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燦云
(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江蘇 通州 226300)
2011年江蘇高考電學實驗試題考的是測電阻,試題一改伏安法測電阻的常規思路,取代以“替代法”,設計新穎、精巧,難度適中,不偏不怪,很好地考查了學生的能力.
某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電路來測量電阻的阻值.
(1)將電阻箱接入a、b之間,閉合開關.適當調節滑動變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變.改變電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組電壓表的示數U與R的數據如表1.

表1

圖1
請根據實驗數據作出U-R關系圖像.
(2)用待測電阻Rx替換電阻箱,讀得電壓表示數為2.00V.利用(1)中測繪的U-R 圖像可得Rx=________Ω.
(3)使用較長時間后,電池的電動勢可認為不變,但內阻增大.若仍用本實驗裝置和(1)中測繪的U-R圖像測定某一電阻,則測定結果將__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現將一阻值為10Ω的電阻換接在a、b之間,你應如何調節滑動變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實驗裝置和(1)中測繪的U-R圖像實現對待測電阻的準確測定?
(1)“替代法”測電阻.
如圖2,為測定Rx的阻值,可先將單刀雙擲開關S接到Rx上,調節R2使電流表讀數為I0;保持R2不變,再將S接到R1上,調節R1使電流表讀數仍為I0,讀出R1的值.因為R1與Rx在電路中的作用完全等效,所以Rx=R1.
(2)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
考題采用的方法是,在圖1中的a、b之間先接入變阻箱R,改變R的值,讀取相應的電壓表讀數U,作出U-R關系圖線;然后將待測電阻Rx接在a、b之間,讀出電壓值U1;在U-R圖上讀出U1對應的阻值,即為Rx的阻值.

圖2
很顯然,變阻箱R與Rx之間是等效替代關系,不過,考題中是先找出幾組R對應的U,然后做出U-Rx圖線,然后根據任一Rx對應的U值去讀取Rx,而不是一一替代測量.
對實驗原理的解讀是完成實驗試題的第1步,所以學生能否順利的實現知識遷移,準確理解此處“替代”的含義是解決此題的先決條件.
縱覽近年來的高考實驗題,用圖像法處理問題的非常多,總的來說可分為3個層次:直接讀圖;利用圖線的斜率、截距、面積等求解物理量;利用圖線的交點.
① 直接讀圖.
如本考題第(2)問.根據所給的數據作出的圖像如圖3,是一條曲線.在圖中讀出電壓為2V時對應的電阻為20Ω,就是Rx的阻值了.再如本考題的第(3)問,先從圖像上讀出阻值為10Ω對應的電壓值為1.5V,然后將10Ω的電阻接在a、b之間,調節R′,使電壓表的讀數為1.5V即可.
② 利用線性圖像的斜率、截距求解物理量.
(2010年江蘇高考題)在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由于所用的電壓表(視為理想電壓表)的量程較小,某同學設計了如圖4所示的實物電路.

圖3

圖4
……
分析:解答此題首先應根據閉合電路的電壓電流關系書寫U、R 的 關系式,顯然,U、R 不成線性關系,需變形確定的關系式,即為圖線的方程.可畫出圖(如圖5).則由k=可得由

圖5

表2
……
(2)在圖中描出小燈泡的U-I曲線.
……
(4)現在測得一個電池的電動勢是1.5V,內阻是2.0 Ω.問:將本實驗的小燈泡接在該電池兩端,小燈泡的實際功率為多少?
分析:雖然2004年的高考題在現在已不算新奇,但這道題的解題方法卻極具有代表性.第(2)問作出U-I圖像是解第(4)問的基礎,根據數據畫出的圖線是曲線,也就是小燈泡是一個非線性元件,阻值隨其上所加的電壓變化,但小燈泡上接在電路中所分的電壓又由燈泡的阻值決定,如此互相制約,如何確定燈泡在電路中的工作狀態?這就需要特殊的解法.可得
③ 非線性元件的工作狀態的確定——兩條圖線的交點應用.
(2004年上海高考題)小燈泡燈絲的電阻會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某同學為研究這一現象,用實驗得到數據(I和U分別表示小燈泡上的電流和電壓)見表2.

圖6
假設小燈泡上的電壓、電流分別為 U、I,則U、I必定同時受到兩個函數關系的制約,其一,U、I必定是燈泡的U-I曲線上的一個點;其二,U、I必定滿足閉合電路的電流電壓關系E=U+Ir,所以必定是電源的負載特性曲線上的一個點.所以,在小燈泡的U-I圖像基礎上再繼續畫出電源的負載特性曲線,然后找出交點,就確定了燈泡的工作狀態,如圖6.交點坐標為(0.35,0.8),所以,燈泡的實際功率為0.28W.
考題的第(3)問考查的是誤差分析的能力.電池用久了,內阻r變大了,將會怎樣影響Rx的測量呢?先要明白此實驗的原理是串聯分壓,即r變大,Rx上的實際分壓U將減小,則根據電壓表的讀數從圖線上讀出的阻值也將減小,故測量值偏小.那么,如何調節準確呢?減小R′的值,使得r+R′的和不變就可以了.所以R′就充當了相當于多用電表的“調零電阻”的作用.另外,如果待測電阻太小,R′還可做保護電阻用,使通過電源的電流不至過大,保護電源.
除了考查學生的誤差分析能力,此問同時還考查了學生的新情境的處理能力.電池的內阻變大了,就是出題者構建的新情境.如何處理內阻變大以后的電阻測量問題,題中給了一只10Ω的定值電阻.如何利用給定的電阻進行適當的操作,來實現再次對電阻的準確測量,這就考查了學生的實驗處理的能力.實際上只需把10Ω的電阻接入電路,然后調節變阻器使電壓表的讀數為1.5V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