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走進長武 見證巨變

2012-07-30 07:48:48策劃本刊編輯部
西部大開發 2012年3期
關鍵詞:發展

◎? 策劃:本刊編輯部

◎? 執行:張義學 張永軍 蔣小靜

◎? 執筆:張義學

◎? 圖片:長武縣委宣傳部

這是一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這里歷史悠遠、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沃野藏金、礦產資源富集。

這里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海拔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是世界蘋果優生區之一,溫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態條件適宜蘋果生長,所產富士、秦冠蘋果個大、色艷、含糖量高、耐貯藏、品質好,被授予“中國蘋果之鄉”。

這里地處陜西省第二大煤田——彬長煤田腹地,煤炭等資源儲量豐富。境內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57億噸以上、石油儲量約2.5億噸,煤層氣儲量212.38億立方米,能源開發前景廣闊,工業發展潛力巨大。

這里民風淳樸,社會穩定,在全省公眾安全感測評中連續八年位居全省前列、咸陽市第一,被評為“省級平安縣”。

本刊特派“走基層、聽民風、見證發展、向黨匯報”報道小組走進長武,見證長武巨變……

希望能給讀者展示一個欣欣向榮、和諧穩定的新長武。

未來5年,在陜西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努力再前進5位,進入25強,是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帶領17.3萬長武人民發展縣域經濟的心愿。

優勢與機遇齊聚

“2006年,長武縣在陜西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中處于中下游位置——第65位,在咸陽市各縣經濟總量排行中,多年一直在末位徘徊。”在長武擔任縣委書記近六年的李曉靜對本刊記者說,“近年來,長武縣充分發揮資源、產業、區位等優勢,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中,由2006年的65位躍升至2010年的30位,五年時間前移了35個位次。”長武,一個以傳統農業為主的山區貧困小縣,在短短幾年時間,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能源礦產資源豐富發展工業潛力巨大

長武歷史悠久,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長武位于關中西部陜甘交界處,屬西北黃土高原溝壑區,地貌復雜,支離破碎,溝壑縱橫,梁峁起伏,塬高溝深坡陡,春季少雨,夏季多伏旱、冰雹、干旱等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危害較大,受地形、氣候等因素影響,傳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產業化水平較低。

但是,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的長武境內,地下卻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長武的煤炭資源豐富,蘊藏量大,開發利用潛在價值巨大”。李書記向本刊記者介紹道:“長武地處陜西省第二大能源基地彬長煤田腹地,境內探明煤炭儲量57億噸,占彬長礦區煤炭儲量的53%,煤質優良,結構簡單,特低硫、低磷,中高發熱量,為良好的動力、氣化及生活用煤,煤炭資源開發優勢明顯,潛力巨大。”同時,長武地下還蘊藏著豐富的煤層氣和石油。石油資源正處在勘察階段,已探明儲量2.6億噸。

長武縣昭仁鎮靈鳳村新居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長武縣依托資源優勢,按照“大產業支撐、大項目帶動、園區化承載、集群化發展”的思路,大力實施“工業主導”戰略,深入推進煤炭資源開發,加快“三個轉化”步伐,著力構建煤炭奠基、多元發展的能化工業格局,先后引進了中國大唐集團、陜西煤化集團、山東淄礦集團、河南平煤集團、陜西煤化能源公司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來長武投資興業,實施了大唐電廠、100萬噸煤基二甲醚、高家堡煤礦、孟村煤礦、楊家坪煤礦、礦區生產服務中心等一批能化項目,初步形成了以煤電煤化產業為主體、配套產業梯次跟進的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2006年長武亭南煤礦正式投產運營,該煤礦是長武縣建成的第一家現代化企業,結束了該縣“有煤無礦”的歷史。截至2011年底,亭南煤礦已累計生產原煤1346萬噸,產值超過50億元;大唐彬長發電廠一期建成發電,拉開了該縣煤炭資源轉化利用的序幕,2011年,大唐彬長發電廠發電67億度,實現產值19.58億元。

黑河大橋

長武縣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能化工業的迅猛發展,加快了新型工業化進程,帶動了長武電力、水利、建筑、交通及第三產業的發展,對長武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揮了重要作用。

地處蘋果優生區 農民創收渠道寬

長武海拔較高、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空氣污染小、生態環境好,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之一,所產蘋果具有色澤艷麗、蠟質層厚、風味濃郁等特點。長武縣果業服務中心張治平副主任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長武縣是以蘋果生產為特色的農業經濟縣,也是陜西省優質蘋果基地縣,是國家蘋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具有‘中國蘋果之鄉’美稱”。目前,蘋果已成為長武規模最大、發展最快、效益最好和前景廣闊的農業主導產業,長武蘋果不但銷往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南寧等市場,還遠銷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俄羅斯、以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蘋果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據張治平介紹,近年來,長武積極實施優果工程,大力推廣“減密度、有機肥、果園種草、強拉枝”和“燈、板、帶”等病蟲害防治新技術,扎實推進“果、畜、沼、草”生態果園建設技術,提高果品質量,優化果品結構。2011年,該縣蘋果面積已發展到25萬畝,產量達到26萬噸,實現產值8.2億元,果業已成為長武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目前,已認證無公害果品基地5萬畝,綠色果品基地10萬畝,有機果品基地2280畝,建成省級示范園12個、市級示范園9個、縣級示范園300個。連續四年,長武縣果園管理被咸陽市政府授予一等獎。

本刊記者在長武看到,長武縣在做優蘋果產業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加工、貯藏、營銷等配套產業的發展。目前,已建成萬噸果汁廠1個,果品分選線6條,規模以上氣調庫、冷藏庫12個(貯量8.2萬噸),果品套袋廠、發泡網廠10家,營銷龍頭企業15個,各類果行、中介組織325家,果農協會等經濟合作組織15個,涌現出了惠遠、中盛等一批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生產有基地、加工有企業、營銷有組織、流通有市場、出口有渠道的多元化經營格局。

為了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的主導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長武縣決定依托豐富的荒坡臺田資源,在發展雜果經濟林上尋求突破口。2009年,該縣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利用10年時間建成30萬畝優質核桃基地的決策,力爭把小雜果做成大產業,使核桃產業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又一支柱產業。本刊記者了解到,該縣目前已栽植核桃9萬畝,建成千畝以上示范園12個。

長武城市建設

區位優勢明顯 交通日益便捷

長武位于關中西部秦隴交界處,涇河中游南側,自古為古豳國之地,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為三秦通往大西北的咽喉關隘,素有“三秦屏障”、“秦隴門戶”之稱,南、西、北三面分別與甘肅省的靈臺縣、涇川縣、寧縣、正寧縣接壤,東與彬縣為鄰,是陜西省的西大門。國家《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將長武列入三級城市集群,是連接天水、慶陽、平涼、寶雞、咸陽的重要節點城市。

近年來,長武縣按照“以路興農,以路促工,以路活商,以路興縣”的主導思想,按照“提高等級,增加密度,形成網絡,超常發展”的基本原則,搶抓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不斷加大道路通達深度,增大公路硬化長度,提高等級公路密度,擴大受益人群廣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工程建設速度,全縣“三縱兩橫一連環”的路網布局初步構建。2006年以來,該縣累計投資4.5億元,改造縣鄉道路240公里,新修通村公路570公里,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標。目前,長武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431公里,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國省道為骨架、縣鄉公路為動脈、村莊交通道路為網絡的公路體系。特別是2008年9月底福銀(福州-銀川)高速長武段建成通車,長武融入了“西安2小時經濟圈”。同時,按照路通車通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通村客運,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輻射鄉鎮和行政村的城鄉客運格局,基本滿足了群眾的出行需求。

發展機遇良好 后發優勢彰顯

今后五年,是長武跨越發展、快速崛起的關鍵時期,也是長武迎難而上,奮力趕超的攻堅時期,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推進,《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將長武列入了革命老區,《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將長武列入了14個三級城市范圍,《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將長武納入了六盤山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項目縣之列,這些都為長武爭取項目、加快發展創造了難得機遇,長武發展機遇千載難逢,加快發展正當其時。

近年來,長武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全力推進招商引資,五年共簽訂招商引資合同項目28個,引進合同資金308.37億元,落實到位資金169.57億元,國電集團、華電集團、大唐集團、淄礦集團、平煤集團、陜煤集團等知名企業相繼在長武投資興業,為長武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困難與瓶頸猶在

把長武建設成為“果鄉煤城”,是長武縣黨政領導班子依托資源優勢作出的戰略決策,也是全縣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奮斗目標。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作為決策者的長武縣黨政領導群體,清醒地認識到,長武還面臨許許多多的困難以及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和瓶頸。

和神木、府谷一樣,長武縣也是煤炭資源大縣,前者已經久居“陜西十強榜”多年,后者正在奮力沖刺。和禮泉、白水、洛川、旬邑一樣,長武也是蘋果優生區,前者已經在市場上贏得了諸多美譽,后者卻正在開拓市場,想方設法增強自己的知名度。長武經濟發展的幾十年中,都遇到哪些困難和障礙呢?長武未來經濟跨越式發展中,還將突破哪些制約性瓶頸呢?

傳統種植業歷史悠久,農業轉型發展晚

長武自然地理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境內的涇河、黑河、南河3條河流,將全縣切割成北塬、巨家塬、棗元塬三大塊,形成了塬高、溝深、坡陡的地貌特征。由于農業生產條件惡劣,為了糧食增產,農民養成了精耕細作的習慣。長期以來,農民群眾思想保守,接受新生事物較慢,農業經濟發展受傳統耕作習慣的影響很深。本刊記者觀察到,同是蘋果優生區,周邊的旬邑、淳化等縣的蘋果在外知名度和美譽度遠遠高于長武,長武還沒有進入國家蘋果生產強縣行列。

當地農民說,蘋果引入長武栽種并不比其他縣區晚,但由于群眾對其認識有差距,栽種規模一直上不去。農業主導產業先從糧食生產調整成烤煙,再從烤煙調整成現在的蘋果。

農家書屋

蘋果種植水平差距大。本刊記者采訪中發現,庵里村農民陳新社種植了不足4畝果園,去年收入5.7萬元,黨支部副書記徐守忠6畝果園,收入6萬元,而另一戶果農的4畝果園,僅僅收入2萬多元。同一村莊、同一田塊的果樹,因為種植者的作務技術和投資多寡而差異很大。

一直以來,長武農業產業鏈不長,特色產業未得到較好的發展。直到近幾年,與農業相關的各項產業才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如今的長武已經進入了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要加快實現農業轉型發展步伐,克服農業轉型起步晚的劣勢,必須實現穩發展、快提高的經濟增長新模式。

煤炭資源豐富,由于技術瓶頸而開發起步晚

長武煤炭資源蘊藏較深,開采時需要開鑿很深的井筒或者隧道。致命的是,這些煤田大多都在地下水層以下,開采時容易發生透水事故。一旦發生透水,治理起來花費的時間很長,半年、一年不生產,煤礦自身運轉就艱難了。這個技術瓶頸長期制約了長武資源的開發利用——實力不夠雄厚的民間資本,很少能在長武煤炭資源開發領域站住腳。

未來經濟發展中,國家環保政策對加快推進資源開發形成了剛性約束,節能減排壓力越來越大。長武只有積極推廣普及節能技術,突出抓好建筑、工業、交通和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才能全面完成節能降耗任務。他們面臨的是:加強南河、涇河、黑河水質監測,確保城鄉水源不受污染。對亭南煤礦、通達果汁廠等重點企業排污進行全程監管,督促大唐彬長發電廠加快脫硝裝置建設進度,指導同康、惠豐藥廠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圓滿完成污染減排任務。

經濟總量依然偏小,縣域經濟競爭力弱

長武近年來經濟雖然發展速度快、勢頭猛,但是經濟總量仍然偏小,長期戴著“貧困縣”的帽子,城市建設等基礎設施“欠債”較大。本刊記者看到,長武和鄰近彬縣鱗次櫛比的高樓林立景象相比,老城區更像一個鄉鎮形象,現代化城市氣息不濃厚。

神木、府谷等煤炭資源大縣都走過一個“遍地開花”式的資源開發路子,民間小老板到處開礦,累積的民間資本也有很大部分投入到縣域產業的轉型和調整中,推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長武縣由于技術因素和歷史原因,沒有走大開挖、大污染、后治理的道路。長武能源資源的開發、深度加工,能化工業產業鏈條的延伸,目光盯在了資本、技術力量雄厚的大型國有企業和央企。通過這些大型企業的引進,推動縣域經濟實力快速擴張。

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參觀巨粉娥事跡展覽館

長武縣委書記李曉靜在縣十五次黨代會上指出:“隨著國家宏觀調控力度的加大,土地、資金、人才等發展要素作用增強,對長武提出了破解要素制約的挑戰性課題;周邊縣區迅猛發展的態勢、區域競爭不進則退的嚴峻形勢,對長武提出了不斷增創新優勢、全面提高競爭力的緊迫課題。這些挑戰,時刻考量著我們的視野和能力。只有圍繞‘實現長武快速崛起’這一目標,緊扣‘富民、強縣’兩大主題,實施‘工業主導、農業強基、城鎮推進’三大戰略,做強‘能源化工、優質果品、畜牧生產、商貿服務’四大產業,才能把長武建成陜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陜甘交界商貿服務基地,才能逐步提高長武的經濟總量,提升長武縣域經濟競爭力。”

招商引資愿望迫切,干部思想仍需解放

長武招商引資愿望強烈而迫切,多次參加 “西洽會”、“廈洽會”等會展招商活動,加大宣傳推介力度。以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堅持產業招商、以商招商,引進一批能化工業項目,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圍繞農產品深加工,通過叩門招商、網絡招商等形式,加快引進一批農業龍頭企業,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干部思想與群眾覺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軟實力”。干部思想不夠解放,開放意識不強,招商引資勢必魄力不大,勁頭不足。領導干部思想創新不足、服務意識不濃,招來的企業也難以發展、難以留住。群眾的思想問題不解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將會增加。長武要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快速發展,必須教育引導干部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樹立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以更高的眼界、更大的魄力實現長武快速崛起!

戰略藍圖更雄偉

為了實現“快速崛起”這一目標,長武縣緊扣“富民、強縣”兩大主題,實施“工業主導、農業強基、城鎮推進”三大戰略,做強“能源化工、優質果品、畜牧生產、商貿服務”四大產業,力爭把長武建成陜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陜甘交界商貿服務基地。

工業主導

未來五年,長武縣將大力實施“工業主導”戰略,以資源開發、綜合利用為主線,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在壯大工業經濟上實現新的跨越。在今年一月召開的縣人代會上,縣長孫景宏說,“要按照‘大產業支撐、大項目帶動、園區化承載、集群化發展’的思路,深入推進煤炭資源開發,加快‘三個轉化’步伐,積極引進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等項目,推動轉型發展,實現低碳發展,著力構建煤炭奠基、多元發展的能化工業格局,力爭到2016年,全縣煤炭生產能力達到1500萬噸,產值突破60億元,電廠裝機容量達到320萬千瓦,甲醇產量達到150萬噸,工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年均增長15.8%”。

按照“產業聚集化、設施配套化、服務一體化”的思路,長武將不斷提升煤電工業園和煤化工業園建設水平,堅持“領域相通、產業相聯、技術相近”的原則,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擴大園區規模,努力形成主導產業突出、同類行業集聚、配套體系完善的園區產業格局,使兩大園區成為工業經濟的增長極。力爭到2016年,兩大園區入駐企業30戶,引進資金500億元,實現利稅50億元。本刊記者看到,位于亭口鎮的長武縣煤電工業園區已經有“大唐彬長發電廠”等14戶企業入駐,實現了煤礦“坑口發電”,大量節約了運力,減少了污染。而長武縣煤化工業園區內,也有陜西煤化能源公司等5戶企業入駐, 100萬噸煤基二甲醚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施工、安裝設備,年底將進行試生產。

長武黨政領導班子的思路是“堅持項目帶動,在增強發展后勁上實現新跨越”。按照“謀劃儲備一批、向上爭取一批、招商引資一批、精心實施一批”的思路,深入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結合縣情實際,著眼長遠發展,精心策劃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項目,認真開展前期調研論證,充分做好篩選、包裝等工作,積極向上申報爭取,力爭更多的項目進入省、市計劃盤子。

決策者牢固樹立 “科學、綠色、效益”的招商理念,搶抓東部產業轉移的機遇,將招商的重點向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及第三產業轉移,主動出擊,叩門招商,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的大項目、好項目。力爭到2016年,全縣引進規模以上企業9戶,引進10億元以上企業3戶。

亭南煤礦主樓

亭口鎮建設(陜西30重點鎮之一)

農業強基

“堅持農業強基,在推進農業產業化上實現新跨越。”縣長孫景宏說,長武要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推廣現代農業科技,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品牌農業、高效農業,促進糧食高產優質化、果品特色品牌化、畜牧生產集約化、勞務輸出規模化。

據介紹,到2016年,長武縣農業總產值預計達到15億元,糧食總產保持在5萬噸以上;蘋果面積穩定在26萬畝,總產預計達到32萬噸,優果率達到86%以上;核桃面積達到15萬畝,建成全省優質核桃示范縣;標準化畜牧養殖小區達到125個,發展養殖大戶7000戶;轉移農村勞動力5萬余人外出務工。

在農業產業鏈條延伸方面下大力氣,積極實施農業“157”工程(即:新建一個綜合性現代農業產業孵化基地,新建五個農業產業綠色長廊,新建七個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加快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依托糧食、蘋果、核桃等主導產業,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模式,著力引進一批關聯度高、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龍頭企業,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城鎮推進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新區街道兩邊,已經塔吊林立,一片熱火朝天的氣象。長武縣按照“東改、北擴、西進”的思路,加快縣城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電力通信、給水排污、供熱供氣等服務設施,著力打造一批彰顯特色、獨具魅力的地標性建筑,不斷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建設陜甘交界節點明珠城市。本刊記者在長武新區看到,新修的主街道雙向八車道,平坦寬敞,路燈照明、污水排放、行道樹木都已齊備。“和周邊縣區相比,是最寬敞的街道,街道盡頭和福銀高速出口銜接,新區的出行將相當便利。”長武住建局黨委楊書記向本刊記者介紹說,“各種管線全部埋設地下涵洞內,沒有空中污染。50~100年內,新區的街道都不會落伍!”

這是長武“堅持城鎮推進,在加快城鄉一體化上實現新跨越”戰略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按照“集聚資源、集約發展”的要求,長武集中力量建設亭口省級重點示范鎮和相公、巨家等小城鎮,切實增強城鎮的承載能力和輻射作用。本刊記者在亭口鎮采訪時看到,雖然經歷了2010年的水災,短短的一年多時間,亭口鎮已經初步具有現代化城鎮的氣勢,修建整齊的民居和嶄新宏大的廠房,讓這個山窩窩具備了工業重鎮的雛形。

長武縣還將積極探索城鄉規劃同步、資源共享、產業互補、服務均等的發展模式,按照“重點村帶動、整區域推進、組團式發展”的思路,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力爭到2016年,全縣新農村重點村建設全部完成,城鄉安全飲水工程基本完成,農村低壓電網基本實現全覆蓋,縣級公路逐步達到二級標準,鄉級公路達到三級、四級標準。全面實施六盤山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規劃項目,堅持整村推進、連片開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村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長武縣學用轉化套袋紅富士

建設幸福和諧的“果鄉煤城”——長武縣委書記李曉靜訪談

長武縣委書記李曉靜

記者:李曉靜書記,您好。作為一位縣委書記,您對于中央在“十八大”前部署的“基層組織建設”怎樣認識?

李曉靜:加強農村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關鍵要在制度建設上出實招,根本要在破解難題上求實效。我們將繼續深化拓展“創先爭優”、“四培三帶兩提高”、“七有六議五公開”、“升級晉檔、科學發展”等黨建主題活動,繼續開展向三類村選派“三員”、“千名干部進百村幫千戶”等幫扶活動,扎實開展“十先百優”創評活動,樹立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的典型。同時,按照“黨建帶團建、黨工共建”的思路,以“三有一化”為目標,扎實推進社區及“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把黨組織建在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等新型經濟組織中,帶領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記者:今年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長武縣委將有哪些措施?基層組織建設取得哪些成效?

李曉靜:我們經過反復研究、充分論證,提出了“七有六議五公開”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要求。“七有”即:有堅強有力的“兩委會”班子、有配套健全的組織機構、有結構合理的黨員和村級后備干部隊伍、有必備的活動陣地、有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有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有較為完善的檔案資料。“六議”是指:村黨支部議事規則、村委會議事規則、“兩委”聯席會議規則、村民代表會議事規則、黨員大會議事規則、村民大會議事規則;“五公開”就是: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重大經濟活動公開、工作成績公開。制度出臺后,在洪家、相公兩個鄉鎮先行試點,選派組工干部擔任試點鄉鎮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工作指導員,抽調機關干部駐村蹲點督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

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我們在全縣推行“七有六議五公開” 規范化要求,村級組織逐步實現了“決策科學化、管理制度化、行為規范化、運作程序化”的目標,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記者: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我國改革進入“深水區”后的一項重要改革內容。您如何領會這項改革的重要意義?

李曉靜:近年來長武縣堅持把創新社會管理與加快經濟發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放在全縣大局中來謀劃、來部署,制定了《長武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實施方案》,建立了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對可能發生的矛盾糾紛進行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通過召開聽證會、人大代表評議會等形式,聽取民意、汲取民智,科學民主、依法決策,保證了各項決策經得起時間檢驗、法律權衡、民心考量,既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又促進了經濟發展,走出了一條抓發展與保穩定“雙贏”的新路子,較好地解決了社會管理領域的問題。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連年位居全省前列,保持了經濟發展提速、治安秩序良好、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記者:長武縣有哪些新思路、新辦法來解決當前的社會矛盾,構建和諧長武?

李曉靜:一是改進方法,狠抓關鍵。我們圍繞創建“國家平安建設示范縣”,建立了綜治維穩“大防控”、矛盾糾紛“大調解”、安全生產“大排查”三項機制,提升了社會管理水平。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聯動”優勢,組建了民情工作中心,對群眾來信來訪實行“一站式接訪、一條龍服務”,提高案件辦理速度和質量。堅持以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建立了信訪工作九項制度,堅持每季度開展一次縣級領導集中下訪活動,既化解了矛盾糾紛,又密切了干群關系。

二是以民為本,服務群眾。我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創新社會管理的切入點,集中力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先后實施了標準化高中、縣醫院、文體活動中心、兒童福利院、中心敬老院等重點民生工程,妥善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

三是加大投入,凝聚合力。我縣把更多財力、物力投向基層,把更多的人才、技術引向基層,努力夯實基層基礎。在經費投入方面,將縣級政法、綜治、維穩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落實了政法機關人均1.5萬元的辦案經費和綜治工作專項經費,每年投入100多萬元用于平安創建工作。在政法系統開展了“大調研、大走訪、大討論”及“百警進百村訪千戶”活動,廣泛征詢群眾意見,對有關問題限期督辦,幫助群眾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起到了教育干警、服務群眾、促進和諧的作用。

長武縣委書記李曉靜(中)、縣長孫景宏(左一)現場辦公解決項目建設問題

記者:我們在長武縣采訪期間,許多老百姓對于近年來民生方面的改善深有感受。長武縣在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情況如何?

李曉靜:我們始終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根本宗旨,堅持每年為群眾辦理“十件實事”,集中財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產生活困難。五年來累計投資14.93億元,實施民生項目691個,讓17萬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記者:請您談一談長武縣在提高群眾幸福指數時有哪些具體措施?

李曉靜:教育方面,我們啟動了總投資1.6億元的長武高級中學新校區建設項目,目前工程主體已完工,今年秋季即可投入使用;投資2.8億元,建成寄宿制學校14所,新建、改建學校48所、幼兒園14所;高考成績屢創新高,2010年和2011年二本上線人數均達到500人以上。

在醫療衛生領域,我們投資1.2億元,開工建設標準化縣醫院,目前門診醫技樓已建成;投資2400萬元,完成了全縣13所鄉鎮衛生院改擴建任務,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160個,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6.2%,累計為群眾報銷醫藥費用8351萬元,農村群眾“看病貴”問題得到初步緩解。

文化體育事業快速發展,我們投資8300萬元,建成縣級文體活動中心1處、鄉鎮文化站9個、農村文化廣場105個、文化室70個、農家書屋160個,在咸陽市率先實現了村級農家書屋全覆蓋;免費開放了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養老、失業、工傷、生育、城鎮醫療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被確定為國家試點縣,建成了縣級中心敬老院和咸陽市首家縣級社會福利院,城鄉低保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覆蓋率名列全市第一。在全市率先啟動了殘疾人建房工程,累計投資2006萬元,為426戶貧困殘疾人建起了新房。全面實施“三告別”工程,累積投入6.48億元,先后搬遷群眾6944戶。全面落實就業和再就業援助政策,五年來全縣累計新增城鎮就業人員8299人,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31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了4%以內。

隨著全縣經濟實力的逐步增強,我們還將在民生領域投入更多的財力和人力,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實惠!

猜你喜歡
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產前超聲發展及展望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脫貧發展要算“大賬”
紅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8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身擔重任 更謀長遠發展
中國衛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2
推進醫改向縱深發展
中國衛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3:54
談發展
它會帶來并購大發展
創業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免费试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综合色婷婷|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a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久久性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毛片网站在线看| 色综合综合网|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久久综合色88| 91亚洲视频下载|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h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www.91中文字幕|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视频99| 天天摸夜夜操| 91亚洲国产视频|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日韩123欧美字幕|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99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本成人一区| 97狠狠操|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人与鲁专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 伊人91在线|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a毛片在线| 毛片手机在线看|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亚洲精选高清无码|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