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友
(寶應縣供電公司,江蘇 寶應 225800)
農村供電的特點是點多面廣,服務對象是廣大的農村用電客戶,農電技術人員素質不高,基本上是來源于原農村電管站,加之農電體制改革政策上的原因,農村電工管理關系不明確,電力公司各自為政進行處置安排,沒有現成適宜的具體政策規定。用工方式存在管理的上問題,導致農村電工普遍不理解,思想顧慮較多,部分農村電工工作不安心,責任心不強,導致農村電工隊伍穩定性差,成為農村電網安全管理工作的潛在威脅。
農村客戶安全用電知識水平整體不高,相當一部分人甚至連基本的用電常識都不具備。一方面在用電過程中由于不懂規程,冒險、蠻干的情況時有發生;另一方面當遇到電力故障時,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不懂得如何采取自我保護措施,以至于造成一些本來完全可以避免的觸電事件發生。
農村季節性臨時用電管理難度大。每年農灌季節,農戶的小潛水泵便在河塘邊星羅棋布,部分農戶為圖便宜導致一些劣質產品混跡其中,時常出現因絕緣破損等原因產生的漏電傷人現象;同時,部分臨時用電線路也不符合規程要求,存在較大隱患。由于處在抗旱抽水的關鍵時期,農村供電所也不便完全拒絕其用電要求,只是督促其整改和注意安全。雖然方便了客戶,卻給自身的安全管理留下了隱患和漏洞。
農電的配網線路和設備運行工作量較大,由于受環境和工作強度影響,維護容易出現檢查不到位,檢修維護質量不高,這些都給農村配網安全運行帶來潛在的安全隱患,一方面受農網改造資金的限制,農村配電設施改造不夠完全和徹底,直接影響配網安全運行健康水平,加大了故障,事故的出現;另一方面,農村電力資產缺乏有效統一管理,政府和電力企業職權認定劃分不明晰,農電管理容易出現薄弱環節和盲區,也極易導致事故的發生。再者一些舊的,建設標準和運行環境差的配網線路和變壓器仍在運行當中,容易造成部分配網線路和設備在用冬、夏用電高峰期出現過負荷現象。這些低壓電力設施建設標準低,線徑細、絕緣老化、電桿質量差,變壓器銹蝕嚴重,在惡劣氣候條件下,2008年初湖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冰雪災害條件,電力供應一度中斷就是個例子。
針對如此嚴重的安全問題,就應立即給以高度的重視并提出相對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扼止它。并結合目前階段農電的現狀,提出了下面幾點措施。
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整體素質。首先是提高在崗人員的基本業務技能。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不斷加強員工的專業業務技能,并嚴格落實各班各組的管理考評體系,實行定期考核、動態考核,采用輪崗培訓、競爭上崗等相關策略進行嚴格把關,杜絕不合格人員上崗。

表1

表2
其次是可開展各種特色的班組勞動、技能競賽等活動,創建無違章班組,進行安全文化活動日的宣傳,增強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遵章守紀的自覺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安全管理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專業的工作,也就是說,安全工作已經成為企業一個極為重要的系統工程。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安全理論和安全文化。結合農電安全工作的特點及其難點,應充分認識到減少農電安全問題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在此基礎上,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劃清各部門之間的農電安全管理范圍,有效地落實農電安全管理責任制,確保農電安全管理的正常進行。各農電單位應依法建立獨立的安全管理機構,配齊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網的安管人員,從而保證安全作業的長治久安。如表1所示的四個方面。
設備的好壞是安全管理的基礎,對此,依據一些專家的理念和目前農電安全的現狀,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見表2)。
安全管理永無止境,農電安全管理在于實現防患于未然。首先各級人員要認真執行規章制度,確保各項管理工作到位、保持設備運行良好。其次更要加強規章制度的執行力,保證操作正確。再次要加強學習型班組建設和日常教育培訓,提高人員責任心和業務素質,切實做到消滅違章、消滅缺陷。另外,加之各種預防事故的預案及措施的制定和實施。這樣,就能從根本上實現安全管理的可控、在控、能控,營造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局面。
[1] 李建萍.農電安全管理問題初探與對策研究[J].消費導刊,2009.11.
[2] 李新國.上饒供電局營銷活動經濟分析[D].華北電力(北京)大學;2002.
[3] 冷軍.農電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用電,2009.11.
[4] 袁建軍.加強農電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