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讓花,原連莊,肖艷,董彥琪,吳濤
(河南新鄉市農業科學院,453003)
大白菜原產我國,是我國的主要蔬菜之一,主要以秋季栽培為主,秋季大白菜豐欠直接影響北方地區蔬菜市場供應與副食品價格。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市場不僅要求大白菜抗病、高產,而且要求投入低、便于管理、優質、高效。新中78具有中熟、優質、抗病、豐產、高效、易于管理等優點,非常迎合市場需求。

親本5201是以秦白2號為材料,經連續多代自交選育而成,表現為上心速度快,結球緊實,品質優良,抗干燒心,抗病抗凍性好。另一親本13936是以豐抗70為材料,經連續多代自交選育而成,表現為葉球色淺、疊抱,植株抗病。
2005年試配組合,2006-2008年在新鄉市農科院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08-2009年參加國家區域試驗和生產示范,2010年8月通過全國蔬菜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命名為新中78。
①品種比較試驗 2006-2008年在新鄉市農科院試驗地進行了大白菜品種比較試驗。2006年新中78凈菜產量6 340.62 kg/667 m2,比對照豐抗70增產19.03%,差異達極顯著水平;2007年凈菜產量6 907.77 kg/667 m2,比對照豐抗70增產5.82%,差異達顯著水平;2008年凈菜產量7 168.15 kg/667 m2,比對照豐抗70增產 0.39%;3 a平均凈菜產量6 805.51 kg/667 m2,比對照增產7.48%(表 1)。
②國家區域試驗和生產示范 2008-2009年,新中78參加了全國第九輪大白菜區域試驗,在10個參試品種中,2008年凈菜產量位列第一,為6 283.83 kg/667 m2,比對照北京新3號增產0.79%,比對照豐抗70增產8.82%,差異達極顯著水平;2009產量年位列第二,為6 379.70 kg/667 m2,比對照北京新3號增產6.10%,差異達極顯著水平,比對照豐抗70增產3.11%,差異達顯著水平。新中78 2a平均凈菜產量為6 331.77 kg/667 m2,比北京新3號(CK1)增產 3.39%,比豐抗 70(CK2)增產 5.86%(表 2)。

表1 2006-2008年新鄉市農科院品比試驗產量比較

表2 2008-2009年全國第九輪大白菜區域試驗產量比較

表3 2008-2009年全國第九輪大白菜生產示范產量比較

表4 國家區試新中78大白菜抗病性鑒定

表5 新中78大白菜品質分析
2009年新中78參加了全國第九輪大白菜生產示范,試驗可能受到氣候或人為等因素的影響,黑龍江試驗點無產量。其他試驗點新中78位居第6位,平均凈菜產量為5 505.93 kg/667 m2,比北京新3 號(CK1)減產 6.33%,比豐抗 70(CK2)減產 5.96%,但其與最高產量和2個對照差異均不顯著(表3)。
2009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研究所對新中78進行了霜霉病、病毒?。═uMV)、黑腐病的田間苗期復合接種鑒定。結果表明,新中78對3種病害均表現為抗?。ū?)。
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驗分析,新中78大白菜含粗纖維0.64%,VC 26.3 mg/100 g,可溶性糖2.11%,粗蛋白1.04%,水分95.51%(表 5)。
新中78為中熟秋播大白菜一代雜種,生育期80~90 d。植株半開展,株高43~48 cm,株幅 64~73 cm,葉球疊抱圓頭形,外葉淺綠色;葉球縱徑(球高)28.8 cm,橫徑(球寬)23.3 cm,球形指數1.23;結球緊實,凈菜率達77.62%,軟葉率達37.85%,單株凈質量4 kg左右,凈菜產量達 6 200~8 400 kg/667 m2,高產穩產,品質優良;抗病毒病、黑腐病及霜霉病,高抗干燒心。適宜在河南、河北南部、山東西部、安徽北部等地作中熟秋播大白菜種植。
河南及其相似地區于8月16~22日播種。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并施足有機肥,一般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優質廄肥5 000 kg,配施復合肥40 kg,過磷酸鈣40 kg。高壟栽培,行距60 cm,株距53 cm,每667 m2定苗2 100株左右。蓮座初期和結球初期,結合澆水,分別追施尿素15 kg/667 m2。生長期間注意防蟲治病。成熟后及時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