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梅 徐兆林
(1.寶應商貿學校 江蘇 揚州 225800;2.寶應工業學校 江蘇 揚州 225800)
職校教師下企業鍛煉之感悟
高彩梅1徐兆林2
(1.寶應商貿學校 江蘇 揚州 225800;2.寶應工業學校 江蘇 揚州 225800)
職業學校應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新的合作途徑,指導和幫助教師到企業兼職,讓教師真正深入企業,在企業里得到鍛煉。使學校教師在負責或參與企業項目過程中,找到改善教育教學的方法與途經。
職校教師;下企業鍛煉;兼職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十二五”期間職業教育“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推進校企合作”,“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等等,均需要加快、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系。而現行的校企合作基本處于學生或實訓基地的層面,教師層面的“教師下企業鍛煉”流于形式。所以,急需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教師下企業鍛煉,探索和推進職校教師到企業兼職。
(一)職校教師到企業兼職是國家教育規劃的要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鼓勵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實踐”。這為教師走進企業提供了法規保障。
職校教師到企業兼職在國內外早有先例。職業教育發達的德國,專門制定了兼職法規約定教師到企業兼職。《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明文規定:“鼓勵企業設立自主創新崗位,引導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和學校科學技術人員到企業兼職、掛職,參與企業技術創新活動。”
(二)職校教師到企業兼職是學校與企業實現雙贏的有效途徑
職業學校專業理論教學和技能教學與現實企業需求相脫離,是因為教師專業思想、專業水平、專業技能不足。從企業引進人才,讓企業相關技術人員到學校兼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上述矛盾。但企業技術人員懂技術不懂教學,難以掌握學生心理,不會運用職業教育心理學,更談不上教育教學方法,常有“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的尷尬。讓教師到企業兼職,則可以把企業最先進的技術帶到學校,教給學生,從而培養出掌握最先進技術并受企業歡迎的勞動者,達到互惠互利。
總結現行的校企合作,基本是兩大類型:一是學校引進企業辦學、辦廠辦建設生產型實訓基地等,可歸納為硬件的合作開發;二是“工學交替”、“工教結合”、“訂單培養”、“企業冠名”等,可歸納為學生技能學習與就業合作。這些合作方式在實施中普遍沒能很好地發揮教師的紐帶作用,難以使教師很好地把握企業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質與實用技能,也就難以培養出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人才。
推行“教師下企業鍛煉”是在認識到教師在職業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后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促進教師了解企業需求的一項重要途徑,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但這項工作往往是學校主動,企業被動甚至不動,企業缺乏合作辦學的內在動力,一邊熱,一邊冷。從企業方面考慮,讓某個企業吸收幾十或上百人鍛煉,這些人身心素質和技能參差不齊,也著實讓企業為難,由此導致教師下企業鍛煉最終流于形式,或是企業把教師當作客人,或是教師走馬觀花地參觀。
(一)校企合作的關鍵——互惠互利
學校可以根據企業需求、學校個別業務骨干專業特點,讓教師短期或在一定期限內到企業兼職。兼職教師作為企業的兼職工人,應享受一定的薪資等待遇,更應符合企業需求,能實實在在地幫助企業進行技術革新或完成某個項目。這不同于以往校企培養或設備合作,也不同于學校主動、企業被動的教師到企業鍛煉,而是學校與企業的共同需求,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互惠互利。
比如,揚州某商務學校旅游專業的某教師,利用暑期幫助某旅游公司帶團旅游。對于旅游公司,暑期是旅游旺季,人手不足,急需導游;對于教師個人,帶團出去鍛煉自己,同時可以了解最新的旅游資源,把握最新的旅客需求,從而能更好地指導和教育學生;這種實踐能得到勞動報酬,這種報酬使該教師工作更有積極性和責任心,更加理解旅客心理和各種需求。
(二)教師須轉變觀念,變被動為主動
任祖平教授是碩士研究生導師,原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工業培訓中心主任,現任東南大學保衛處處長,多次擔任江蘇省職業教育四大賽事之一 “創新大賽”的評委專家組組長,還擔任華東工程訓練教學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機電設備招標中心評標專家組成員、南京汽車維修管理協會理事、南京市消協仲裁委員會委員等社會職務。這么多的社會職務,讓任教授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任教授自己曾總結到“我實施或參與實施了上萬個種類或項目的技術革新”。所以,民間稱他為“創意王”、“在機電、控制、汽修,沒有任教授不懂的”。目前,雖沒有任何人或組織讓任教授到某企業兼職,但他一直在企業、行業兼職,而且我認為這是教師到企業、行業兼職非常成功的案例。
除了任教授和上述教師的成功探索,筆者也在企業兼職中逐步成長。2010年春節前一個月,接到一個與企業合作項目——來料加工油箱配件 (50套31種約2000件大小不等產品)。據了解,基本沒有難度,僅涉及車、銑、鉗加工;加工精度不高,公差在1~1.5mm左右;產能也沒有問題。既可以鍛煉師生,又可以創收,我欣然接收,于是親自掛帥并組織7名技能大賽參賽師生組成最強陣容,但我們卻是倉促而又尷尬地“完成”了任務,其原因如表1所示。雖然在這個項目上我們不是很成功,但在教學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有效指導了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
除了上述工作,筆者也到校外企業兼職,在一個個項目中鍛煉自己,并及時應用到教育教學中。一系列經驗教訓強化了我的質量意識。在平時教學中,我不斷強化學生的質量意識,認真學習質量體系,在校本教材中植入質量體系內容。針對切屑問題,強化學生基本素質的養成教育,積極參與學校“技能+素養”2S培養模式的研討,參加省級課題“職業學校‘技能+素養' 2S培養模式研究”。參與了企業工藝制定、工藝卡編制與監督工人對已定工藝的實施,形成了強烈的工藝意識和規范化品質,也運用到我的教學中,并申報了市級課題《創新與“呆板”的校本特色教育》。參與企業人事招聘會,了解到企業對員工更重視素養和可塑性,技能不足可以培訓,素質差是堅決不要的,這指導我日后的教學以規范為首、素養為要。參與企業現場改善,了解到“定置管理”——大到液壓車,小到螺絲刀都有其固定的位置,這是企業現場5S規范化要求,是企業整潔有序的基礎,是企業從細微處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也被引進學校,作為實訓管理和對學生實訓規范化的基本要求。

表1 合作項目完成過程中的尷尬及原因分析表
在每一個項目中,總能找到改善我們的教育教學的方法或途徑,有些可能僅僅是意識問題,如切屑、毛刺的處理等;有些需要提供環境或文化氛圍,如定置管理的“定置”等;有些是需要反復強調和不斷考核的,如質量和工藝等。這些是“從學校到學校”的教師在書本上很難學到或難以有深刻體驗的。
[1]魯昕.在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工作會議上的講話[OL].(2011-12-28).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 20120104094336693&cata_id=N208.
[2]王云珠.對校企深度合作的思考與建議[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2011(2):39.
[3]馬成榮.職業教育要做到專業與產業、企業、職業的三維對接[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2011(1):1.
[4]百度百科.校企合作模式[OL].(2011-09-01).http://baike. baidu.com/view/486909.htm.
[5]王彥飛,宋婷.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邊緣化探析[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2011(1):27.
[6]張立君,趙雪峰.高職院校兼職教師規范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3):56-58.
G715
A
1672-5727(2012)07-0071-02
高彩梅(1977—),女,江蘇寶應人,江蘇省寶應商貿學校教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分層遞進教學。
徐兆林(1976—),男,江蘇寶應人,江蘇省寶應工業學校教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項目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