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英 徐英華 任艷玲 方亞群
李淑英:女,碩士,主管護師,護士長
臨床護理路徑是針對某一病種的監測、治療、康復和護理制訂的一個有嚴格工作順序、有時間要求的照顧計劃,以減少康復的延遲及資源的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質量[1]。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的深入,健康教育已經成為臨床治療的一種手段,也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雖然健康教育已經開展多年,然而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我們發現,健康教育不能系統地涵蓋患者應該掌握的信息。為了更好地實施健康教育,促進患者積極的健康行為,使健康教育既突出個性化又具備連續性、系統性,我們設計了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對在我科進行手術的35 例糖尿病患者運用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我科進行手術的35 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0 例,女15 例。年齡45~68 歲。腰椎手術18 例,頸椎手術6 例,下肢手術8 例,上肢手術3 例。均有糖尿病史,均采取手術治療,無語言及聽力障礙。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根據采集的信息,確定應用路徑表的人員,由責任護士按路徑表的流程進行健康宣教,質控小組護士進行監督執行。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見表1。

表1 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
1.3 使用方法
1.3.1 宣教內容的統一培訓 由主管醫師、護士長、科室骨干護士咨詢糖尿病專家意見制定健康宣教內容,對全體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使她們對此類知識從熟知到掌握,由護士長及骨干護士考核合格后在臨床中對患者進行指導。
1.3.2 記錄方法 護士對入院患者進行調查,對于有糖尿病史的患者進行登記,每日由責任護士查閱登記本,確認后填寫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根據路徑表的要求進行宣教,宣教完由患者或家屬以及宣教者簽字,并簽上宣教的日期時間;質控護士每周一、三、五通過采取實地詢問患者或家屬及提問宣教內容的方式對健康教育計劃的實施及效果進行評價,填寫反饋意見及簽名,對于患者或家屬不理解的內容由宣教者重新給予宣教,直至理解為止;質控護士監督執行,保證住院期間健康宣教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
1.3.3 記錄單的形式 一般為表格形式,通俗易懂,科室專人管理發放,每位患者1 張。
1.4 觀察指標 (1)應用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前后采用糖尿病自護行為量表[2]進行評定,此量表在國內多次使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3]。量表內容包括飲食控制、規律運動、遵醫囑用藥、血糖監測、足部護理、血糖異常處理6 個項目,共26 個條目,滿分130 分,分值越高表明自護能力越強。(2)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應用前后采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宣教的內容、形式、涵蓋的范圍、宣教時間、宣教時機的選擇、護理服務等問題,采用5 級評分法:非常滿意10 分、滿意7.5 分、較滿意5 分、一般2.5分、不滿意0 分,滿分100 分,≥85 分為滿意。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PEMS 3.1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應用前后糖尿病自護行為量表的評分情況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滿意度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應用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表2)
表2 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應用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分,)

表2 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應用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分,)
時間應用前應用后t 值P 值例數 糖尿病自護能力評分35 80.37 ±12.13 35 98.57 ±14.41 5.7164<0.001
2.2 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應用前后糖尿病患者的滿意度比較(表3)

表3 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應用前后糖尿病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例(%)
3.1 完善了健康教育內容,提高了患者的糖尿病自護能力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了解診療的目的,掌握有關藥物知識和保健技能,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從而達到促進疾病康復,預防疾病復發,提高患者自身保健能力的目的[4,5]。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據資料記載,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超過4100 萬,預計到2015年將超過6000 萬,糖尿病的患病率將超過11%[6],交通的發達使外傷的患者也在增加,以往骨科的健康教育更趨于專業化,我們通過骨科住院的這個平臺將有關的糖尿病健康知識傳播給廣大的群眾,讓患者懂得更多的疾病相關知識和糖尿病保健知識,完善了健康教育內容,更好地詮釋了整體護理理念。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后患者的糖尿病自護能力明顯增強。
3.2 提高了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提升了患者滿意度 護患溝通是連接護士與患者之間的紐帶,護患之間的溝通對于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服務質量、促進患者康復起著重要的作用[7]。路徑化健康教育記錄單的應用,要求護士不僅要掌握骨科的專業知識,也要掌握糖尿病的相關知識,這就對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查閱各種資料,了解更多的知識才能有信心在臨床中應用,護士在無形之中鞏固和學習了更多的健康知識,提高了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護士適時地傳播健康知識,增加了護患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強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強化了患者的遵醫行為,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和滿意度,充分體現了人性化護理的服務理念。
3.3 建立了雙重監督機制,規范了護理行為 責任護士以記錄單為指引,按路徑中所列的內容及時間的要求進行宣教,避免了遺漏,宣教完后由患者或家屬簽字,確保了健康教育準確及有序地落實;質控護士定期對健康教育的內容進行檢查,并對宣教效果做出評價,患者不理解的內容重新宣教,建立了雙重監督機制,增強了護理人員的責任感,規范了護理行為,引導護士履行告知義務,健康教育由隨意執行變成了規范系統地執行,由不可控的軟指標變成了可控的硬指標,使護理工作具體化、規范化、程序化。
[1]沈耀英.臨床護理路徑在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6):570-571.
[2]Onozato Y,Ishihara H,Lizuka H,et al.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s and large flat adenomas[J].Endoscopy,2006,38(10):980-986.
[3]高井全,鄒繼華,楊金偉.社區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自護行為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09,9(5):42-44.
[4]陳 春,張向陽,溫建明,等.健康教育對醫院服務質量提高的作用淺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6,14(11):16-18.
[5]李 鈺,曹正楊,田志忠.加強醫院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2):306.
[6]譚志學.聚焦2007-2008年全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J].藥物評價·糖尿病專輯,2009,6(1):4-6.
[7]韓志東,呂俊榮.護患溝通在護理實踐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4,10(10):78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