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醫科大學理學院 王金社
電子商務是順應網絡的普及運用和全球貿易的普遍開展而發展起來的網絡貿易新形式。電子商務的應用對國際貿易發展所產生的巨大促進作用已經逐漸地顯現,并開始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組織的關注。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歐盟、美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先后就電子商務的發展發表了相關宣言或簽署了有關的《WIPO版權條約》、TRIPS協議、《WIPO表演與錄音制品條約》等。國際社會的一系列行動都標志著電子商務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受到重視,并成為了國際貿易發展和知識產權法律研究的重點問題。面對全球電子商務發展中知識產權保護的新形式我們也必須結合我國社會的具體情況以及國際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成果提出應對政策。
科技的發展對生活水平的巨大促進作用已經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知識的重要性不斷顯現,世界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經成為人們所公認的最有價值的資源,如今知識的流通離不開網絡對信息的傳播,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大。電子商務交易形式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貿易活動開展的效率,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使得世界經濟的融合度不斷地提高。電子商務的出現促使經濟活動參與者不斷地更新知識觀念,不斷尋求開拓市場的新手段,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讓世界范圍內的電子交易成為現實,是經濟領域的一場新的革命。
在知識經濟時代電子商務在全球范圍內的普遍開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下面我們從電子商務運行的兩種主要方式談進一步了解電子商務的發展所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新問題。電子商務常見的交易方式有兩種,首先是一種直接的電子商務交易,這種是完全形式上的電子商務即交易活動的所有程序都通過電子方式進行。就網絡軟件購買為例,在購買過程中,買家對賣家的產品滿意并同意購買時,賣家就會對買家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手段進行審查,買家提供一些可紕漏的個人信息例如信用卡號等后雙方就可以在網上完成交易。這類直接的電子商務交易目前數量并不占優勢,但是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電子商務的不斷完善必將成為電子商務開展的主要形式。另一種方式是一種間接性的電子商務形式,購買者在網上瀏覽并挑選滿意的商品。運用電子支付后賣家通過訂單以郵寄的方式來送達貨物。人們所能獲得的產品信息不再是廣告和收到的產品宣傳單頁,需要的產品信息彈指就可掌握。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兩種方式都具有存在的現實意義,難以互相取代必將長期共存。
電子商務的發展和世界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十分緊密。1883年《工業產權保護巴黎公約》的問世是世界知識產權保護的開端。伴隨著電子商務在全球范圍內的開展,世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開始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目前,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中版權始終占據最重要的地位,在全球電子商務的知識產權保護中也是如此。電子商務開展中的版權保護已經成為了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中最重要的課題,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版權的持有人常常面臨互聯網盜版等問題。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物聯網開始飛速發展,電子商務開始在貿易活動中嶄露頭角時,國際社會對電子商務中的版權保護問題就開始了研究和醞釀。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率先將版權納入到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范疇,并通過多邊談判最終形成了知名的TRIPS協議。
1996年的WIPO關于若干版權與鄰接權問題外交會議,最后通過了“因特網條約”。
關于互聯網上的版權,國際社會已經達成共識——任何以數據形式傳輸的信息都可能涉及相關的版權。在電腦進行的交易活動中我們需要對所用信息在電腦上進行存儲或者對所用數據進行下載,這些都涉及到相關的版權,例如復制權等。
TRIPS協議,尼泊爾公約以及WCT都對電子商務中的版權認定的范圍有專門的規定。即無論是計算機只讀的數據還是其他形式的數據,只要數據本身已經進行了編輯和整理,那么數據就已經擁有版權,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商務資料和數據都屬于版權保護的內容。但是現有的國際條約或協議都較一致地認為,版權保護的知識產權范圍僅僅是數據等的外在形式,數據所具有的創意等信息不屬于互聯網信息保護中版權的保護范圍。但目前,國際社會對電子商務活動中企業一旦出現版權受到侵犯之后的侵權信息獲取、網上證據保全、糾紛管轄權等問題仍沒有形成相關的國際條約或協議。
數據庫是多種材料的匯編與整理,在現今社會技術條件下,數據庫已經包含了電子形式。國際社會現有的對網絡數據庫的保護仍然是在TRIPS協議和WCT中。1996年WIPO會議希望成立專門的數據保護制度來對數據匯編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內容加以保護的議案最終沒有得到通過。現今全球電子商務的普遍開展,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相關產業界對建立“非原創性數據庫”的要求逐日提高。在世界知識產權保護界已經產生了激烈的辯論,多數學者都堅持數據庫已屬于版權制度所保護的內容,在版權保護之外建立數據庫的專門保護制度完全沒有現實的意義。但是前述的要求明顯符合現今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全球電子商務開展中企業已開始運用數據庫的形式來進行商務信息傳遞,并已經在商務活動總量中占據重要的比例。因此,對數據庫的專門立法與保障將會為電子商務的開展提供更加安全的社會環境。
美國政府率先就國際呼聲給予回應,在《全球電子商務框架》中細致地闡述了數據庫專門保護制度確立的現實意義與必要性,說明在現有的社會條件下國際社會還沒有簽訂數據庫專門保護條約的現實基礎。
數據庫專門保護制度的建立雖然能夠迎合電子商務的發展,但是其中涉及的眾多問題,包括公民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的權利和知識產權擁有者之間權利的沖突等還需要各個國家根據自身狀況進行分別把握。
世界各國的現行知識產權立法都很難滿足電子商務發展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需要。所以在經濟一體化不斷增強的今天,哪個國家快速認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需求并快速做出反映無疑能夠在電子商務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我國的知識產權立法一向走在世界前列,所以面對電子商務知識產權立法缺位的問題,我們理應迅速把握并盡快提出針對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對策。
我國在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軟件方面起步較早。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就已經率先建立了對外貿易的電子數據交換制度,并成立了“中國促進對外貿易的電子數據交換制度應用協調小組”,并吸收了國務院多個部門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包括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等的參與。在1995年我國就已經開展了進出口的許可證管理制度,報關自動化技術以及國際貿易中的電子合約等。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對網絡基礎建設的要求不斷提高,電子商務的參與已經不僅限于參加貿易活動的企業,現今的電子商務需要所有市場活動參與者的加入。但是我國現有的網絡基礎建設雖然在不斷發展,但發展速度難以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不能與現階段網絡貿易的開展程度相適應。所以加強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保證電子商務活動順利開展并取得較大發展的基礎。
另外我國的網絡服務費用也是限制電子商務普遍開展的關鍵因素。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的網絡費用是發達國家的近三倍,這與我國現階段國民的經濟收入水平也是不相協調的。作為WTO的成員國,參與WTO的電信服務協議也是時代的必然,開放電信市場不斷提高電信服務行業的市場競爭,降低網絡使用費用也是我們參與國際電子商務活動積極開展電子貿易競爭的重要基礎。
早在1997年國務院就已經發布了《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并明確規定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管理的機構、域名注冊辦法、域名的審批程序等內容,首次開展對域名的有償申請并進行年檢以及域名負責單位應當承擔的責任。在有關單位不作為時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包括進行域名違法活動的處罰制度。并對域名的申請主體、保留年限等進行了具體的規定。
我國現行的域名管理辦法與美國的域名分配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們可以充分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把握國際社會對域名問題的規定,認真分析域名的商業化發展趨勢,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正式的域名管理辦法。為電子商務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基礎環境。
我國的電子商務在近幾年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電子貿易使全球經濟不斷融合,之間的關聯性不斷增強。不斷融合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對知識產權法律進行修訂是我們必須盡快著手的內容。同時,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開展,參與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條約,維護我國電子商務在國際上的利益也必不可少。我國已經參與了伯爾尼公約和日內瓦公約,于1994年簽署TRIPS協議并與美國等多個國家達成了關于貿易發展的雙邊或多邊協議。我國立法機關在進行著作權法的相關修訂時清醒地認識到了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趨勢,密切注視電子商務等技術的新發展,并在立法中予以體現。我們希望依據電子商務發展的現實狀況,在著作權法等的具體修訂中著重加入一些內容,包括數據信息在電子作品中的復制權,表演者公開再現表演和通過網絡等進行聲音或者表演傳送行為或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
[1]鄧宏光.商標法的理論基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
[2]王遷.知識產權法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