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科 肖 偉
湖南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湖南 長沙 410005
經皮腎鏡取石術(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近年來治療腎結石的首選方法[1]。發熱是PCNL術后常出現并發癥之一,文獻報道的發熱率高達25.8%~37%[2-4]。探討影響PCNL術后發熱的因素,分析發熱發生原因,對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選擇我院 2010年2月~2012年 4月行PCNL患者共380 例,其中男 260 例,女 120 例,平均年齡(49.2±14.7)歲。患者術前均行B超、CT、排泄性尿路造影(IVP)或尿路平片(KLJB)等檢查確診為腎結石。其中左腎結石210例,右腎結石133例,雙腎結石37例;結石直徑0.7~6.9 cm;伴不同程度腎積水者290例,無腎積水者90例;合并高血壓70例,糖尿病11例;術前尿常規白細胞(+)~(+++)者 156例。 術后體溫>38℃診斷為發熱。
術前存在尿路感染的患者均給予抗生素治療,感染控制后再行手術。對梗阻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行穿刺引流,待病情改善后進行手術。合并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均服用相應藥物,血糖、血壓維持平穩。術前半小時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手術在腰麻和連續硬膜外聯合麻醉下進行,取截石位,輸尿管鏡下逆行插管至患側腎盂,留置F 5輸尿管導管以便于形成人工腎積水。后采用俯臥位,患側墊高,常規消毒鋪巾。通過B超引導定位,行腎穿刺,制作經皮腎通道,用EMS三代超聲聯合氣壓彈道碎石探針擊碎結石,用負壓裝置將碎石吸出。結石取出后留置Fr5雙J管和Fr14腎造瘺管,術中抽出膿性尿液者行細菌培養,術后應用抗生素治療,發熱超過38℃患者行血培養檢查,根據藥敏結果調整治療方案。
制定統一表格,記錄患者具體臨床信息,包括患者年齡、性別、術前血尿常規、生化指標和尿培養病原學檢查結果、結石大??;手術持續時間、術中出血量和灌注液量;術后是否發熱、體溫以及用藥情況等。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3.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對各個因素進行單獨檢驗,結果有統計學意義者納入多因素Logistic模型,并用逐步法篩選,最終得出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同時計算相對危險度(OR)及其95%置信區間,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80例接受PCNL手術的患者,術后發熱116例(30.5%),未發熱264例(69.5%),對所有可能對術后發熱有影響的因素進行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術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是否急性梗阻、結石直徑、灌注液量、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等因素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性別、年齡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經皮腎鏡取石術后發熱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n(%)]
以患者術后是否發熱為應變量,將單因素Logistic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納入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模型篩選方法采用逐步法。模型檢驗(χ2=52.0913,P<0.01),說明所建立的回歸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最后納入模型的因素包括術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結石直徑、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提示這4個因素為獨立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經皮腎鏡取石術后發熱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近幾年來,隨著PCNL技術的應用,腎結石的治療已由傳統的開放式手術轉為微創性手術為主,而且有關設備的不斷更新和技術的日益完善,為PCNL在腎結石治療領域開辟了廣闊前景。PCNL術后并發癥難以避免,國內外文獻報道的PCNL手術的并發癥發生率達8.0%~38.0%[5-6],而發熱是其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本研究PCNL術后發熱率為30.5%。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術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結石直徑、手術時間和手術出血量是術后發熱的主要危險因素,根據這些危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可降低術后發熱率,控制并發癥。
術前尿路感染很大程度上會增加術后感染率,魏武等[7]研究表明,PCNL術前合并尿路感染能引起術后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發生率的增加。麥源等[8]發現術前合并尿路感染、腎積水的患者在術后發熱病例中占了近85.7%。PCNL手術碎石過程中,手術操作以及結石碎片可能對腎盂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腎盂黏膜損傷后對細菌的防御能力隨之下降,細菌及其產生的內毒素和外毒素將會隨著高壓灌注液逆流入血液,導致術后產生SIRS以及發熱等一系列的并發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可知,術前合并尿路感染的OR值為5.693,因此術前必須明確尿路感染診斷,必要時予以逆行插管或腎穿刺引流,控制感染后方可手術。糖尿病不利于控制尿路感染,術前須明確患者是否患糖尿病,同時給予相關藥物,控制血糖平穩。術中腎穿刺后若發現尿液渾濁,須收集尿液樣品,術后進行尿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進行有針對性的抗感染治療[9]。
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均顯示結石大小有統計學意義(P<0.05),OR值為2.686,對術后發熱有影響??紫椴ǖ萚10]報道結石大小對PCNL術后是否發熱影響較大。結石大小引起術后發熱的原因可能是,大結石容易發生梗阻,同時引起尿液淤滯,而結石是細菌的良好載體,感染同時增加了結石大小,兩者相互影響,加重病情。而且術中碎石的過程相當于細菌釋放的過程,細菌入血后極易引起術后感染發熱。雖然術前對結石較大患者無法采取有效措施,但是應用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是相當必要的。
手術過程中諸多因素對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如手術時間、出血量、灌注液量、術中無菌操作觀念等。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灌注液量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中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是危險因素,OR值分別為1.618和8.705。由于PCNL術中涉及器械很多,如果無菌操作觀念不強,器械受污染,細菌極易通過手術通道進入患者血液引發感染。PCNL術中常使用大量的灌注液,用于保持視野清晰,加快取出碎石和提高手術效率。手術時間較長時,使用的灌注液量相應增加,導致灌注液大量吸收。有研究證實PCNL術中灌注時間的延長將引起液體吸收量的增加[11]。碎石過程可能造成腎盂黏膜損傷,灌注液中的細菌和內毒素容易通過損傷黏膜逆流入血,術后感染的可能性隨之增大,尤其是術中大量出血患者,血管開放使感染可能性進一步加大,引起術后發熱等并發癥[12]。由此可見,過分追求術野清晰,加大灌注壓力來強行碎石,將增加患者術后感染的危險性。統計學分析也顯示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大的患者術后發熱比例較大。因此,PCNL手術需嚴格控制手術時間、減少灌注液量,對于術中出血量>500 mL者,不能強行完成手術,可留置F 14~F 16造瘺管壓迫止血,之后進行分期手術取石。
綜上所述,為有效減少PCNL術后發熱,可采取如下措施:術前應用抗生素治療尿路感染;術中嚴格操作規范,控制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和灌注液量;對于手術時間長和出血量大者,考慮二期手術。
[1]Knoll T,Wendt NG,Alken P.Clinical value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J].Urologe A,2005,44(3):299-306.
[2]Hosseini MM,Basiri A,Moghadolan SM.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of patients with staghom stone and incidental purulent fluid suggestive of infection[J].J Endourol,2007,21(12):1429-1432.
[3]Sharifi AF,Akhavizadegan H,Aryanpoor A,et al.Fever after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contributing factors[J].Surg Infect(Larchmt),2006,7(4):367-371.
[4]Mariappan P,Smith G,Bariol SV,et al.Stone and pelvic urine culture and sensitivity are better than bladder urine as predictors of urosepsis following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a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J].J Urol,2005,173(5):1610-1614.
[5]Sandhu C,Anson KM,Patel U.Urinary tract stones-partⅡ:current status of treatment[J].Clin Radiol,2003,58(6):422-433.
[6]Koroglu A,Togal T,Cicek M,et al.The effects of irrigation fluid volume and irrigation time on fluid electrolyte balance and hemodynamics i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J].Int Urol Nephrol,2003,35(1):1-6.
[7]魏武,葛京平,馬宏青,等.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發生的相關因素[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7,22(4):264-266.
[8]麥源,尹杰,麥能斌,等.經皮腎鏡取石術后發熱的危險因素及其處理[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4):30-32.
[9]藍志相,盧秋維,梁亮,等.經皮腎鏡取石術中腎盂尿培養與血漿內毒素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7):795-797.
[10]孔祥波,張赟,張茁,等.經皮腎鏡取石術后并發重癥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1,40(9):807-809.
[11]李炯明,梁明,王光,等.微通道經皮腎鏡取石術中灌注液吸收對機體影響的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09,47(4):261-263.
[12]Troxel SA,Low RK.Renal intrapelvic pressure during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stoperative fever[J].J Urol,2002,168(4):1348-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