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星,王輝,徐卓然,劉良勇,張亞輝
(1.浙江天馬軸承股份有限公司,杭州 310015;2.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39)
滾動軸承是通用性、標準化、系列化程度較高的精密機械基礎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主機對軸承工作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例如,精密機械(數控機床等)對軸承的回轉精度要求,高速機械(航空發動機等)對軸承的壽命可靠性要求,超靜音機械(家用電器等)對軸承噪聲的要求等。這些要求對軸承設計、制造和檢測等提出了挑戰,致使對高級技術人員、高精度加工設備和高精度檢測儀器投入越來越大。另外,軸承材料和水電價格、工人福利待遇等不斷上漲,導致軸承成本急劇增加,所以提高加工效率也越來越重要。
采用3MZ3415A自動軸承外圈超精機超精軸承外滾道,隨著軸承產品種類的不斷增加,機床上、下料機械手上的運料板不斷增加,從而增加了工人更換型號的難度,降低了加工效率。為解決該問題,在原有運料板的基礎上,對機床上、下料結構進行了技術改進。
改進前的上、下料機械裝置結構如圖1所示,其由回轉軸、機械手、送料板及尺寸調整機構組成。根據軸承套圈大小選擇合適的送料板,使用螺栓把送料板安裝在機械手上,根據軸承套圈的寬度,調整尺寸機構到合適的位置后固定,根據上料位置和定位環位置調整機械手回轉弧度,然后把機械手固定在回轉軸上,由回轉軸控制機械手工作。

1—滾動軸承;2—送料板;3—軸承端面壓緊輪;4—機械手;5—尺寸調整機構;6—回轉軸
在軸承加工生產中,每種類型的機床可以加工多種型號軸承,在更換軸承型號時需要更換不同的工裝,由于軸承種類繁多、結構多樣、尺寸范圍較大,而機床上、下料機械手上的運送板通用性不強,需要備用大量的運料板來滿足軸承加工生產的需要。為了防止工裝損壞、生銹及方便員工領用,還需由專職人員對工裝進行管理、保養,造成材料浪費,工裝成本增加,管理員勞動強度增大,生產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增加。
改進后的上、下料裝置主體結構與圖1相同,由回轉軸、機械手、送料板及尺寸調整機構組成;工作原理不變。主要對送料板和機械手結構進行了改進。
上、下料機械裝置在原送料板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改進方法為:
(1)送料板由原來的整體結構改為分離結構,針對不同尺寸的軸承套圈,只需調整兩塊送料板之間的距離即可更換軸承型號,時間大大縮短;
(2)為了使套圈端面壓緊輪與送料板不碰撞,將送料板上的銑缺口由1個改為2個,改進后對送料板在機械手上安裝的位置要求降低,調整送料板時可以一塊不動,更換軸承的時間縮短;
(3)送料板上與機械手固定的螺紋孔由兩個改為多個(螺紋孔數量根據送料板長度而定),因機械手上的固定槽長度有限,增加螺紋孔數量后,送料板適用范圍擴大;
(4)改進前、后的送料板結構如圖2所示,改進后,在送料板與機械手緊靠的平面加工一個矩形臺階,這樣,原來需要2套螺栓固定送料板,改進后只需1套螺栓就可以把送料板和機械手固定,且送料板適用范圍擴大;

圖2 改進前、后的送料板結構
(5)改進前、后的機械手結構如圖3所示,改進后的機械手上加工出與送料板矩形臺階對應的溝槽,以便于固定。

圖3 改進前、后的機械手結構
改進后的送料板與機械手通過矩形臺階和溝槽固定連接,有效控制了送料板的移動和旋轉,擴大了送料板的使用范圍。改進后的上、下料機械裝置加工容易、重量輕,不影響加工精度,經過較長時間實際使用表明,機械穩定性好,送料板數量減少,操作人員調整時間縮短,加工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