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崢
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控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需要加快推進缺陷產品召回制度。2004年3月12日,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改委、商務部和海關總署頒布了《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并于2004年10月1日開始實施,標志著我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正式建立。
隨著近年來《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和《食品召回管理規定》的相繼頒布,我國缺陷產品召回法律法規體系正逐漸形成,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在促進產業升級、維護公共安全、切實保護廣大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等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缺陷產品召回作為產品質量安全后市場監管手段也越來越被廣大企業和社會大眾所接受。
上海于2008年建立了全國首個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機構,成為首個開展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工作的省份。在國家質檢總局的統一指導下,上海不但在汽車召回活動中做了大量工作,更主要的是在除汽車產品以外的一般產品召回方面也做了大膽嘗試,取得了豐碩成果。
截止到目前,上海已成功開展缺陷產品召回活動50余次,召回缺陷產品近240萬件。在召回的缺陷產品中,有85%的產品是除汽車以外的一般產品,包括兒童服裝、家用電器、家具等,這與國家主導的汽車召回形成了有效互補,成為缺陷產品監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國家只對汽車、玩具和食品有專門的召回立法,除此之外的大量產品還未被納入缺陷產品召回管理的范疇。近年來,上海開始對存在缺陷的兒童用品、家用電器、家具等產品開展召回工作,這主要得益于成功開展企業責任教育和消費者安全教育。5年來,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紙等多種媒體,通過在線訪談、專欄專刊、實時答疑等方式廣泛宣傳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分析國內外經典召回案例,鼓勵企業對缺陷產品主動實施召回。通過宣傳教育,缺陷產品召回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為工作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通過定期召開座談會、開通12365產品質量申訴企業直通車等方式與企業建立廣泛的信息互通渠道,幫助企業實時了解產品質量問題,及時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協助企業評估設計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對于批量性、同一性、危險性的質量問題,建議企業及時采取召回措施,切實保護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通過建立產品缺陷信息系統,實現對相關輿情的有效監測;通過建立網絡、電話等產品缺陷投訴系統,廣泛受理消費者關于產品缺陷的投訴;針對搜集到的信息,定期開展產品缺陷信息會商,科學排查產品缺陷信息,并對相關產品及時開展缺陷調查,對于存在不合理危險的產品及時通知生產企業采取有效措施。
成立缺陷產品管理中心作為缺陷產品召回技術支持機構;建立有50余位各行業專家組成的缺陷產品召回專家庫,為缺陷調查和缺陷認定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與各相關檢測機構建立技術交流機制,在人員培養、技術分析、信息共享、企業教育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目前,由相關專家、調查機構、檢驗機構組成的缺陷產品召回技術支持體系已基本建立。
2008年以來,上海大膽創新、攻堅克難,積極開展缺陷產品召回工作,切實發揮了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在消除產品安全隱患、控制產品安全風險,保障廣大消費者生命健康安全,維護公共安全等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
目前已經頒布實施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和《食品召回管理規定》都是國家質檢總局的部門規章,法律層級較低,對相關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較弱,不能有效規范相關缺陷產品的召回活動,廠家能較為容易地規避召回責任。在地方立法層面,上海市有關缺陷產品召回的配套立法還有待完善。目前,《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中雖有對缺陷產品實施召回的規定,但由于是原則性的表述,缺乏實際的可操作性,這給相關監管部門執法帶來了一定的制度性阻礙。

目前,對產品質量安全負有監管職責的部門包括質監、工商、經信、農業、商務、衛生、公安、交通、檢驗檢疫、煙草、鹽務等十多個部門。另外,對同一類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也由多個部門分段實施。以汽車產品為例,監管部門就多達7個,發改委負責汽車產品生產項目審批,經信部門負責汽車產品目錄公告管理,質監部門負責汽車產品3C強制認證和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公安部門負責汽車安全技術標準制定和汽車牌照管理,交通部門負責營運貨車、客車的營運資質管理和汽車維修市場管理,工商部門負責汽車產品銷售市場管理和打擊非法拼裝汽車違法行為,商務部門負責報廢汽車回收管理等。每個監管環節都會產生不同的產品質量信息,由于缺少統一的信息系統,部門間銜接不暢,造成相關產品質量監管信息不能實現有效共享。
產生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有企業為謀取不正當利益鋌而走險,不顧廣大消費者安危的故意行為,也有技術進步、產品創新升級過程中由于設計、制造等原因而產生的不可預料的非故意行為。對于故意行為,我們要堅決打擊,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對于非故意行為,我們在消除產品缺陷的同時要盡量減少企業的損失,為缺陷產品召回創造良好的客觀條件。這就需要建立產品質量安全救濟制度,目前,這項工作尚未起步。
在國家層面,質檢總局應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加快推進《缺陷汽車召回管理條例》的立法進程,力爭盡早頒布實施。同時,在適當時期繼續推動《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立法進程。地方層面要探索研究缺陷產品召回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使地方質監部門開展缺陷產品召回工作更具可操作性,從而建立并完善從國家到地方立體而完備的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同時,地方層面要積極探索《質量促進條例》的立法可行性,對于履行召回責任、切實保護廣大消費者生命健康安全的企業要積極鼓勵,通過立法的方式促進其健康發展。
為解決產品質量信息分散的問題,探索建立覆蓋全市的產品質量數據中心。利用網絡技術,建立健全涵蓋質監、工商、經信、農業、商務、衛生、公安、交通、檢驗檢疫等各有關部門的質量信息共享系統,以上海質量數據中心為平臺,實現對相關信息的共享并及時監測、分析、評估消費者申投訴、產品使用傷害、質量安全事故、道路交通安全傷害等信息,為缺陷產品召回、產品風險預警及應對、質量狀況分析提供技術支持。同時,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監管部門與技術管理機構的工作效率,完善面向消費者、企業及相關機構的信息服務能力。
探索建立包括質量調解、侵權損害賠償、行政復議及訴訟等在內的產品質量多元救濟制度,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借鑒國際先進做法,建立產品質量保證和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制度,鼓勵保險機構推出保險費率和賠償標準合理的產品質量保證、缺陷產品召回責任保險和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產品,率先引導特種設備、食品、汽車、兒童產品生產企業加入責任保險,以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降低質量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