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凌云
中原經濟區是指以河南省為主體,包含山西、湖北、安徽、山東省部分地區的綜合性經濟區。范圍包括河南全省、安徽西北部、山東西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東南部。具體包括河南省的18個省轄市,安徽的淮北、宿州、阜陽、亳州,山東的菏澤、聊城,河北的邯鄲、邢臺,以及山西的晉城、長治、運城,共29個省轄市,土地面積28萬平方公里,區域內近1.58億人口,占全國人口總量的11.83%。全區1.9億畝耕地,占全國的1/10以上。
現代物流業,與傳統意義上的搬運、裝卸、運輸、倉儲等不同,而是復合型的產業。這個產業涉及面非常廣,涵蓋了生產、流通、消費等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可以說,物流,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目前,中原經濟區物流業發展的特點如下。
整體來說,物流產業結構偏重于商貿物流,物流附加值比重較小,且物流企業明顯具有散、小、多、亂的特點,許多以倉儲和運輸為主業的粗放型企業急需引導。目前,河南市場上較多的物流企業仍然是處于傳統的物流運作模式之中,一些比較有活力的物流企業也多集中于商貿物流市場的零單配送業務,而對于即將大量出現的生產性企業所需要的配套物流服務卻較少涉足。當前,河南許多物流企業面臨著艱難的升級轉型,如何借助此次中原經濟區域規劃推出,大量制造企業入駐中原所提供的發展良機,實現企業的成功一躍與華麗轉身,是不少企業亟待解決的課題。
中原經濟區在物流基礎設施、企業規模、政策環境等方面,與沿海發達地區甚至部分周邊省份都有一定差距。比如鄭州物流業規模低于武漢、重慶和西安,有競爭實力的物流企業不多,隨著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實施,武漢、重慶的鐵路樞紐地位將進一步強化,鄭州乃至我省發展跨區域物流將面臨周邊省市的激烈競爭。
中原經濟區的優勢巨大,交通區位、勞動力優勢都十分明顯,因此,不僅要引進國內外的企業,還要吸引優秀的人才來建設中原經濟區。
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迅速發展成為促進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特別是推動服務業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遵循物流要素向大城市、大企業集聚和先發優勢排斥后發優勢的規律,中原經濟區物流業發展必須在今后5年左右的時間內形成趕超發展態勢,占據中西部地區物流發展高地,才能有效防止被邊緣化和形成周邊物流中心喂給市場的危險。
物流業繳納營業稅的主要稅目體現在交通運輸業和服務業上。物流企業根據其提供的應稅勞務,按照營業額和適用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在物流企業中,倉儲通常占到20%左右。企業通常會將部分倉儲業務外包出去,即甲企業承租乙企業的倉庫,然后轉租給丙企業,在這種非自有財產租賃的活動中,除了試點企業可享受“試點企業將承攬的倉儲業務分給其他單位并由其統一收取價款的,應以企業取得的全部收入減去付給其他倉儲合作方的倉儲費后的余額為營業額計算繳納營業稅(國稅發(2005)208號文)”的稅收優惠外,非試點企業不能享受這項優惠政策,這樣就存在企業與外包企業營業稅重復繳納的情況。
2.2.1 我國物流業的營業稅稅收政策
交通運輸業的適用稅率為3%;文化體育業、郵電通信業,適用稅率3%;服務業包括代理、旅店、倉儲、租賃、咨詢等項目,適用稅率5%;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單獨看這些稅率并不高,但眾所周知,物流業屬于微利行業,倉儲業利潤率僅為2.6%,物流企業毛利率僅有4%~6%,稅后利潤僅剩下1%~2%,可見這些并不高的稅率對物流業來說就相對較高,而且倉儲、租賃、代理等這些物流業務比運輸業務還高出兩個百分點。
2.2.2 增值稅的抵扣環節不一致
2009年,我國的增值稅由生產型轉變為了消費型,企業購進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物流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對倉庫、場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較大,但物流業在構建固定資產的過程中發生的水泥、鋼板、混凝土等材料費用仍不得抵扣。這無疑成為物流企業增加投資的絆腳石,挫傷其投資的熱情和積極性。
2.2.3 物流業繳納的稅種較多,也導致企業的稅負過重
對于大型的物流企業,一般都要擁有面積較大的倉庫、大型的使用場地和數量較多的運輸車輛,除了需繳納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外,還要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等稅種。可見物流企業涉及的稅種較多,相應的稅負就較重。
由于物流業重復征稅現象嚴重,稅負過重,而且稅負不公,造成物流企業的經營成本較高。再加上物流業的利潤微薄,市場競爭的激烈,就導致一些經營規模較小的倉儲、租賃、運輸企業的個體經營者偷稅、逃稅。這些個體經營者,一般經營的規模較小、經營不規范,人員素質不是很高,在存在這些客觀問題的情況下,沒有將競爭的重點放在提高經營規模、物流服務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從而利用規模經濟優勢降低成本,很容易把目光轉到偷稅逃稅上。
物流幾乎存在于所有行業的產業鏈中,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完善的物流業稅收法律政策,從2005年的《關于試點物流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到2009年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振興規劃》),提出要完善物流行業的稅收政策,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可見物流業稅收政策的完善對振興我國物流業,從而加速中原經濟區乃至全國經濟的發展具有極為重大的現實意義。
(1)對所有的物流企業來講,如果物流企業將承攬的倉儲、租賃、運輸等項業務分包出去并由其他單位統一收取價款時,可以承攬的業務的全部收入減去付給分包單位的物流支出后的余額作為營業稅的計稅依據。這也體現出了稅收的效率性原則。另外,在對營業稅實行差額納稅的同時,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稅費也同樣實行差額納稅的辦法,可有效地減輕企業的稅負。
(2)明確“試點所屬企業”概念的界定。可把試點所屬企業界定為試點企業的全資子公司、絕對或相對控股的子公司以及分公司等。并不斷擴大試點企業的范圍,使絕大部分的物流企業都能享受到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
統一物流業各個環節的營業稅稅率,將代理、倉儲、租賃、配送等物流業的營業稅稅率由原來的5%降低到3%,與運輸業的營業稅稅率相同。這既能解決物流業營業稅稅率偏高、企業稅負偏重的問題,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統一物流業各環節的稅率,減輕了稅收征管的難度。為以后開設物流服務的營業稅稅目、稅率做好充分的準備。
首先,放開自開票納稅人擁有自備運輸工具的地域限制,運輸工具在異地注冊,都可認定為自備的運輸工具;同時自備運輸工具不再有數量和噸位的限制,放寬自開票納稅人的資格,有利于物流企業經營業務的拓展。其次,可考慮推出統一的物流業專用發票,既可作為分包業務差額納稅的扣除憑證,也可作為增值稅的抵扣憑證。鑒于物流業專用發票擴大了增值稅的抵扣范圍,在不減少國家稅收的前提下,可適當降低該發票的扣除率。
(1)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是河南省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戰略定位和戰略支撐之一,河南省已經出臺了《關于促進河南省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其中在稅收方面也有很多項支持政策,旨在加快河南省物流業放開手腳,大踏步發展。在所得稅方面,《政策》提出,優先支持重點物流園區內的物流企業申請納入國家試點物流企業名單,享受差額繳納營業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經營所得,經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后,自項目取得生產經營收入所屬年度起,第一至第三年免繳企業所得稅,第四至第六年減半繳納。企業承包經營、建設和內部自建自用的上述項目,不享受上述優惠政策。對新引進的物流企業集團總部、區域性總部,經有關部門批準,依法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2)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對國家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給予優惠。所以中原經濟區可利用國家的所得稅政策,對物流行業給予適當的稅收優惠,以鼓勵和促進物流業的發展。
(3)建議物流企業,作為小型微利企業,不受企業所得稅法中對小型微利企業的人員、收入的限制,直接按20%的稅率納稅。
2011年6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稅收、土地政策、降低過路過橋收費和加大物流業投入等八個方面著手,進一步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這八項配套措施被人們稱為扶持物流業發展的“國八條”。“國八條”要求:研究解決倉儲、配送和貨運代理等環節與運輸環節營業稅稅率不統一問題。完善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辦法,擴大試點范圍,盡快全面推廣。此外,還要完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稅政策。有關部門正積極研究制定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一攬子政策措施的操作性文件,將“國八條”落到實處,這其中就包括完善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辦法,并擴大試點范圍,擇機全面推出稅收方面政策措施。解決好在原經濟區物流業存在的稅收問題,完善稅收政策,加強稅收管理和服務,這不僅對現代物流業振興、物流企業發展壯大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對中原經濟區經濟的蓬勃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1]侯靜.探路中國物流稅收改革[J].中國儲運,2008(1).
[2]賀登才.關于物流稅收改革的幾個問題[J].中國流通經濟,2006(6).
[3]龔輝文.國外物流業稅收改革的比較與借鑒[J].各國稅收縱橫,2008(9).
[4]王冬梅,鞠頌東.中國物流業稅收負擔水平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09(1).
[5]中原經濟區:未來五年是物流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N].鄭州日報,20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