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紅藝 陳會
(1湖北省荊州市中醫醫院 荊州434000;2湖北省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荊州434000)
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 mL者稱羊水過少,近年報告發病率為0.4%~4%,羊水過少對母兒均有危害,對晚期羊水過少應進行適當干預,以降低剖宮產率及新生兒發病率。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對晚期妊娠羊水過少的孕婦進行了多種方法的治療,取得了一定的療效?,F總結如下:
1.1 研究對象 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妊娠28~34周孕婦82例,三維超聲檢查排除胎兒畸形、提示羊水指數<8 cm者,無內科合并癥及妊娠高血壓病。根據胎盤位置、病人意愿分成三組。A組:胎盤位于子宮后壁或一側,能在B超引導下避開胎盤進行羊膜腔穿刺,并知情同意此治療方法者,行羊膜腔穿刺灌注治療,共27例。B組:不愿行羊膜腔穿刺或胎盤在前壁不宜行羊膜腔穿刺灌注治療者,共35例,行靜脈輸注復方丹參注射液。C組:同A組選擇病例,治療方法先靜脈用復方丹參注射液,分娩前1~3 d行羊膜腔穿刺灌注治療1次,共20例。
1.2 治療方法 自28周開始,根據B超監測羊水指數<8 cm,收住院知情選擇治療方法。A組:穿刺術前1 d和術后3 d輔助給予硫酸舒喘靈4.8 mg,1 d 3次、口服,術前備羊膜腔穿刺包、靜脈輸液器、靜脈留置針、37度的林格氏液1 000 mL,在B超引導下行羊膜腔穿刺,成功后固定好留置針,接林格氏液用5~10 mL/min的速度灌注羊膜腔,同時B超監測羊水指數,羊水指數達10~12 cm停止灌注,拔穿刺針,術后臥床休息24 h,自測胎動,3 d后B超測羊水指數,以后定期監測胎心情況及羊水指數,必要時再灌注。27例共穿刺46次,10例1次、15例2次、2例3次,均穿刺成功。B組:靜脈輸注5%葡萄糖500 mL+復方丹參注射液20 mL、5%葡萄糖500 mL+能量合劑、5%葡萄糖鹽水500 mL+維生素C 2 g,同時每日飲水1 500 mL以上,連用7 d為1個療程。停藥3 d后測羊水指數,以后定期監測胎心情況及效果,不理想者或羊水指數<7 cm,治療后2周再用1個療程。10例用1個療程,14例用2個療程、11例用3個療程。C組:用B組方案治療1~2個療程后,于分娩前1~3 d用A組方法羊膜腔穿刺灌注1次。
1.3 觀察指標 妊娠周數、治療前后羊水指數、分娩方式、分娩時羊水情況、有無羊膜感染、新生兒阿氏評分、新生兒體重、產后出血量、新生兒患病情況、產褥病率、宮內感染。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χ2或t檢驗。
2.1 羊水指數監測 治療前及灌注后3 d、7 d羊水指數變化情況見表1。兩種方法治療羊水過少均有效,在短期內羊膜腔灌注治療優于丹參注射治療,治療1周后兩組羊水指數比較無差異。
表1 兩種治療方法治療前后羊水指數變化情況 (±S)

表1 兩種治療方法治療前后羊水指數變化情況 (±S)
組別 n治療前羊水指數 治療后3 d羊水指數 治療后7 d羊水指數羊膜腔灌注組27 5.52±1.34 9.26±2.78 8.42±1.25丹參治療組 55 5.43±1.64 7.81±2.38 8.37±2.04 t 值 0.46(P >0.05) 2.16(P <0.05)
2.2 妊娠結局比較 三組羊水過少在治療前孕周、羊水指數、母體并發癥比較無差異,分娩時的羊水量、出血量、新生兒病率、宮內感染無差異;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體重、分娩方式有差異。見表2。82例羊水過少病人經治療后共剖宮43例,剖宮產率52.44%,新生兒窒息18例,發生率21.95%,胎兒宮內生長受限15例,發生率18.29%,新生兒畸形3例。其中治療前羊水指數<5 cm者12例,治療后仍出現了胎兒宮內窘迫和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3例。
表2 三組妊娠結局比較 (±S) 例(%)

表2 三組妊娠結局比較 (±S) 例(%)
組別 n 胎兒宮內窘迫 剖宮產 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體重(g)A 27 11(40.7) 10(37.0) 5(18.5) 2476±672 B 35 17(48.6) 25(71.4) 10(28.6) 3140±812 C 20 5(25.0) 8(40.0) 3(15.0) 3054±710
3.1 羊水過少的原因及治療 直接原因不明,與母體-胎兒-胎盤系統血液循環障礙有相關性[1],本組病例排除胎兒畸形、過期妊娠、妊娠合并內科疾病、妊娠高血壓病引起的胎盤功能異常。胎盤功能減退、羊膜病變、母體血液黏稠也是羊水過少的原因。羊水過少出現越早,圍產兒預后越差,對妊娠28~34周的羊水過少患者,必須給予有效治療,改善圍產兒結局。否則羊水過少會導致胎兒、臍帶、胎盤受壓,胎兒不能正常伸展,時間過長會引起胎兒畸形;臍帶受壓供血供氧不足,胎兒儲備能力下降,生長受限,對外界刺激敏感,易發生胎兒宮內窘迫,臨產時胎兒缺氧加重,剖宮產率上升,如陰道分娩新生兒窒息等病率上升。本文82例治療后剖宮產率52.44%,新生兒窒息發生率21.95%,胎兒宮內生長受限發生率18.29%。
3.2 B超引導下羊膜腔穿刺灌注林格氏液的治療意義 82例中47例羊水過少經羊膜腔穿刺灌注治療66次,沒有發生胎盤早剝、宮內感染。B超具有方便、價格合理、無損傷的優點,評價羊水過少準確性高,在B超引導下羊膜腔穿刺操作,損傷胎兒及胎盤可能性小,硅膠導管針置羊膜腔對胎兒無損傷危害,患者能夠接受。林格氏液為0.85%的NaCl及部分的K、Ca離子,比生理鹽水更接近羊水,對胎兒無害,可有效改善宮內環境,治療后羊水正常或接近正常,防止了胎兒臍帶受壓,減少了胎兒畸形發生[2~3]。羊膜腔穿刺補充羊水可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受胎盤位置限制,且孕婦及家屬的認知有一定難度,不能完全杜絕宮內感染、胎盤早剝的危險,灌注1次維持時間有限,不是根本性的治療方法,宜盡量減少灌注次數。本文觀察灌注后3 d羊水指數正常,7 d后暫下降,建議用于足月妊娠分娩前1~3 d,或孕齡小于34周胎兒窘迫估計分娩難成活時,可降低剖宮產率,減少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發生。
3.3 復方丹參注射液對羊水過少的治療意義 羊水過少的孕婦常存在血液黏稠,子宮胎盤血容量不足[4]。有研究表明羊水量與母體血容量之間有密切相關性,增加母體血容量,母體血漿滲透壓降低,子宮動脈血流速度增加,胎兒腎血流量增加,則胎兒抗利尿激素分泌下降,尿量增加,羊水增加。復方丹參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減少血流阻力、改善組織供氧的作用,直接靜脈輸注用于產科FGR、妊娠高血壓病等已多年,未見對胎兒和孕婦有危害的報道,對治療羊水過少有一定療效[5],能有效增加羊水量,患者易于接受,母兒安全,對新生兒無不良影響,在臨床上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應在胎盤微循環能改善、胎盤未廣泛鈣化前應用,孕周增大,胎盤老化,效果降低。本文羊水指數<5 cm者12例,因胎盤微循環差,治療效果不佳,均出現了胎兒宮內窘迫和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3例。對孕期28~34周內孕婦,B超監測羊水指數<8 cm應開始治療。本文55例經丹參治療后出生體重高于羊膜腔灌注治療組,丹參用于治療羊水過少合并胎兒宮內生長受限較好。
羊水過少尚無特效無創的治療方法,對于未足月妊娠羊水過少患者,胎盤未鈣化前應用復方丹參靜脈輸液維持羊水量在一定的范圍,待胎兒成熟分娩前1~3 d給予羊膜腔穿刺灌注林格氏液待分娩,兩者聯合治療羊水過少,有一定的治療價值。本資料例數有限,羊水過少治療方法多樣,減少有創治療患者更易接受。
[1]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5-136
[2]王悅娥,董素芹,李躍珍,等.羊膜腔內灌注治療羊水過少16例臨床分析[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0,2(4):235
[3]曹寵華,陸美英.羊膜腔滴注林格氏液治療羊水過少60例分析[J].臨床醫學,2008,28(9):87-88
[4]葉光勇,李愛云.羊水過少孕婦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及圍生兒預后[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5,21(4):248-249
[5]倪娟,裘雅芬,盛少琴,等.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妊娠晚期羊水過少的療效評價[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8,8(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