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理論”令人憂慮
從人的認識論來講,一個理論的產生與發展,需要從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火熱實踐中去凝煉去升華;一個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也需要循環往復地到實際中去檢驗去校正。然而,如今一說到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改革,仿佛整個社會最不虧缺的就是“理論”:看到點“病癥”,還來不及切脈問診,就敢開出大處方,從不管對癥與否、也不管副作用抑或后遺癥幾許,要的就是“轟動”。一方面,人們期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能成為“管用”的科學理論體系,并且能用它作為銳利的實用武器,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可是,恰恰這些方面的理論還相當的滯后與欠缺。另一方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大相徑庭甚至格格不入的各色理論觀點,仿佛又都難以擺脫得開要么“全盤西化”要么“全盤退化”的魔咒。凡此種種存在的問題頗多,“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決不是庸俗化、娛樂化,更不可能像 “立竿見影”那般不著調地淺嘗輒止,當理論界充斥著“書齋氣”、“浮躁氣”時,誰還會像費孝通等理論界泰斗那般“深入基層數十年”,拿出精雕細刻的理論成果去指導實踐?請不要再用“快餐理論”去蒙蔽、去愚弄、去誤導大眾。
(文/徐宗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