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冠忠,王彥臻
(中國海洋大學體育系,山東青島 266100)
2005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高等學校體育工作仍然是高等教育中最為薄弱的環節之一;學生中存在著怕苦怕累的思想,缺乏體育鍛煉的習慣,特別是學生的某些身體素質指標持續下降,已成為高等教育中的突出問題”。并指出:“應把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作為衡量學校的評價指標,把體育工作的質量作為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評價指標;對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要有制度,有組織、有要求、有記錄,每個學生每周至少要參加2~3次課外體育活動;切實保障體育經費的投入和場館施設條件”。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提出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后,全國各中小學都在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但卻面臨著重重困難。能否破解這些難題,就成為了開展學生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工作的關鍵。
學生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面對的學生數量巨大,應當如何開展鍛煉,應當如何組織學生,才能保證鍛煉活動有秩序、有組織的進行,保證學生都得到充分的、有效地鍛煉是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
面對數量巨大的學生,如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考勤,雖然可以對學生參加鍛煉進行督導,但由于要占用大量的時間,就會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或者導致學生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的時間大幅縮水,減弱活動本身的效果和意義。但如果為保證學生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的時間,而淡化考勤這一環節,在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較低和課業壓力較大的當下無疑會影響到學生參與活動的出勤率。
在校園體育活動的組織中,如何界定學生是否達到了一小時的體育鍛煉要求,并起到了應有的鍛煉效果,而不是出工不出力,走形式主義呢?如果按照傳統的體育測試方式,面對眾多的學生,無疑將會面對巨大的工作量。繁瑣的傳統考核方式必將影響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的效果。因而,如何對學生參與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進行考核也是難點之一。
學校管理者如何對各班級的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統一的進行工作評價?怎樣才算是有效地、有序的、有組織的開展了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并取得了成效?這都是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評價中的難題。在學生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中,采用傳統的督導、監督方式無疑會造成人力負擔和工作量負擔。
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一直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枯燥無味的田徑項目讓學生望而卻步;各類球類和健美操項目又面臨著眾口難調的問題,如何在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中選擇一個合適的、能積極調動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的運動項目亦是值得思考且難以略過的問題。
目前,學校的體育場館施設和體育器材一般都只能滿足一個時間段內的學生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難以承載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的人員負荷。所以,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還面臨著學校的場地器材不足的難題。
3.1 封閉式智能化學生體育鍛煉長廊的結構
學生體育鍛煉長廊是針對學校更好地開展校園一小時體育鍛煉,而開發研制的集多樣鍛煉項目、鍛煉功能及智能化管理為一體的體育鍛煉設施。學生體育鍛煉長廊可更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通過半強制性的手段,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學生體育鍛煉長廊主要由入口、出口、中間障礙、圍網、電子打卡器等部分組成(見圖1)。長廊可最大限度的根據各校園實際情況設計為不同形狀與不同鍛煉項目的組合,以滿足學生得到全面身體鍛煉的需要。長廊中可設置坡道跑、臺階跑、梅花樁、迷宮、低重心跑等針對小學生的鍛煉項目;亦可設置攀爬墻、鐵索橋、云梯等具有一定難度與趣味性的適合大中學生參與的鍛煉項目。

圖1 封閉式智能化學生體育鍛煉長廊示意圖
封閉式智能化學生體育鍛煉長廊的使用方式非常簡單:學生進入封閉式智能化體育鍛煉長廊鍛煉進行一次智能卡識別,以確認鍛煉開始,然后穿越圍網內的各類體育鍛煉項目設施,完成體育鍛煉任務后,再次進行電子打卡計時,確認鍛煉結束。同時在LED電子顯示屏上顯示學生的基本信息、每次完成的時間和完成了系統訓練的次數。長廊可通過電子計時器、LED顯示屏、計算機終端等設備記錄的信息,對考勤、考核和分析評價進行智能化管理與運作。
3.2 封閉式智能化學生體育鍛煉長廊的功能
長廊可通過不同難易度、不同特點的鍛煉項目的建設組合,鍛煉學生的奔跑、跳躍、攀爬、騰空、懸掛、翻越等方面的運動能力,提高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和協調平衡能力,培養學生敢于冒險、敢于拼搏的良好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和體育習慣,促進學生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基本要求,為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集智能化、拓展性、趣味性、挑戰性、科學性、安全性、綜合性于一體的封閉式學生體育鍛煉長廊,為解決學生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工作難的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解決之道。
4.1 長廊有效解決活動開展組織難的問題
由于學生體育鍛煉長廊沒有智能化電子打卡計時的設施,所以學校只需要將學生組織到入口處集合,依次打卡進入長廊自行鍛煉即可。這就大大減小了學校在組織學生進行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活動中的壓力,解決了活動開展組織難的難題。
4.2 長廊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園自然條件,擴大學生鍛煉活動場區和面積
長廊的建設可因地制宜,合理設置。根據校園的不同的空間結構,充分利用校園的自然條件,可建設出各具特色的學生體育鍛煉長廊。長廊的這一可靈活變化的特性,意味著它具有很強的設計、建設適應性,能夠良好的植入各類學校的校園,并有效的擴大學生的鍛煉活動場區和面積,為學生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工作提供活動場地保障。
4.3 長廊有利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長廊中的各項運動項目可根據校園、學生體質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設計,可以同時保證體育鍛煉的安全性、趣味性、拓展性、適用性與實用性。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身體機能發育情況,可設計不同的有針對性的、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的鍛煉項目組合,從而有側重點且全面的提高學生身體機能,提高學生體質,完成學校的學生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工作任務。
4.4 長廊有利于學校對學生鍛煉效果進行評價、考核和管理
長廊的智能化電子打卡計時系統,可記錄不同學生的鍛煉時間與鍛煉成績,較傳統體育鍛煉成績的記錄、考核進行了自動化、智能化的管理運作。這不僅有效減輕了學校在管理、考核學生成績這一方面的工作負荷,而且對于體育鍛煉成績測試的精度有了更好的保障。所有的學生長廊鍛煉成績通過智能化電子打卡計時系統錄入電腦,可方便的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對于監測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變化和評價校園體育鍛煉的開展情況都有一定的幫助。
4.5 長廊有利于方便和激勵學生自主鍛煉,不斷超越自我
長廊的趣味性、拓展性和挑戰性有利于激勵學生自主鍛煉,不斷超越自我。長廊不同鍛煉項目的組合全面發展了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長廊的趣味性有利于吸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培養他們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長廊的挑戰性和拓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質。
[1]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Z].2005.
[2]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Z].2006.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Z].2007.
[4]許冠忠.封閉式學生體育鍛煉長廊的設計與研制[J].山東體育科技,2007,29(4),55 -56.
[5]王勝超.普通高校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狀況及健康認知調查與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12,34(2):79 -83.
[6]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
[7]陳雪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8]王穎,張武.現代學校體育呼喚“以人為本”[J].山東體育科技,2008,30(1):16 -18.
[9]曲愛英.論學校體育之真義[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24(5):75-77.
[10]陳平.“封閉式學生體育鍛煉長廊”對大學生體育鍛煉態度的影響[J].體育學刊,2009,16(5),55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