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青,馬 靜,劉皈陽(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藥劑藥理科,北京 100048)
醫院制劑是醫院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證臨床用藥需求,新藥開發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制藥工業的迅猛發展,市場供應日漸豐富,加之國家不斷加強對醫院制劑的管理力度,醫院制劑受到較大沖擊,品種逐漸減少,規模日益縮小。2006年,北京市換發醫院制劑批準文號,獲準文號由7276個銳減至3430個,減少了53%。2010年,制劑再注冊,申請數量進一步減少[1]。我院為綜合性的三級甲等醫院,制劑室規模居于中等水平,醫院制劑相關情況和數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參考性。本文通過趨勢性分析對我院醫院制劑應用情況進行歸納和總結,在此基礎上對醫院制劑現階段定位和發展進行分析和思考。
從醫院信息系統(HIS系統)中提取2006年1月1日- 2011年12月31日醫院制劑使用記錄和原材料消耗記錄;調研相關品種的市售價格。
參照財務報表的趨勢性分析方法,通過對醫院制劑品種、用量、用藥金額和原材料消耗金額的定基對比分析,分析醫院制劑在2006-2011年的變化特點。同時,對醫院制劑與市售同類制劑價格進行比較,對2011年保留并使用金額前十名的品種進行分析,總結醫院制劑變化原因,探討醫院制劑定位和發展策略。
以2006年數據為基數,根據2006-2011年醫院制劑品種、用量、用藥金額和原材料消耗金額的百分比變化作圖。2006-2011年,我院配制制劑品種數逐年減少至42.9%;用量和用藥金額呈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原材料消耗金額逐年上漲至151.5%,上漲比例高于制劑用藥金額上漲比例。具體見表1及圖1。

表1 醫院制劑2006-2011年用量、用藥金額及原材料消耗情況Tab 1 Output quantity and value, raw material cost in hospital preparation from 2006 to 2011

圖1 醫院制劑2006-2011年使用與原料消耗百分比變化Fig 1 The fractional variation of output quantity, value and raw material cost of hospital preparation in 2006-2011
2006-2011年,普通制劑品種數由52減少到29,減少比例44.2%,中藥制劑品種數由3減少到1,減少比例66.7%,滅菌制劑品種數由15減少到0,減少比例100.0%。以2006年數據為基數,根據 2006-2011年不同類別制劑在用量、用藥金額的百分比變化作圖。普通制劑用量和用藥金額逐年下降;中藥制劑用量和用藥金額呈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拐點出現在2007年,分析原因可能是原有中藥制劑品種全部取消,但2008年新報批品種逐漸取得了良好的收益,2011年金額漲幅達到用量漲幅的3倍;滅菌制劑用量和用藥金額則逐年下降。具體見表2及圖2、圖3。
2006-2011年,醫院制劑取消部分品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生產標準提高,改造成本遠高于預期收益;原料停產;同類品種合并;有市售同類制劑。其中,市售制劑替代占取消品種約40%。市售替代的主要是一些用量不大,單件成本過高或者用量雖然較大,但與市售品種相比不具價格優勢的品種。列表對規格完全相同的自制、市售制劑進行比較,由2011年市售制劑和2006年自制制劑用藥金額比較可以看出,這部分品種使用金額多在萬元以下,且變化不大。具體見表3。

表2 不同類別制劑2006-2011年的用量及用藥金額Tab 2 Output quantity and consumption sum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preparations from 2006 to 2011

圖2 不同類別制劑用量百分比變化Fig 2 The fractional variation of output quantity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hospital preparation in 2006-2011

圖3 不同類別制劑用藥金額百分比變化Fig 3 The fractional variation of output value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hospital preparation in 2006-2011
現存品種主要分為三類:有療效優勢的特色制劑;市場無供應臨床需要的品種;用量較大,有價格優勢的品種。2011年,我院特色制劑扁咽口服液、復方醋酸曲安奈德搽劑金額占比分別達到65%,4.9%。出于降低軍隊醫院藥品費用的考慮[2],我院對有價格優勢的品種,保持了較穩定的供應。具體見表4。

表3 自制制劑與市售品種價格及年度用藥金額比較Tab 3 Comparison of price and annual output value between hospital preparations and preparations in the market

表4 2011年醫院制劑用藥金額前10位制劑品種情況Tab 4 The top 10 hospital preparations in terms of output value in 2011
趨勢分析法又叫比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常用于經濟領域,通過對財務報表中兩期或多期連續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定基對比和環比對比,得出它們的增減變動方向、數額和幅度,以揭示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和變化趨勢的一種分析方法。
2006-2011年,我院醫院制劑品種逐年減少,結構出現較大變化,普通制劑、滅菌制劑用量和用藥金額逐年減少,原材料成本增幅明顯,不具療效優勢、價格優勢的品種被市售同類制劑替代,這些變化與醫院制劑整體情況基本一致[3-5]。
醫院制劑的變化是由醫院制劑特點和政策的導向決定的。醫院制劑大多效期較短,《藥品管理法》規定醫院制劑不得上市流通,只能在本機構使用或批準后在醫療機構間調劑使用,所以醫院制劑雖然品種多,但批配制量小,不具規模效應。現行醫院制劑價格多為90年代所定,近年來隨著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對醫療機構制劑監管的不斷規范,醫院制劑生產和檢驗標準的提高,使得大部分醫院制劑只能微利或保本,某些品種甚至出現價格倒掛的現象[2],結果導致醫院制劑很難盈利。
面對醫院制劑現狀,有學者提出創建區域性制劑中心。按照醫藥生產企業的管理模式,嚴格生產和檢驗條件,確保醫院制劑的安全與質量;同時擴大生產,使其具備規模效應,能夠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實現良性運轉。此模式已在瑞士等國成功應用,具有較為成熟的經驗。筆者認為,現階段醫院制劑也可采取“品種分散、配制集中”的模式,在一定區域內,根據相關醫院的條件、特點及臨床特色,對醫院制劑的生產進行相應的規劃和劃分,使得各醫院能夠統籌兼顧,同時保留一定的場地、設備、人員,集中優勢技術力量研發和生產具有效益、比較優勢的產品。
總之,醫院制劑生產職能會越來越弱化,由生產轉型為與臨床相結合的藥學服務是醫院制劑發展的趨勢。在美國和日本,醫院制劑承擔著個性化給藥處方配制[6]以及市場無供應品種開發的任務[7]。通過對近年來我院特色中藥制劑的用量、用藥金額等數據的分析,以及復方丹參滴丸、三九胃泰等從醫院制劑轉型而來的中成藥市場反映情況來判斷,中藥特色制劑研發,也可以成為醫院制劑生存與發展的重要途徑。醫療機構在開發中藥特色制劑方面確實具有臨床療效確切、綜合效益高等優勢。
[1] 趙懷全.醫療機構制劑配制方式的探討與政策分析[J].中國藥房,2011,22(41):3855-3856.
[2] 劉皈陽,郭代紅,徐紅,等.醫院制劑與上市商品藥物的價格比較及其對軍隊醫療機構藥品費用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8,8(1):45-46.
[3] 徐風華,楊帆,谷曉英,等.從我院2007年普通制劑供應看醫院制劑發展定位[J] .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09,6(2):111-113.
[4] 方建國.醫院制劑再注冊后的發展方向[J].中國藥房,2008,19(1):31-34.
[5] 吳承云,周亞莉,鄭清明.四川省醫院制劑審評管理及品種概況[J].中國藥事,2011,25(2):138-140.
[6] Miller SJ.Commercial premixed parenteral nutrition: is it right for your institution?[J].Nutr Clin Pract, 2009, 24(4): 459-469.
[7] Hara C.Problems in hospital preparation of acute poisoning antagonist[J].Chudoku Kenkyu, 2007, 20(1):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