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占紅
(湖北工業大學,湖北武漢 430068)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程造價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步。造價管理部門從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被動管理,單純編制定額發展到按市場經濟變化,定期公布各種工程要素的調整系數,造價系數;介入招標評標工作以及合同管理。但是當前建筑業工程造價管理的現狀:一方面是承包方,僧多粥少首先想方設法低價中標,繼而采取盈利策略,力圖通過合法途徑增加自己的工程款收入,增加收益,進行高價結算;另一方面業主方,在工程管理中,造價一超再超,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結算超預算,工期一拖再拖,投資失控嚴重。作為業主方有必要深究其投資控制失誤在哪些地方,探究解決問題的出路。
竣工結算價款=初始合同價+調整價款收入(初始合同外收入),而調整價款收入=材料價差的調整+變更調整的價款+索賠調整的價款+獎勵調整的價款+合同外零星項目價款收入,可以看出,要想控制好工程的結算,重在控制好初始合同價外的收入。
在項目實施階段,造成建筑工程投資管理失控的原因有多種,據最新資料表明,目前結算超預算約占30%[1],主要原因與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分析表明,現場簽證、價款調整、工程變更、工程索賠是項目實施階段引起承包商高價結算的主要原因。也是業主投資失控控制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在工程變更與現場簽證上,業主更應列為工作內容的重中之重加以控制。
對于業主來說,工程變更、現場簽證、工程索賠和價款調整是當前有效控制投資失控,避免承包商高價結算的四大核心內容。考慮目前國內多數項目業主在施工合同中可通過設定嚴格的調價條款就可把價格調整這條路堵死,同時業主可利用手中的審批支付也可充分控制承包商的不合理索賠,故下面著重從工程變更、現場簽證兩方面談業主應如何進行投資失控。

表1 易引起工程高價結算的原因與權重
工程變更是指在合同實施過程中,當合同狀態改變時為保證工程順利實施所采取的對原合同文件的修改與補充的一種措施。工程變更分為:1)按指令形式分:指令性變更與推定性變更;2)按變更性質分:工程范圍性變更與工程量變更;3)按變更內容分:合同變更、設計變更與施工變更;4)按變更申請者分:業主和咨詢方的變更、設計方變更與承包方變更。工程變更在工程建設中是不可避免的。其發生和形成是動態的過程。
3.1.1 業主對工程變更的控制方法
業主對工程變更的控制方法是在控制過程中盡量做好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
1)事前控制。首要任務是業主要簽好四合同:設計規劃合同、咨詢合同、監理合同與施工合同。設計規劃合同:調查表明設計費用一般只占工程造價的1%[2],但對整體工程造價的影響卻高達75%以上。由此可見,設計階段的投資管理對整個工程的造價管理是何等的重要,在設計階段,要引進競爭機制,開展設計招投標,在設計招標文件中明確設計范圍、設計深度、設計標準、設計質量,依據設計合同對設計單位提交的設計成果進行驗收,以推動設計人員周密考慮、全面策劃、精心設計,并淘汰粗劣設計,減少施工中對設計的變更或重新設計。咨詢合同:業主一旦選好了造價咨詢公司,便意味著其參與了項目從投資可行性研究直到竣工決算的全部工作,因此業主一定要提高認識選擇好有信譽、業務水平高的造價咨詢公司并與之簽訂工程造價咨詢合同,建議業主一個項目盡量選定一家咨詢公司,便于后期參與控制與管理。工程造價咨詢單位也應充分重視業主、施工、監理、設計單位等各方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分析造價控制如何在各環節得到有效銜接,如何有效防范價格風險等,真正達到工程造價由被動控制向主動控制轉化的目的,并防止“三超”情況的出現。對由于咨詢單位造成的損失,合同中進行約定,進行獎懲。
監理合同:監理工作就是業主方的工程項目管理的部分工作,是建設單位項目管理的延伸,也就是說,監理應該維護業主的合法權益,為業主服務好,幫助業主管理好工程項目。因此對監理企業在監理工作中出現的不規范的監理行為要進行合同約定,對由于監理公司錯誤造成損失要承擔相應責任,雙方一定要在合同中進行約定,便于加強業主與監理方合作與管理。
施工合同:業主必須加強合同管理意識,完善合同條款,以避免工程承包商鉆合同方面的空子。在工作中,經常發現業主和承包商之間的施工承包合同不規范、不嚴密,前后矛盾,對承包范圍及造價調整方式沒有明確規定,缺乏可操作性,在業主對有關知識了解不多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這種狀況。這使得工程在結算時的一些糾紛無章可循、無據可依,為工程造價的控制埋下了隱患,結果吃虧的往往是業主。
其次事前控制得重點抓好設計。推行限額設計,對設計缺陷引起的設計變更,制定獎懲措施,建議業主留一定比例的設計費待工程竣工時支付,以增強設計單位的服務意識,提高設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同時在招標階段要注重圖紙答辯,中標后加強圖紙的會審工作。為后期的設計變更掃清障礙。
2)事中控制。業主要重視合同管理,健全工程變更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合同跟蹤機制。加強建設工程合同跟蹤管理,有利于規范建筑市場和建筑市場信息制度的完善,能有效地降低和控制工程造價。業主必須建立強有力的合同管理組織機構,對合同簽訂、合同履約管理、工程計量支付管理、工程索賠管理、工程變更管理、價款調整管理、合同糾紛管理、合同各種文檔管理等進行責任劃分與明確。合同跟蹤控制機構主要包括工程量計量跟蹤控制、進度款跟蹤控制、索賠跟蹤控制、變更跟蹤控制、現場簽證控制及工程價款調整臺賬控制六大系統。
3)事后控制。要對工程變更進行分析對比,尤其是對比中標價與結算價出具分析報告,以提高業主監控能力與管理水平。
同時,業主要重新認識竣工結算的時點與時期性,不應把竣工結算看作終點,是工程竣工以后的工作,竣工結算應貫穿于工程從發包至竣工的各個環節,業主要控制好投資,必須從招標階段開始為投資控制做準備。改變由過去分階段性造價管理向全過程管理轉變,由過去重結算(事后控制)的造價管理模式轉變為重前期(事前控制)與過程(事中控制)的造價管理模式,形成造價管理的重點前移,確保工程造價管理落到細處和實處,全面提高業主的工程投資效益。
3.1.2 業主加強工程變更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建立嚴格的工程變更、簽證審批制度。杜絕不負責任的工程變更和“先干后變、先干后算”的現象。特別要加強變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評審,尤其是重大工程變更必須建立分級審批和先報批后實施的制度。
1)規范工程變更工作程序與統一工程變更格式;2)建立重大及重要工程變更要評審機制;3)工程變更要建專門的臺賬;4)發生變更要先估價后變更;5)變更處理要一算一結;6)變更糾紛要實事求是。
現場簽證是指在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發、承包雙方的現場代表對發包人要求承包人完成了施工合同內容外的額外工作及其產生的費用作出書面簽字確認的憑證。其特點是臨時發生、內容零碎、沒有規律性,一般由施工單位提出,是施工階段投資控制的重點。業主方現場簽證常見問題有:應當簽證的未簽,不規范簽證,違反規定的簽證等。
3.2.1 業主對現場簽證的控制方法
業主對現場簽證的控制方法是要嚴格工程簽證程序的審核和嚴格工程簽證內容的審核。
嚴格按規定格式及程序辦理簽證。首先,需辦理“合同外項目簽證表”,并填寫監理工程師的指令編碼,即工程簽證依據。簽證后,需辦理“工程變更申請表”“變更工程量清單”和“變更綜合單價分析表”,并附上完整的支持材料。
審核現場簽證真實性和合理性,明確不予簽證的工作范圍。只有引用真實的、合理的工程簽證,才能讓建設項目的“變”得以在工程簽證的“簽”這一環節上予以控制,公正地、及時地體現建設項目造價的動態管理。
3.2.2 業主加強現場簽證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1)注意簽證代表的合法性。負責簽證的雙方代表,必須是雙方法人授權的,而且是在一定范圍內的。2)簽證代表必須熟悉合同尤其是關于投資控制方面的合同條款。3)嚴格遵守規定的報批程序和報批時間,不得無故延誤,并制定工程簽證流程表。現場簽證一定要及時,在施工中隨發生隨進行簽證,應當做到“隨做隨簽,一項一簽,一事一單,要有金額,工完簽完”,對于一些重大的現場變化,還應及時拍照或錄像,以保存第一手的原始資料。4)嚴格控制簽證范圍。現場簽證的范圍應嚴格控制在如下幾個方面:地下障礙物的處理;設計變更給施工單位造成的損失;由于甲方責任造成的停水、停電超過規定范圍引起的停工損失;甲方供料時,供料不及時或不合格給施工方造成的損失;材料、設備、構件超過定額規定運距的場外運輸;工程項目以外的簽證等。5)簽證必須達到量化要求,盡量避免定性化和含糊不清的簽證,避免濫用權力的現象發生。
建設工程投資控制是一個全過程的動態管理,也是一個精細化的管理過程,業主投資控制的工作重心一定要前移,必須樹立“全過程控制、精細化管理、重心前移”的全新造價管理理念,確保工程造價管理落到細處和實處,以全面提高業主的工程投資效益。
[1]馬 楠.廣聯達造價管理名家講壇[M].武漢:三峽電子音像出版社,2010.
[2]潘 麗.投資方如何控制項目管理中工程造價[J].咸寧學院學報,2010,30(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