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姜 宏,李淑蘭,茍春霞,宋冷梅,丁長玲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山東 濱州 256603)
門診藥房調劑是藥師直接服務門診患者的一個重要窗口,擔負著藥品的請領、保管、調劑、藥品咨詢服務和指導臨床醫師合理用藥等工作,對患者的安全用藥承擔著重要的責任。近年來,由于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使包括用藥差錯在內的醫患糾紛呈上升趨勢[1]。為盡量避免處方調劑差錯的發生,使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充分發揮藥師的綜合作用,提高藥學服務水平,筆者對處方調劑差錯發生的類型﹑原因及防范措施進行了以下分析總結。
1.1 審核差錯
1.1.1 相似藥品 相似藥品類型包括:①讀音、生產廠家、通用名、劑型相同,外包裝相似,但規格、包裝顏色標注不同;②讀音、生產廠家、劑型、規格、通用名、外包裝外觀顏色均相同,區別僅在于有無輔助給藥設備;③讀音、外包裝相似,廠家、劑型、規格相同,但通用名、藥理作用不同;④讀音、生產廠家、通用名相同,包裝外觀相似,但劑型或規格至少有一者不同。
1.1.2 藥品數量差錯 審方時忽略每種藥品數量甚至忽略某品種藥物;或者由于藥師不熟悉藥品規格,出現劑量算錯現象。
1.1.3 處方中存在配伍禁忌、易致敏藥品 如氨曲南與奧硝唑注射液臨床聯用時出現變色現象,二者在藥物配伍表中雖并未提到存在配伍禁忌,但已有類似報道[2];另有醫師開具的含有抗菌藥物的處方中沒有明確注明是否已做過皮試,給藥師審核處方帶來難度。
1.2 調配差錯 調配差錯主要表現為拿錯藥品,包括以下類型:①藥品外包裝相似且一起混放;②同種藥物拿錯劑型;③多拿、少拿或者漏拿藥品。沒有按處方中所列藥品順序逐一調配,或由于不熟悉藥品療程及用藥原則,沒有按處方醫師開具的療程用藥數量調配。
1.3 復核差錯 由于病患人數日漸增加,藥劑人員工作量日漸增大,處方調劑程序往往由同一人完成,由于慣性思維審核時流于形式,忽略了審方、調配時差錯的存在,使得錯誤的慣性思維得以延伸,復核時沒有察覺一直存在的錯誤;同時,由于周圍較多病患及家屬,環境比較嘈雜,藥師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導致處方復核時未發現差錯。
1.4 發藥差錯 主要表現為:①發錯患者。發藥前沒有核對患者姓名等個人基本信息,致使藥品與患者不能對號入座,引發藥害事件發生;②由于前面環節錯誤,藥師發給患者的藥品與處方不對等,表現為少發,多發或漏發藥品;③發給患者存在配伍禁忌的藥品。
1.5 用法及儲存錯誤 ①沒有告知患者正確的服藥方法。尤其是一些服藥方式特殊的藥品如驅蟲藥阿苯達唑片應空腹服,硝酸甘油是冠心病患者的必備藥物,宜嚼碎舌下含服,因舌下毛細血管很豐富,藥物很快被吸收。另外如不能掰開服用的、宜飯前服用的、飯后服用的等,都要給患者交代明白;②沒有告知患者正確的藥品保存方法。如多數藥品應保存在室溫下,不得冷凍;需特殊條件保存的藥品,藥師應在發藥時告訴患者正確的保存方法,如降血糖的胰島素類藥品應置于冰箱冷藏等。
2.1 規范處方調劑制度 嚴格按照規定的處方調劑流程設置工作崗位,實行雙人調劑,雙重核對制度;嚴格遵循“四查十對”制度,即“查處方,對科別、姓名、年齡;查藥品,對藥名、劑型、規格、數量;查配伍禁忌,對藥品性狀、用法用量;查用藥合理性,對臨床診斷”。盡量避免因人為因素出現調劑差錯的現象,把可控的調劑差錯減小到最低:①合理擺放藥品位置,盡量歸類存放,包裝相似藥品擺放要間隔一定距離;一品多規藥品要分開存放[3],一藥一標簽;藥架分管責任到人,定期統一組織統計清理失效藥品;②藥品調劑時,嚴格執行審方制度,對不清楚的處方一定要詢問清楚方可調配,發藥時做好藥品正確發放、仔細交代用藥方法、保存方式和注意事項等工作;③在處方中盡量留有患者基本信息,特別是聯系方式,以防出現差錯能及時聯系患者;④實行差錯登記和報告制度。及時登記調劑差錯,發現差錯及時挽回,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和藥害事故的發生。事后認真分析討論差錯原因,制定相應的對策和預防措施。同事共享錯誤信息,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防止藥害事件重復發生。
2.2 藥房調劑工作電子化
2.2.1 開具電子處方 鼓勵醫師采用電腦開具處方,以避免因手寫處方不規范而造成的用藥差錯。我院通過近五年使用電子處方,杜絕了因處方辨認錯誤而導致的發藥差錯現象。
2.2.2 實行電子刷卡叫號系統 患者先到電子讀卡器前刷卡排序等待取藥,藥房前屏幕上出現患者姓名后,被叫患者可以持卡到相應窗口前取藥。其優點在于:① 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眾多、嘈雜的狀況,可以給藥師相對安靜的環境,從環境因素方面降低藥師調劑差錯發生的幾率;②人手一卡,患者與藥品對號入座基本杜絕藥品與患者不匹配的狀況,較以往發藥模式增加了一道患者主動審核校對程序,減少了發藥差錯。
2.2.3 使用藥品條形碼 條形碼現已廣泛應用于零售行業,它產生的差錯率約為鍵盤輸入的1/6。美國的一些醫院已成功應用條形碼,在New Hampshire Concord醫院運用條形碼使用藥管理差錯減少80%[4],使用條形碼最大的優點在于條碼與每一種藥品一一對應,從而杜絕了因同品種多規格藥品、同品種不同廠家藥品等情況的存在而產生的藥品差錯。
2.2.4 使用自動擺藥機 筆者醫院引進一臺自動擺藥機,操作者持藥品在紅外光區刷藥品外包裝條形碼,按照提示向機器中加入所缺藥品,機器根據條形碼識別加入的每一種藥品,接到處方指令后,機器自動調配好處方中的藥品,所有藥品統一從出藥口排出。患者在刷卡窗口刷完卡后,刷卡裝置連接上自動擺藥機,通過自動擺藥機的運作,藥師取出藥品后只經復核即可發送到患者手中。該機器的應用大大簡化了藥劑師的工作程序,實現藥品調劑工作由傳統四個步驟“審核、調配、復核、發藥”向兩個步驟“復核、發藥”的轉變,實現了處方調劑的半自動化,唯一不足之處在于只適合盒裝質輕藥品,不適合針劑等,但啟用自動擺藥機利大于弊。
2.3 促進醫患溝通,加強安全用藥信息宣傳 設置藥物咨詢窗口,請有經驗責任心強的藥師值咨詢窗口,專門負責藥物咨詢和過敏藥物處理及其他特殊需求,加強藥師與患者的溝通,保證患者及時、正確用藥。
定期發布用藥安全信息,宣傳合理用藥知識、讓每一位藥師及時了解藥物安全信息并及時傳遞給患者,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我院在發藥窗口設置電子屏幕用藥提示,發放“藥師溫馨提示卡”、合理用藥知識彩頁,藥學部每月編輯一期《藥學簡報》,內容包括ADR信息、藥物與臨床、藥物配伍、合理用藥、新藥介紹等多個欄目,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2.4 提高門診藥師的職業道德與業務能力 門診藥房藥師身負重任,是直接服務患者的藥學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嚴謹的工作作風、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因此提高門診藥師職業道德與業務能力對保障高效準確的藥品調劑至關重要。①請有經驗、素質高的藥師開展講座,分享藥學知識和藥學服務經驗,并針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②藥學專業人員要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多看文獻報道,及時了解藥學前沿知識,及時了解新引進藥物的適應證、用量、用法、禁忌癥等;③嚴肅工作紀律,保證門診藥師工作時注意力集中,避免出現打電話,聊天等與工作無關的行為,防止因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的調劑差錯問題。
門診藥房調劑的每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差錯隱患,改進流程和系統缺陷,提高藥學人員業務素質可大大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作為一名藥學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藥學服務意識,不僅要最大限度的降低調劑差錯出現的幾率,高效準確調劑藥品,保證患者正確安全給藥,還要積極地投入到臨床藥學服務中,指導、監督臨床醫師針對不同病情、結合患者情況個體化、合理給藥,為病人提供安全、高質量的藥學服務,實現真正意義上以服務患者為中心的工作宗旨。
[1]張曉樂,李燕,陳晨,等.全方位改善門診藥房服務質量的實踐[J].中國藥師,2006,9(3):285 -286.
[2]江華,王晶欣,俞亞萍.注射用氨曲南與奧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7):2108.
[3]林明瑞,莊將協.采取綜合措施降低門診患者的用藥失誤[J].海峽藥學,2009,21(10):218 -220.
[4]徐明珍.利用信息技術減少用藥差錯[J].醫學研究雜志,2005,34(12):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