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年,“全省發改系統要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謀劃全局、落實項目、簡化程序、廉潔高效,爭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表率,爭做服務基層、服務企業的表率,爭做創業創新、干凈干事的表率”,為促進浙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新的更大貢獻。2012年必將成為浙江發展改革史上又一重要年份。
國家工商總局近期要求各地工商部門,嚴格監督食品經營者對食品包裝、標識、生產日期、保質期和有關食品儲存條件等進行自查自糾,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在經營場所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比之要求經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管住食品標識中的“貓膩”是更重要更迫切的,食品標識中的“貓膩”不除,經營者對即將過期食品的醒目提示就難以做到科學準確。監管部門整天督促經營者就即將過期食品作提示,會耗費很多人力,且效率低下,難以收到理想效果,而監管部門治理食品標識“貓膩”則是找準了抓手,有的放矢,會明顯提高監管效率,事半功倍。
(李英鋒)
每逢春節,“禮品回收”行業便異常火爆,究其原因,固然源于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正常禮尚往來中產生了一些“剩余禮品”,但更主要恐怕還是與腐敗密切相關。據有關調查顯示,賣禮品的多是官員及其家屬。“禮品回收”儼然已成了一樁腐敗生意,甚至充當了收受賄賂的“洗錢機”,因而近年來飽受詬病,喊“打”之聲不絕于耳。毫無疑問,應該反對的不是“禮品回收”而是腐敗。倘若能將“禮品回收”放在陽光下合法、依法經營,最終讓回收歸回收,腐敗歸腐敗,試問,還會有人敢借“禮品回收”搭橋洗錢嗎?還會有這么多人站出來反對“禮品回收”嗎?
(張森林)
春節期間,許多市民放棄了室外游玩的計劃,而是到新華書店購書或到市圖書館看書充電。當基本物質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人們必然會提升到精神層面上去追求愉悅與滿足。放在改革開放30年來國內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果,城市居民的物質消費需求基本供給充足的背景下,春節期間書店、圖書館人氣旺,不過是市民公眾對于精神需求日益增長的自然體現罷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書店、圖書館的人氣,某種程度上也是衡量社會發展程度與民眾幸福指數的一桿標尺,而面對文化場所漸旺的人氣,如何順應民眾之需,提供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食糧,同樣也是對精神文明以及文化建設的考驗。
(武潔)
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日前表示,40個重點城市個人住房信息系統6月底前將與住建部聯網。個人在不同城市間的購房信息將被“一網打盡”,異地炒房不會再“漏網”。房產信用經濟對于我國經濟安全至關重要。據說,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大專以上學歷人數比實際虛報了60萬。近年來官員財產申報體制建設停滯不前,反腐成效不彰與個人信用制度缺失有直接關系。一座座大廈已然在各大城市崛起,但是我們的信用經濟至今還住在鄉間的茅草棚,如此“貧富差距”自然難言健康。房產作為當下最主要的個人財產,不應“背陰”更需“朝陽”。房地產迫切需要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個人信用報告”。
(付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