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杰
(牡丹江市圖書館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之間的這種依賴、發展、并存和促進關系,表明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是一種密不可分的整體,并不存在一方取代另一方的問題。從現實的發展和長遠的眼光看,兩者將呈現一種復合的狀態,而成為“復合圖書館”。
用戶的需求是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圖書館要采取多種措施保證用戶對印本資源和電子資源的需求。不同學科背景和不同年齡的人對電子資源和印本資源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根據用戶層次協調電子文獻資源和印刷型藏書比例
(1)專業型層次用戶
專業型層次用戶是指從事各種專業工作的讀者,他們不僅需要閱讀有關專業的參考文獻,還要閱讀一些外語、計算機等方面的圖書,以便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他們需要系統閱讀整本書或有目的地閱讀重點章節,故對印刷型圖書的需求遠大于電子圖書。所以圖書館在采購圖書時應以印刷型圖書為主,并提高印刷型圖書的藏書質量。服務于這一群體的圖書館,既需要購買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特別是對口專業的電子資源,也需要重視印本資源的保障。
(2)研究型層次的用戶
研究型層次的用戶,是指擔負研究任務的用戶。圖書館對他們的服務應以滿足用戶科研需要為目標,建立較完善的電子資源保障體系。這部分用戶以學生、教師和研究人員為主,他們有完善的硬件設施——計算機設備和上網條件,以及一定的計算機素養。他們資源的獲取一般希望通過網絡獲取。因而,圖書館在滿足這些研究型用戶的需求時,應該以網絡型電子資源為主。
(3)業余型層次的用戶
業余型層次的用戶是指以滿足個人興趣需求為目的的用戶,他們的層次千差萬別,所需要的資源大多數集中在社會科學、科普、文學等方面。滿足他們的需求應以印本資源為主。同時也應該適當地輔助一些電子資源。因為這類電子圖書生動形象,節省空間,借閱方便,為他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同時一些研究表明,這些用戶還是對電子信息資源利用持積極的態度。
工具書類文獻信息資源主要是供讀者查找某一方面或者某些特定的問題。電子版工具書出版周期短,更新容易,信息存貯密度高,可用計算機進行顯示、打印,易于拷貝;可借助電訊線路進行遠距離、高速度傳遞。其內容呈一種動態的、多維的結構模式,能進行多因素、多角度和任意擴大、縮小范圍的檢索。電子工具書主要有:光碟、聯機和網絡版文摘、索引、書目數據庫、光碟、聯機和網絡版百科全書、年鑒、手冊、指南。對用戶來說,工具書是進行學習和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研究文獻主要包括學術期刊和學術專著。這些文獻信息資源的建設是文獻信息資源的核心。一般來說,對這類文獻信息資源,圖書館都會在保持印本的基礎上,同時采購其電子版,但也有例外。現在很多出版社的期刊、專著轉向E—only模式,很多圖書館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這些圖書一般是為用戶學習、提高和豐富業余文化生活而收集,大多數是提供欣賞的,新陳代謝頻繁,沒有保存價值,不需要采購電子圖書。可以根據需要適量購買一些印刷本資源,同時通過收集網絡免費資源滿足,如時事新聞和專業動態,可以通過提供一些新聞發布網站和學術網站導航引導用戶的利用。目前因特網上有很多免費的電子圖書,包括很多文學和通俗讀物。
面向管理的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策略主要從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流程出發,考察復合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涉及到的管理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設策略。
經費問題無疑是影響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至關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合理分配經費,進行合理預算。直接關系到能否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系。因此,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應該建立合理預算,明確各種資源的使用經費。
復合圖書館資源建設涉及的是復合資源,主體是電子資源和印本資源。很多研究表明,總體上,用戶目前還是比較傾向于使用印本資源。因此,對多數圖書館而言,印本資源仍是現階段復合圖書館的館藏主流,也需要為此投入大部分的信息資源購置費。但電子出版物由于其信息存儲量大,便于檢索和傳遞等特點,在復合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電子出版物技術的改進及用戶對電子信息資源的熟悉,電子信息資源的使用率將會越來越高,對科研、專業圖書館將變得更為重要。
復合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包括各種載體文獻信息資源的采集子系統、組織子系統和獲取、保存子系統。該系統完成復合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管理。
文獻信息資源采集子系統主要是通過多種方式獲取信息資源。傳統圖書館的館藏獲得方式單一,主要是購入,還有少量的館藏通過贈送和交換獲得。復合圖書館的館藏獲得方式主要有:購入方式、自主建設方式(如利用館藏文獻自建數據庫)、開發方式(如基于因特網組織的虛擬館藏)。購入方式又分為所有權的購買和基于使用權的購買。何種信息資源,采用何種購入方式最好,圖書館員需要根據各種采訪標準作出判斷和選擇。
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涉及人力物力和其他資源的管理。對圖書館的資源實行供應鏈管理,開展圖書館資源計劃(LD),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實現圖書館一切為了讀者的目標。目前,國內部分圖書館引進人力資源管理,在圖書館內實行競聘上崗,以崗定人,改變了多年前“以人定崗”的局面,從根本上力圖改變圖書館是“勞保”單位的面貌。同時鼓勵員工進修和學習提高,可以到國內圖書館事業發達的單位學習,甚至到國外進修。
復合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具有特殊的意義。復合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工作主要是集團采購電子資源、聯合編目、共建特色數據庫、共享已有資源。美國的OhioLInk在Ohio州成功地實現了全州范圍內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主要表現為:①實現全州范圍內圖書館協調采購、合作建設館藏;②依托網絡實現館際互借;③提供多樣化的數據庫檢索、全文數據庫、期刊論文的電子傳遞服務。我國的CALIS在高校范圍內的資源共建共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聯機聯合編目,通過集團采購大量的網絡和光碟數據庫,組織建設特色數據庫,組織開展聯合的網絡參考咨詢等,帶動了全國高校圖書館資源的規范化和高水平建設。
任何一項工作都離不開評估,沒有評估就可能迷失前進的方向。由于復合圖書館形態和信息資源的特點,“館藏”的內涵和外延與傳統圖書館的館藏相比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因此,對復合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評價標準就有所不同。很多學者提出了新的評價標準,如肖希明對網絡環境下館藏的評價標準概括為:對圖書館信息資源保障能力的評價,圖書館信息資源的質量的評價、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評價,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利用率的評價。很多圖書館聯盟提出的標準值很值得借鑒。
總之,文獻信息資源是圖書館為用戶服務的基礎。做好復合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必須注意兩點:一是要組織大量的電子信息資源,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二是要把各種形式的館藏資源有機地整合起來,為讀者提供一個高質量、方便使用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
[1]初景利.復合圖書館建設目標語實施策略[J].圖書情報工作,2005.
[2]劉秋林,劉建國.論復合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建設[J]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