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星
舞蹈美指的是舞蹈作品中以比較完美的舞蹈形式創造出鮮明生動的舞蹈形象,表現出人們肯定美好、否定丑惡的情感思想和意志愿望。那么究竟什么樣的舞蹈作品才是美的?是能夠激發觀眾情感與思緒的?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四項標準和原則。
形象性是舞蹈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審美特征。因為只有生動的、鮮明的、具體的形象才能使人有審美的感知。我們知道,任何藝術都是以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人們情感和思想的,這是一切藝術的特點和規律,離開了藝術的形象,就不可能給人以美感,也就沒有了美。
舞蹈動作大都是人體的自然生活動作,經過提煉、加工、美化而來的。這里所謂的提煉、加工和美化,除了人體動作要具有節奏性,使它符合舞蹈動作的規律外,還要求舞蹈動作必須具有造塑性,這是使舞蹈動作具有美感形式的最基本的條件和主要的因素。同樣,離開了人對舞蹈作品的直覺,舞蹈的美是不可能被感知的。因為舞蹈的美表現在從舞蹈動作的流動變幻之中所產生的具體舞蹈意象,因此,如果沒有鮮明、具體、生動的舞蹈形象,也就沒有了舞蹈的美。
正是為了使舞蹈能更鮮明地、更有說服力地達到上述的要求,先進的思想、積極的主題,不是概念上的說教,必須通過藝術去形象地表現它。如彝族雙人舞《阿惹妞》,編導抓住愛情歷史悲劇這一最富有激情的傳統題材,抓住人物最激動的時刻,以舞動舞,把無形的情化為可見的形象。為了更好地運用和發揮舞蹈藝術的抒情性,舞蹈編導首先應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和精神境界以及觀察和概括生活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欣賞趣味,以飽滿的激情去表現人們最美好的、最高尚的情感。
形象性是舞蹈審美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一切形象都能夠引起人們的美感。舞蹈作品的美還具有第二個特征,就是感染性。
舞蹈的藝術實踐證明,舞蹈擅長于抒情而不擅長于敘事,從根本特性上來看,它不善于去直接地再現客觀事物和事物的發展過程,而是善于將人對客觀事物和事物發展的感受,以及豐富的情感活動,通過舞蹈表現出來。我們知道舞蹈藝術反映現實生活,并不是以動作和語匯來單純模擬生活。除了舞劇以外,它不像話劇、戲曲去交待事件、情節,敘述著復雜的故事,而是以其特有的表現手段,通過對現實生活高度概括來深刻反映人的豐富的內心世界。舞蹈形象就是人的生活情操的集中升華,它以其鮮明的美感和強烈的抒情性,深深地感染人們。優秀作品具備的首要條件,就是它必須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能夠激起觀眾的感情,引起愛憎、同情或反感,使觀眾隨著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樂。如果引不起觀眾情感的共鳴,也就根本談不上什么審美活動。一個舞蹈作品所表現出的情感和思想之所以能夠對觀眾具有震撼力或感染力,其原因正是這個作品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因此一部舞蹈作品只有具有藝術感染力的形象,才能激起觀眾情感上的浪花,也才能夠引起人們的美感。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也是形成舞蹈美不可缺少的因素。社會生活每日每時都在不停地發展,人們的欣賞水平、審美觀念和娛樂趣味必然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相應地產生變化。因此,陳舊的主題和內容、老一套的表現方法和手段,就不能夠繼續適應人們的審美需求。舞蹈作者,如果在創作活動中缺乏獨特的創新和突破,總是重復和模仿別人和過去,就不能獲得與時代并進的舞蹈審美效果。
舞蹈的第四個審美特征與原則就是技藝性。技藝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指演員舞蹈技巧的表演藝術,如高空跳躍、急速旋轉、柔軟的滾翻和慢動作的控制等等;二是指編導在藝術結構、場面調度、舞蹈語言的運用以及對人物性格、內心情感的細致刻畫等方面所具有的藝術技巧和表現能力。
無論演員的表演,還是編導的創作,只有體現出一定的技藝性,觀眾才能得到舞蹈美的感受,技藝性愈高,舞蹈美的感受就愈強烈。舞蹈藝術最基本的特征是“技藝性”,舞蹈是人體動作的藝術,舞蹈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所表現的人物情思和豐富的內在精神世界,都是通過人體動作進行展現和描繪的。動作的停止,就意味著舞蹈作品的結束。舞蹈藝術作為一種直觀的藝術形式,有別于其他靜止的藝術形式,它以動作性的人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情節與事件的發展以及矛盾沖突的推進、情調和氣氛的渲染、意境的形成等。由此可見,構成舞蹈形式美的基礎和創造舞蹈形式的物質材料是人體本身。
綜上所述,舞蹈的形象性、感染性、創新性和技藝性,是形成舞蹈美的基本特征,也是衡量一部作品的基本標準與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