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 王唯茵
大運河經歷了上千年的滄桑風雨,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積淀了內容豐富、底蘊深厚的運河文化,記錄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方方面面的豐富信息。根據史料記載,先有江南河,后有無錫城,無錫先民以河為生,因河筑城,經過千年運河的哺育,無錫逐步發展成為聞名大江南北的江南望縣,更形成了“城包河”的整體格局。剛剛過去的吳文化節,其中的彩船巡游,又掀起了運河游的熱潮。無錫市在數年前就站在了國際化的高度,在運河旅游的產業背景和空間尺度下,從宏觀上對運河旅游發展方向進行開發。“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古運河旅游是塑造無錫形象的品牌工程。無錫古運河旅游規劃從空間布局上分為五段,清名橋——南長橋——人民橋——江尖——吳橋四段,以及黃埠墩至惠山龍頭下,指導思想是保護好古運河的古樸風貌、文物古跡特色建筑;保持運河水質潔凈和航運暢通;加強綠化,創造出一個優美、整潔的環境。
旅游紀念品是指能使人回憶某地、某事、某次旅游或經歷的東西,即為對某一特定旅游目的地有紀念意義的實物商品。旅游紀念品是旅游商品的主體。對于游客而言,旅游紀念品的意義相對就不那么單純了,它是濃縮了旅游地的文化、地方風俗以及景點特色的商品,這其中也沉淀了旅游者的一次旅游記憶,在贈送親友的同時,還能使游客的親朋好友對旅游地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們旅游商品消費占旅游活動總體消費比重均在20%左右,而發達國家一般是40%。我們考察了這些運河沿岸著名景點旅游紀念品的相對銷售狀況,無錫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并不是十分突出,很多都是在全國各地旅游地都能見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紀念品只有一些“粗貨”的惠山泥人和大量廉價的紫砂茶壺,而真正與運河文化相關的旅游紀念品更是寥寥。
旅游紀念品的美感的體現,為的是讓在匆匆而過的游客內能夠被快速吸引,獲得一種擁有感、成就感、親切感等心理滿足,而后選擇購買的行為出現。而無錫古運河文化旅游紀念品設計這一點肯定必不可少。造型語言是傳達各種信息的符號,在向游客訴說著他們特有的故事,成為情感交流的載體之一。
優秀的旅游紀念品,能夠通過它的造型語言使游客獲得在哪里購買的記憶,還能夠快速認知這是屬于哪種文化,具有哪些歷史背景、軼事典故等等。而且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它的審美功能,給人以親切溫馨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感悟等。因地處江南,運河文化的旅游紀念品更具有水鄉特色,營造“以枕河而眠、漿聲驚夢的小橋流水人家”相契合審美藝術性的產品,體現“腳下青石路,頭頂一線天”“水弄堂”奇特文化的氛圍,展現無錫城市的人文精華。
旅游者對精神享受的高支付價格使追求旅游紀念品的高附加價值成為可能。這種高附加價值正是地域文化所賦予的,地域性對于構成旅游紀念品的紀念性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無錫地方傳統文化、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現代化城市發展構想相結合,才能展現古運河文化旅游紀念品的特有風貌。從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中去尋找聯系和憑借,尋找我們精神家園中這座運河之畔城市所獨具的內涵和品質。
無錫是吳文化的發祥地,無錫古運河文化是孕育在吳地文明中的。吳文化的發展也開創了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江南古文明,使得這個曾經的荊蠻之地變得富饒美麗,人杰地靈,人才輩出。以千年來運河文化和沿岸相關的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為設計元素,將旅游紀念品與無錫運河文化相結合,會展現出別樣的風情。吳地更多地繼承了華夏文明的陰柔、細膩的一面,涉及作品也要能夠體現無錫吳文化的秀慧、細膩、柔和、智巧、素雅的藝術特征以及和諧、質樸的藝術觀念。在吳文化的氛圍中,既具有獨特的地域色彩、又體現傳統文化韻味的旅游紀念品,是符合市場需求原則的。當然,要設計出這樣無錫特有的古運河文化旅游紀念品,是有必要提煉出特有的符號的,即地域符號和文化象征。設計符號的提煉雖然有難度,但合理地借鑒已有特色造型要素,如阿福、紫砂壺、鴻山文化玉飛鳳等,在設計旅游紀念品中融入這些眾所皆知的元素,不愁設計不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
無錫古運河文化體現出土洋結合的特點,即本土和舶來(創意)相結合,將有的工業遺存植入現代創意。泰伯奔吳,將中原文明與古代江南文明結合,鍛造出吳地百姓尚德、謙讓、創新、開拓、聰慧的精神特色。而近代無錫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民族工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大運河這一重要的物流基礎。在古運河文化的開發中,精明的無錫人在“廢中求寶”,根據古運河地區舊時民族工商業發達、遺留的大量工業遺產與遺跡,恢復、保護工業遺址與廠房,適當還原老工廠的舊貌,建設以展示民族工商業為主的工業遺產帶。同樣,在古運河旅游紀念品中這種帶有懷舊氛圍的旅游紀念品應該頗受關注,含蓄、趣味、愉悅、輕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緒,可以注入設計中。通過提高古運河旅游紀念品文化內涵和藝術品位,提升產品價值,從而創造更高的產品附加值。
根據一個時間、一個地點和所構思的一種思想觀念狀態,從一個誘人的故事開始,根據用戶的興趣、愛好、態度、嗜好、情趣、知識和教育,通過市場營銷工作,把產品作為“道具”,服務作為“舞臺”,環境作為“布景”,特別的使用戶在消費或使用活動過程中感覺美好的體驗,產品所體現的體驗價值仍長期逗留在腦海中,即創造一項顧客擁有美好的回憶、值得紀念的產品的設計,被稱為產品體驗設計。
古運河文化旅游紀念品能讓消費者產生體驗感覺,首先可以讓他體會設計者所要傳達的意境,從而喚起某種聯想,找到一個可以引發旅游者的動情點;相對關于運河的意境可以是溫情的江南水,也可以是壯烈文天祥的英勇,當然,更可以是平常枕水人家的平凡生活。
另外的方式,可以讓旅游者參與到紀念品的制作或是設計中,例如在運河工業文明地游覽的時候就可以借用這種方式,織布、捏泥人等等。這樣的方式產生的旅游紀念品,創造出了長久的美好體驗,留存于記憶中都不會丟棄,那時那刻的幸福感、成就感,看到紀念品就會回味得津津有味。此外,這樣的旅游紀念品,最好不僅可以自己制作,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融入自己的創造,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不僅創造了體驗,而且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與愉悅感。旅游屬高層次的精神消費,旅游者更注重的是過程和經歷。
古運河文化旅游紀念品市場的需求是不同的。無錫的古運河旅游,在很大程度上繁榮于它的開放性。無錫古運河文化旅游紀念品設計同樣也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以旅游者的需求為原動力。設計依據“分眾化”原則,依據消費需求的多樣性而展開多層面的設計。根據游客的文化背景、年齡、性別等差異所產生的不同的審美觀念和消費需求,來進行旅游紀念品的設計策略的分析。
按照古運河文化而言,可以設計展現市井民俗風情的地方小紀念品,依據運河人家的生活為寫照進行設計,這些產品走中低檔路線。同樣,依據運河邊深邃的歷史文化性為立足點,進行設計制作高檔紀念品。中檔、高檔旅游紀念品相對價值較高,這些紀念品在設計上面應該以情感為主線,針對旅游中的隨意性、倉促性的特點,應該開發出極具個性、與眾不同的產品,來應對旅游購物時情感的沖動和不穩定性。低檔旅游紀念品在各方面雖然要略為廉價一些,但是更要突出的是物美,就是產品的質量不能次,而且最好紀念品的開發具有一定的實用性、便攜性。這樣設計出的無錫古運河旅游紀念品系列化、多樣化、配套化,能滿足不同層次旅游者的需求。同樣,旅游紀念品的價位決定不同檔位的紀念品的原材料以及制作工藝、包裝的差異性。

在目前的市場上面,開發出的任何古運河文化的旅游紀念品,都是受歡迎的,“物以稀為貴”,當然還要靠設計的紀念品在價位、創新、文化上面有著過人之處,讓人一眼就心儀才行。
出門旅行,為了休閑娛樂,看風景,在行走中間,不可能購買大型的旅游紀念品,妨礙出行。所以設計的產品必須要輕便,且包裝結構也要適合于長途攜帶,或是堆壓在行李箱中不會變形。而對于古運河文化的旅游紀念品在包裝上面還要注意的就是要適度防水。因為江南地區多雨、潮濕,要保持旅游紀念品的品質,這一點不可或缺。
在現在的旅游紀念品中,不能滿足于僅僅只是在設計上給予人們美的享受。在挑選中,僅有審美打動不夠了,若既有美感又有實用性就更勝一籌了。購買與購買后的享用過程,會更完滿。在選擇的實用物的載體上面,我們還可以利用現代新型的實用品來進行設計,進行必要的量體裁衣設計。比如手機袋、U盤、電腦包等等。
設計題材的創新首先須對目標市場充分了解,通過調研了解無錫當地古運河文化,與其他運河沿岸開發旅游城市的差異以及國內外發達旅游地區的開發成功的案例。
在無錫的運河沿岸中,著名的景點可以作為設計的題材之外,也可以借用傳統的題材進行新的創新化設計,在利用傳統旅游紀念品改良創新的同時,應該注意突出其本身質地及傳統工藝特色,才會有地方特色的韻味出來。據相關統計顯示,與景點結合的旅游紀念品是十分旺銷的。
古運河文化旅游紀念品設計開發是為樹立無錫運河旅游品牌,樹立無錫旅游的形象,必須充分挖掘和利用旅游紀念品的無形廣告的價值,無錫城市旅游營銷的一種手段,發揮旅游紀念品的文化傳遞和情感體驗的作用。
[1]崔廣彬.旅游文化視閾中的旅游紀念品開發[J].文化學刊,2010(1).
[2]董婷.淺議無錫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34-36.
[3]劉琳.試論無錫古運河的文化價值與“申遺”的重要意義[J].江蘇水利,2008(1).
[4]宋強,高喜銀,鄭澤鋒.體驗設計指導下的旅游紀念品設計[J].商場現代化,2008(538).
[5]曹星.無錫旅游紀念品設計的研究[D].江南大學,2007.
[6]劉懷玉,黃成,陳景春.江蘇運河文化產業發展階段及其模式新探[J].江蘇商論,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