于我們的身心發展和身體健康。怎樣才能更好地發展森林資源現有的環境,是我們當前最為重要的課題。
森林旅游的人數正在不斷的增加,因此,森林的環境保護問題與旅游活動之間必將存在著沖突,引起例如水質、植被、土壤等環境方面的問題。本文探討我國森林資源的物權法律保護,重點致力于森林資源的物權保護,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性的發展需要,有效地加強生態化森林的旅游環境。
保護區首要的目標在于對自然資源的有效保護和管理,資源的管理工作從來都是我國的主要話題。由于近年來我國的生態旅游發展迅猛,自然保護區也必將會迎來更多的營銷商和游客,這種現象的發生勢必會加大我國的自然資源保護區管理工作的難度,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概括以下幾個問題:
(1)樹種的搭配問題。要想加強對森林旅游資源的管理與保護,就要積極的造林植樹。樹種過于單一會引起病蟲害,會給森林資源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這樣森林旅游資源不僅沒有得到改善,還將會破壞生態的平衡。所以,樹種的合理搭配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目前在我國,人工林樹種搭配的單一問題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即使是在東北,樹種單配的單一問題也普遍存在,雖然在以往造林的實踐中也有過很多成功的搭配種植案例,但是這些搭配成功的案例也需要有特定立地條件才能夠進行種植,而且還要考慮到土地的優化與樹種的管理等方面才能夠達到最佳的種植效果。并且這種成功的案例大多數都是兩種樹種的混栽,很少有出現三種樹種混栽的情況。所以,在以后的造林工程中,應該漸漸地增加多種樹種混栽的實踐工作。
(2)加強林森防火的工作。要加大對森林防火的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森林的防火能力,同時還要加大執法的力度和巡護的力度,從根源上將違法的行為消滅,堅強對森林的管理,要切實做到照章辦事,依法行政。
(3)在保護區允許旅游的范圍內,應該采取同心圓式的利用模式,應該將保護區分為幾大部分,例如密集的游覽區,游覽的緩沖區以及核心的保護區,要有針對性地對各個區域進行嚴格的人口控制,確保旅游區不會超過自然環境能夠承受的最大限度,可以通過對門票的控制及價格等來平衡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矛盾。
(4)加強保護生物資源。要嚴格防范物種的流失,嚴格防范生態環境被外界因素破壞或干擾, 加強保護自然景觀的力度,應該嚴格禁止任何能夠影響環境的人為因素,加強人文景觀的專項保護,還應該對水資源的污染進行治理,對水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保護,并且還要制定出相關的制度來完善對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程度,不能夠無限制地浪費。
(5)應對立法進行加強并且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法,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有效控制,防止森林資源被污染,開發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游必須要有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做基礎,用法律手段來治理旅游業出現的問題是一條健康合理的發展道路,要對人文景觀進行專項的保護,并加大其保護的力度。想要做到這一點,政府就必須要對自然保護區內的旅游行業制度的行為進行規范化,制定出相關的旅游行政部門的管理權限、職責范圍以及相關的獎懲措施。
隨著現化代文明的進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森林旅游業以它特有的優勢吸引了無數的游客,剛好滿足了人們想要回歸大自然的需求和愿望。森林資源是人類所獨有的旅游風景資源,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變現方式,是人們的物質生活與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可以在森林中得到情操的陶冶、美的享受以及知識的啟迪,從而煥發出對大自然無限的熱愛以及充沛的精力,森林旅游事業作為一項具有獨立特色的新型旅游事業,在國外許多發達的國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我國森林旅游事業開展得較晚,但是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在現今社會看開,充分的開發以及利用森林風景的自然資源,從而使得森林旅游的事業發展更加的壯大,前景更加的廣闊。發展森林旅游業是國有林場深化林業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增強經濟活力、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措施,為了能盡快的實現樹木綠起來、游客活起來、經濟富進來的重要手段。
由于我國的森林旅游業起步比較晚,和發達國家相比較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和問題;特別是看到好的項目就蜂擁而上,結果沒有一點規律性,沒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即使有規劃也都只是寫在紙上,沒有完整地落實,這是非常嚴重和現實的問題,也關系到項目以后的發展與生存。就算是獨立項目也都沒有細致的規劃,都是粗制濫造,根本無法進行規劃、建設。根據國內在外建設森林公園取得的經驗,普遍認為規劃是森林公園是最為重要的步驟。有了規劃,建設的起點才會高、才會有目標和方向,才能夠有放矢爭取投資,順利地上建設項目,加快建設的步伐,繼而更快地追趕上發達國家。
對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對于森林旅游業的資源要保證以可持續發展的策略進行利用,對于森林旅游業的購買者和對森林資源進行開發的工作人員要進行關于環保方面意識的加強。于此同時要利用科學的合理的管理方式對野生的動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如果發現有不法行為,一定要嚴懲不貸。同時還要對環境教育進行宣傳,呼吁大家保護賴以生存的環境,熱愛大自然、對自然進行了解與認識等。如果旅游單位想要旅游區的工作得到新進展,最教育宣傳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以此對旅游人群和社區的居民群眾保護意識進行加強,將群眾組織起來進行聯合,一同做保護環境的工作。對保護旅游資源的工作進行支持,以此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開創新的收入渠道。
森林旅游開發必定會成為對旅游發展進行規劃的一部分,對政策性的資金傾斜進行爭取。在國內建立一些高知名度的森林公園,如果這些僅僅是依靠國家的投資進行建設是不可能實現的,要做到這些只有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打開各種各樣的渠道,以此來吸引各界的商人一同進行森林公園的開發與建設。
好的管理,必然有一套完整相關法律作為后盾,我國需要建立一個健全的關于林業的法律法規。目前我國的林業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十分的健全,對于林業方面違法的問題不能做到嚴厲的打擊,更別說對林業的發展進行有力的保障了。
森林旅游屬于一項世界范圍性的社會現象,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假期漸漸的增加以此發展起來的,旅游業快速的發展對于我國的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精神的文明以及國家的富強起著重要的標志作用。森林旅游是林業發展組成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對與林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各個林業應該按照具體的實際情況,對于森林的生態旅游事業進行積極發展,拉近與其它強國的距離,只有這樣才能使具體的項目得到健康的發展,從而使我國森林旅游事業發展得更大更強。
[1]林越英.淺論我國旅游規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01).
[2]劉家明,楊新軍.生態旅游地可持續旅游發展規劃初探[J].自然資源學報,1999(01).
[3]陳秋華,陳貴松.森林旅游規劃若干問題的探討[J].中國林業企業,2002(01).
[4]蔣衛民,袁鳳蘭副主席要求加強森林旅游規劃管理[J].廣西林業,2001(04).
[5]安永剛,安旭,顧斌.反規劃在森林旅游規劃中的應用[J].河北林業科技,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