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茹
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市 201300
語言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產物,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信息交際工具。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由美國所舉辦的全球范圍內的國際語言測試是美國語言規劃中傳播其語言及文化的有力工具。
簡而言之,美國文化和社會價值蘊含在英語語言中隨其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美國的國際性語言測試在英語語言和美國文化的傳播中顯然處于一種非常重要的地位,這種語言與文化的傳播方式值得我們深思。
美國有多個國際性的語言測試,而托福是在世界范圍內推廣范圍最廣及影響最大的英語語言測試?!昂芏嘣诒泵赖拇髮W和學院把托福成績作為對于成績、學術能力測試和推薦信之外的補充條件以便決定錄取哪一位非英語國家的學生?!?(Bachman, 1995: 58)托福是決定是否能夠進入歐美國家大學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決定了托福在進入歐美國家留學的重要地位。
除了托福之外,美國還有一些其他的基于英語的測試:比如GRE (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 GMAT (經企管理研究生入學考試),SAT (學術能力評估測試)等等,雖然以上所提及的測試不是專門用來測試語言的,但測試者必須有較高的語言水平以便很好的理解題目及用英語給出正確的答案。因此以上測試從側面來檢測應試者的英語水平,從而促使其提高英語水平以通過該類考試。
托??荚囎鳛橛⒄Z語言測試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廣為接受,美國政府利用托福的影響力來推進其語言政策和由英語所承載的美國文化。因此,作為主要的國際性英語語言測試,托??梢员灰暈榇偈箲囌呷谌朊绹幕膹娪辛Φ墓ぞ??!霸诼殘鲋邢胍獙⑵渌Z言與英語融合混雜的使用幾乎是不可能的。測試不僅決定了英語的地位,而且從另一方面將其規定為‘優秀的語言’?!?(Shohamy,2007: 528)
測試都具有反撥作用,托福也不例外。Alderson 和 Hamp-Lyons兩位學者聲稱:“我們的研究結果清楚地表明托福既影響教什么也在影響怎么教。”(Alderson & Hamp-Lyons, 1996 : 282)語言與文化的關系非常密切,托福也不可避免的會測試應試者的文化或者背景知識。因此,托??荚嚨姆磽茏饔闷仁箲囌呷W習考試所規定的內容,比如文化或背景知識。即在準備托??荚嚨倪^程中,文化傳播已經在進行了。托??荚噷τ趯W習和教學內容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一個學生或者移民者想要通過測試或者取得高分就必須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竭盡全力。此外,為了適應語言學上的新近發展及現代社會的急切需求,托福對于考試內容上也更注重對跨文化交際水平的考核。比如,在做閱讀理解或者聽力的時候,常常需要理解一些文化意象,我們應該知道:“例如,佛羅倫薩州不僅僅是五十個州之一或者僅僅是一個南部的州---它還是一個年長者用來養老還有年輕人春游的去處。因此,在美國人眼中,提到佛羅倫薩州所討論的東西和阿拉巴馬州或者南加利福尼亞州有很大的不同。”(Valette, 1977: 273)
除了托福之外,美國國際性的基于英語的測試,比如:GRE,GMAT, LSAT 和SAT等,這些測試同樣在全球美國文化傳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應試者必須保證其英語水平能夠達到正確理解題目并且做到用準確的英語回答問題。對于非英語國家的考生來說首要的事情就是要去除語言上的障礙,然后按照美國的思維方式去回答問題。因此,美國語言及文化成功的通過基于英語的測試進行廣泛的傳播。
總之,不管是像托福那樣的純語言的測試,還是基于英語的GRE、 LSAT、 GMAT和SAT測試等等,目的都在于在通過測試這種形式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美國文化。
在中國,托福考試最具影響也最受歡迎。托福被引進中國已有二十余年,從參加人數上面來看,1981年剛被引進中國時僅有732名應試者。然而,托??荚嚨娜藬狄泽@人的速度在增長,2012年頭兩場托??荚嚨膱竺藬狄呀洺^12000人。據統計,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超過5億人學習過外語,其中93.8%的學習者選擇了英語。中國學習英語的人數居于世界的首位,并且超過了整個美國說英語的人數。孩子們剛入學就會接觸英語,“學生們從很小的年齡就知道英語這種語言的重要性,并且它還對他們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 (Shohamy, 2007: 526)
在分析了英語語言測試在中國的影響和形勢之后,我們發現美國通過國際性的語言測試進行語言文化傳播的方式值得學習。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想要掌握好另外一門語言和文化必須保證自己已經完全掌握和理解自己本國的語言和文化。英語語言學習者應該對于英語語言學習保持一種理性的態度,不應該忽略中文水平,不能忘記傳承中國文化。但是,漢語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外國學習者的追捧。自從1990年開始,大約有四十萬外國人參加了HSK(漢語水平考試)。漢語水平考試與托福相似,取得了《漢語水平證書》便可以進中國高等院校入系學習專業或報考研究生及被聘為機構錄用人員。近期,中國中央電視臺宣布中文的電視和廣播節目應避免使用特定的英文縮寫形式。也就是說,在電視和廣播節目中像英文縮寫形式 “GDP”、“WTO”和“CPI”等等都會以漢語詞匯來代替。 這一舉措被廣為認同,同時也在學術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我認為需要通過這些舉措來提高中國人民的傳統文化意識及保證語言的純正性。
Elton & Laurillard被廣為接受的論點是“最快改變學生學習方法的途徑就是改變測試系統?!?(Elton & Laurillard, 1979: 100) 他的這個觀點給我們的提示就是我們可以從美國語言測試中得到啟示:比如在國內外開展中文水平考試,以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應聘者都必須出示能夠證明其中文水平的證書,對于要移民中國或者要來中國求學的外國人設定不同的中文水平標準,申請來華的外國人必須持有證明其中文水平的證書,否則不予批準。同時,在漢語水平考試中注入中國文化,應試者必須理解其中的文化知識才能夠給出正確的答案。
在我們學習英語的同時也不能夠忘記對自身中文水平的提升,不能忘記傳承中國文化。同時,我們可以借鑒美國語言測試的經驗來傳播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并且鞏固中國語言與文化在國內的地位。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傳播的途徑之一。語言反映文化并且與文化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語言受文化的影響,文化通過語言來實現傳播。應試者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必須兼顧對文化的學習。因此,如果想通過英語語言測試或者獲得更高的分數,應試者就不能不去理解語言中的文化部分。從而文化在應試者準備像托福之類的英語語言考試時不自覺的學習了美國文化。文化傳播可以看作語言測試的要完成的終極目標之一。在研究美國語言測試的同時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也可以采用類似的方式通過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廣漢語水平測試來傳播漢語及中國文化。
[1]Bachman, Lyle F. (1995).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Shohamy, E. (2007b). The Power of Language Tests, the Powe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Role of ELT [J].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Volume 15: 521-530.
[3]Alderson, J. C. & Hamp-Lyons, L. (1996). TOEFL Preparation Courses: A Study of Washback [J]. Language Test, 13(3), 280-297.
[4]Valette, R. M. (1977). Modern Language Testing. Second Edition [M].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5]Elton, L. & Laurillard, D. (1979). Trends in Student Learning [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4: 8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