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巴根那,董華,董清平
(1.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2.黑龍江公安消防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3.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痛風性關節炎是由于血尿酸升高導致尿酸鈉在關節內形成微晶體沉淀,而引起的非特異性關節炎。是痛風典型的表現形式,急性期具有驟然發病和劇烈疼痛的特征,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多數患者的關節炎表現為發作與緩解交替,病程長者發作期長而緩解期短,甚至有的患者遷延不愈。反復發作的患者在病變部位可形成痛風石,關節畸形等。
本課題所要研究之方藥是作者根據中醫理論,結合多年治療痛風性關節炎驗方基礎上,結合現代中醫藥研究成果研究出的中藥外用方劑,臨床應用多年,顯示出良好的抗炎,消腫及鎮痛作用。本課題通過納米粉碎技術將中藥制成納米顆粒,外敷于痛風性關節炎模型大鼠病變部位,觀察創新中藥劑型與傳統中藥外敷劑型相比對痛風性關節炎關節炎 IL-1β、IL-6、IL-8表達的影響。
清潔級大鼠40只,雄性,體質量(200±20)g,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大鼠IL-1β定量ELISA試劑盒(美國RD公司進口分裝);大鼠IL-6定量ELISA試劑盒(美國RD公司進口分裝);大鼠IL-8定量ELISA試劑盒(美國RD公司進口分裝);扶他林(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H19990291)。
DF-110型電子分析天平;LD25-2型自動平衡離心機;上海一恒電熱恒溫箱;醫用微波爐;RJ17-DG 5031酶聯免疫檢測儀。
傳統中藥(由元胡、當歸、川芎、威靈仙、冰片等組成)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第附屬第一醫院制劑室進行普通級粉碎(80目)。精密稱取傳統中藥10g,加蒸餾水10ml混勻,制成均勻膏狀液體,密封,備用。
納米中藥(與傳統中藥藥物組成相同)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實驗室進行納米級粉碎。并在透射電鏡下檢測其粒度達到100納米以下。制備方法同傳統中藥。
將Wistar大鼠40只馴養1周后,按隨機數字表分成5組,即空白組8只,模型組8只,扶他林組8只,傳統中藥組8只,納米中藥組8只。自由攝食,并定期清潔、消毒。
模型制作:用6號注射針在受試大鼠右后肢踝關節背側從45°方向刺入脛骨肌腱內側,將0.2ml尿酸鈉溶液(濃度2.5g/100ml)注入到踝關節腔,形成痛風性關節炎模型。
空白組:不造模,不用藥;模型組:只造模,不用藥;扶他林組:造模后用扶他林軟膏外敷踝關節處,用膠布固定,每日1次,連續5天;傳統中藥組:造模后用普通級粉碎的中藥膏外敷踝關節,用膠布固定,每日1次,連續5天;納米中藥組:造模后用納米中藥膏外敷踝關節,用膠布固定,每日1次,連續5天。
以上各組在第3天和第5天每組各取8只,關節腔剖開,切取關節滑膜,按比例加生理鹽水稀釋,放入組織勻漿機中進行勻漿,離心,取上清液,于-70℃冰箱保存待檢測IL-1、IL-6、IL-8、TNF-α含量。用酶聯免疫法測定各項指標。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各組大鼠給藥前,皮毛光澤色白,精神佳,好動,飲食正常;造模后,模型組大鼠局部關節皮膚紅腫,活動減少,攝食及飲水次數也明顯減少;其他各組大鼠活動、攝食、飲水與平時略少,但比模型組好。
表1 各組大鼠踝關節滑膜IL-1β的含量比較(s,pg/ml)

表1 各組大鼠踝關節滑膜IL-1β的含量比較(s,pg/ml)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治療組與模型組比較,☆P<0.01,納米中藥組與扶他林組比較,▲P<0.05;與傳統中藥組比較,★P<0.05。
組別 n 第3天 第5天空白組8 96.18 ±3.39 95.91 ±3.34模型組 8 142.89 ±4.27* 133.84 ±4.01*扶他林組 8 127.67±3.58*☆ 109.74±3.25*☆傳統中藥組 8 127.82±4.03*☆ 110.99±3.32*☆納米中藥組 8 111.78±3.72*☆▲★ 96.45±3.63☆▲★
空白組大鼠關節滑膜IL-1β的含量較少,模型組與空白組比較IL-1β的含量明顯增多,第3、5天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造模成功。第3、5天,治療各組IL-1β與模型組比較,關節滑膜中IL-1β含量明顯減少,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各治療組均有降低大鼠足踝關節組織中IL-1β含量的作用。治療第3、5天,納米中藥組與扶他林組及傳統中藥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各時間點,扶他林組與傳統中藥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納米中藥組對降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病理過程中細胞因子IL-1β作用優于扶他林組及傳統中藥組。
表2 各組大鼠關節滑膜中IL-6的含量比較(s,pg/ml)

表2 各組大鼠關節滑膜中IL-6的含量比較(s,pg/ml)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納米中藥組與扶他林組比較,▲P<0.05;與傳統中藥組比較,★P<0.05。
組別 n 第3天 第5天空白組8 135.93 ±4.69 136.12 ±3.62模型組 8 170.41 ±3.85* 167.28 ±2.85*扶他林組 8 160.90±4.01*☆ 151.39±3.06*☆傳統中藥組 8 162.12±3.47*☆ 153.05±3.19*☆納米中藥組 8 152.93±3.35*☆▲★ 140.85±2.17☆▲★
空白組大鼠關節滑膜中IL-6的含量較少,模型組含量較高,第3、5天,治療各組IL-6含量均呈下降趨勢,與模型組比較,大鼠踝關節滑膜中IL-6含量明顯減少,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各治療組均有降低大鼠足踝關節滑膜中IL-6含量的作用。治療第3、5天,納米中藥組與扶他林組及傳統中藥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各時間點,扶他林組與傳統中藥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各組大鼠踝關節滑膜中細胞因子IL-8的含量比較(s,pg/ml)

表3 各組大鼠踝關節滑膜中細胞因子IL-8的含量比較(s,pg/ml)
注:治療組與空白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納米中藥組與扶他林組比較,▲P<0.05;與傳統中藥組比較,★P<0.05。
組別 n 第3天 第5天空白組8 60.95 ±3.26 61.02 ±2.61模型組 8 127.84 ±3.71* 119.90 ±4.56*扶他林組 8 99.69±4.65*☆ 84.99±5.22*☆傳統中藥組 8 100.59 ±3.54*☆ 86.25 ±4.27*☆納米中藥組 8 89.45±2.94*☆▲★ 67.37±3.78☆▲★
空白組大鼠踝關節滑膜中IL-8的含量較少,模型組與空白組比較IL-8的含量明顯增多,第3、5天,治療組與模型組比較,大鼠踝關節滑膜中IL-8含量明顯減少,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各治療組均有降低大鼠足踝關節滑膜中IL-8含量的作用。治療第3、5天,納米中藥組與扶他林組及傳統中藥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各時間點,扶他林組與傳統中藥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納米中藥組對降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病理過程中IL-8的作用優于扶他林組及傳統中藥組。
體內的尿酸鈉鹽結晶(MUS)作用于血小板、中性粒細胞、滑膜細胞、單核細胞,刺激上述細胞釋放多種炎癥介質,這些炎性細胞因子在痛風發病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IL-1β、IL-8作為炎癥趨化因子和激活因子在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認為IL-1β是前炎癥網鏈中的一級細胞因子,而IL-8是由IL-1β、TNF-α誘導的二級前炎癥細胞因子[2]。多種細胞因子參與了關節炎的發作,尤其是IL-1β、IL-6和IL-8。本實驗用尿酸鈉混懸液誘導大鼠產生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在觀察的5天中,模型組踝關節滑膜中細胞因子 IL-1β、IL-6、IL-8均有較高含量存在,表明細胞因子 IL-1β、IL-6、IL-8在MSUC誘導大鼠產生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中起重要作用。通過分析這些細胞因子含量的變化,對實驗中不同藥物療效進行評價。結果表明,納米中藥通過降低IL-1β、IL-6、IL-8等細胞因子是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可能的機制之一。
中醫學認為,痛風的發生,是本虛標實之證,脾腎雙虧為本,濕、熱、痰、濁、毒凝滯為標。以濕濁內盛為主要病機。在急性期以濕熱濁毒閉阻經脈、流注關節為主。治療重在清熱解毒、利濕瀉濁化瘀通絡[3-4]。本課題所要研究之方藥是作者根據中醫理論,結合多年治療痛風性關節炎驗方基礎上,結合現代中醫透皮吸收理論研究出的中藥外用方劑[5]。納米中藥貼劑由元胡、當歸、威靈仙、川芎、冰片等各等分組成。威靈仙為君藥,威靈仙,味辛具有祛風濕,通經絡之功效,針對痛風濕郁絡瘀,不通則痛的病機特點,用其除濕、通絡、止痛之功。威靈仙還有的白頭翁素和白頭翁醇皂甙等能增加尿酸鹽 排泄,具有鎮痛,抗痛風作用。元胡為臣藥,味辛,具有行氣止痛之功,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元胡具有明顯的鎮痛作用。當歸、川芎為佐藥,現代研究證明,其具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透皮吸收、抗炎止痛的作用。冰片為使藥,味辛、苦,具有開竅、清熱解毒之功效,引諸藥由表達里,現代研究表明,冰片具有抗炎止痛作用,又是很好的透皮促進劑。本課題通過納米粉碎技術將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加工成納米級粒子。增加藥物的吸收率與透入性。實驗表明:運用納米中藥貼敷透入療法的局部給藥途徑,較快發揮作用,緩解關節疼痛,是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1]Coderre TJ,Wall PD.Ankle joint arthritis in rats:Analter native animal modle of arthritis to that produce by Freud'sadjuvant[J].Pain,1987,28:379 -393.
[2]Shrestha M,Chiu MJ,Martin RL,et al.Treatment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with intra - muscularke toralactromethamine[J].Am J Emerg Med,1994,12:454 -456.
[3]景元偉.溫陽泄濁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J].中醫藥學報,2011,39(1):106 -107.
[4]孫貴才,謝晶日,吳洪亮.中藥聯合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治療持續性痛風性關節炎[J].中醫藥學報,2011,39(5):108 -109.
[5]趙巴根那,董清平,董華.傳統中藥和納米中藥抗痛風貼劑體外透皮效率的比較[J].中醫藥學報,2010,38(5):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