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信息
晉中市委組織部出臺并實施了《加強對各級各部門“一把手”監督管理的暫行辦法》。一是明確重點監管內容。突出對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上級決定、嚴守政治紀律情況;執行民主集中制,特別是在“三重一大”決策中民主決策情況;執行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干部任用工作條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等的監督。二是采取多種監督措施。綜合采用組織監督、領導班子內部監督、人大政協監督和社會監督等方式,努力形成監督合力,增強監督實際效果。三是建立健全各項監督制度。堅持和完善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重大決策集體研究決定和黨務政務公開制度。嚴格執行年度總結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和廉政談話制度。強化日常監督、審計監督和年度考核。四是落實各級監管責任。實行對“一把手”監督管理分級負責制。市、縣(區、市)委常委會每年至少研究一次“一把手”的監督管理工作,分析存在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建立“一把手”監督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完善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等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責。
(晉 組)
左權縣委組織部利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充分整合黨建工作資源,創辦了左權黨建手機報,以其快速、便捷、高效的服務,擴大了黨建工作的影響力和覆蓋面,收到了良好效果。左權黨建手機報以黨建為主題,開設“時政要覽”、“特別報道”、“創先爭優”、“基層黨建”、“一線傳真”、“溫馨提示”等 20多個欄目,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定期向全縣領導干部、黨務工作者、大學生村官和部分黨員600余人傳遞黨的聲音、通報黨建動態,幫助廣大黨員干部及時了解時政要聞,了解黨建工作最新情況,推進了各項工作扎實開展。 (程建新)
為了對所有自管黨員詳細信息的登記造冊,做到黨員底數清、信息全,神池縣街道辦黨工委精細化管理黨員信息庫。他們對所轄4個社區黨支部按網格劃分,上門入戶,對照信息庫中的要求進行了對黨員原有信息的變更及新增信息的詳細登記,為每位黨員建立起黨員個人信息庫。在黨員信息庫里,黨員的各項基本情況應有盡有,并以圖表的形式錄入電腦,使黨員基本情況更加清晰、一目了然。同時,對有特長的黨員還及時根據本人情況組織了志愿服務崗位的認領。黨員信息庫的建立,不僅使社區能及時準確地掌握每位黨員的個人信息,更好地實施動態管理,也為社區網格化黨建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路愛葉)
一是發掘本土人才。充分挖掘現有致富能手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帶頭致富、帶領致富潛力,推選他們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為他們發揮作用搭建舞臺。二是引進外來人才。注重從優秀“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官”、私營企業管理者、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青年及退伍軍人中,推選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優秀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特別是選好配強村黨組織書記,達到“選準一個支書,配強一個班子,帶好一支隊伍,致富一個村子”的效果。三是用好專業人才。組織農業、畜牧、林業等方面技術能手等圍繞農村產業化經營,搞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為農戶及時提供生產資料、病蟲害防治、舍飼養殖、林果修剪等服務。偏關縣用好三類人才,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 (徐文華)
今年以來,壺關縣委組織部緊緊抓住以“一迎雙爭”為主題推進“講重作”活動這個有效載體,構建“四逼”工作機制,著力加強對組工干部的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是以目標“倒逼”責任。年初,將全年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后落實到分管領導、相關科室和組工干部頭上,與之簽訂目標責任狀,以明確的目標、量化的任務“倒逼”工作落實。二是以時間“倒逼”進度。實行了周報、月結、季考、年終總評的考核制度,各項工作完成情況實行一周一報,填寫《組織部機關干部工作周報表》匯報上周完成工作情況、未完事宜、下周工作打算、信息材料編發情況等。每月初召開一次工作例會,要求各科室匯報上月開展工作情況、本月計劃等,進行一次小考核、小檢驗。年終總評,以時間進度“倒逼”工作進度,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三是以制度“倒逼”形象。相繼完善了機關簽到、信息編發、公務接待、文印管理、考核獎懲等多項制度,以制度強化管理,以制度推進工作,以工作樹立形象。四是以業績“倒逼”工作。加大了對組工干部的考核獎懲力度,要求全體組工干部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撰寫調研文章,加強對外宣傳,以發表稿件的數量、媒體檢驗工作。“四逼”機制下,全體組工干部有了責任、壓力、挑戰和危機感,工作積極性明顯增強,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李國紅)
為扎實深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今年以來,昔陽縣從縣直機關選派優秀科級干部到農村工作相對薄弱的基層黨組織擔任“第一書記”,沉到一線,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創先爭優。縣里從涉農部門抽調人員組建專家服務團,分組深入農村為“第一書記”開展工作提供技術保障。以鄉鎮為單位成立“第一書記”臨時黨支部,每月召開一次例會,每季度召開一次小結會,加強自我教育管理。強化監督考核,對不負責任、消極應付、完不成任務的,取消當年年度工作考核評優資格。同時將個人工作開展情況列入單位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120名“第一書記”累計走訪群眾547戶,征求意見179條,形成調研報告128個,結成幫扶對子1400余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259個。
(李 強)
為進一步提高干部綜合素質能力,寧武縣積極拓寬干部教育培訓渠道,搭建載體創新干部教育培訓模式。一是巡回宣講。組織知識閱歷、工作經驗豐富的老領導到各單位巡回宣講,引導廣大干部明晰學習的方向目標,自覺地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努力提高自身素能。二是送教下鄉。定期邀請市、縣理論界人士,在村頭、巷尾、黨員活動室組織黨員干部集中學習、交流,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三是交流互促。通過舉辦“能人講堂”、“致富課堂”等,讓各村的種養殖能手、致富帶頭人輪流上臺授課,傳播種養技巧,傳授致富經驗,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四是網絡學習。利用汾源組工網、黨員干部手機短信教育平臺、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等渠道,擴大干部學習教育的覆蓋面和知識面,增強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五是現場觀摩。分類組織召開干部教育培訓現場觀摩會,組織各鄉鎮、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到先進鄉鎮、單位觀摩學習、交流經驗,激勵先進、轉化后進,提高全縣教育培訓工作實效。六是異地培訓。通過組織黨員干部外出學習培訓、到上級部門跟班學習等方式,使黨員干部開闊視野,提高素質。今年已組織異地培訓20余次,培訓干部1100余人。七是實踐鍛煉。通過參與重大項目建設、住村扶貧等形式,鍛煉干部的心志,增強其各方面的工作能力。
(李 靖)
晉中市:
晉中市采取個人報名、組織推薦、考試測評、部務會研究決定的辦法,嚴格標準,嚴把程序,從市委組織部選派8名綜合素質高、發展潛力大、基層工作經歷不足的年輕干部到鄉鎮進行為期一年的掛職鍛煉;從縣鄉挑選10名政治素質高、具有一定基層工作經驗的年輕干部到市委組織部掛職學習。同時根據工作需要、專業特長、綜合工作能力等,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選派到鄉鎮掛職鍛煉的同志掛任鄉鎮黨委副書記或鄉鎮長助理,由鄉鎮黨委書記直接幫帶,讓他們通過參與蹲點包村和中心工作,深入基層一線砥礪品質、增長才干、轉變作風。挑選到市委組織部機關的縣鄉干部掛任有關科室副科長(主任),由科室主任直接幫帶,讓他們參與政策制定和重點工作,把基層好的作風帶到機關實際工作中。掛職單位和派出單位共同管理掛職干部,并強化對他們的日常考核。該市還將下掛干部在鄉鎮的工作表現作為其職務晉升、獎懲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注重從上掛干部中發現和培養組工干部,把表現突出、適宜在組織部門工作的同志積極充實到組工干部隊伍中。
(晉中市組織部)
點評:實踐出真知,鍛煉長才干。要想煉就一身過硬本領,就必須到廣闊天地櫛風沐雨。晉中市采取“雙向”掛職的辦法培養鍛煉組工干部,就是讓組工干部上學決策指揮,下接基層“地氣”,成為“多角度”、“全方位”的合格人才。這樣必然能快速砥礪組工干部的品質,促進組工干部成長。
古縣:
古縣著力增強干部教育培訓實效,建立一人一卡紀實制度,助推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步入規范化、科學化快車道。一是課堂培訓紀實。對舉辦的培訓班、專題講座等,嚴格實行學前簽到、課堂抽查、培訓測試、記錄培訓機構反饋意見的紀實辦法,每季統計通報,年底匯總賦分。二是在線學習紀實。依托山西干部在線學院平臺,對注冊學員完成學時數進行動態監測,堅持月紀實統計、季通報批評,對完成學時不達標、通報兩次者,年度考核單位和個人均不得評為“優秀”等次。三是結果運用紀實。年終,將紀實卡統一存入干部教育培訓紀實檔案和電子庫,對紀實檔案進行總體評價、賦分,并作為個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和評模選優、提拔任用的有效依據,對紀實總體評價為“較差”或“差”的干部,專門備注入檔入庫。堅持跟蹤問效機制,對培訓成效的亮點工作組織觀摩和廣泛宣傳。制度的實施,把個人自學和組織監督有機統一起來,有效地調動了干部學習的主動性和干事創業的熱情,提高了推動轉型跨越、領先發展能力。
(劉夫強 侯淑娟)
點評:制度是促進干部學習的動力。建立一人一卡紀實制度,讓濫竽充數者沒了市場,學好學壞一目了然,必然能調動干部主動學習的熱情,促進學風轉變。
萬榮縣:
萬榮縣把農村不擔任職務的普通黨員的教育培訓納入黨校主體班次培訓計劃,教育引導普通黨員帶頭學習政策、帶頭勤勞致富、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新風,從根本上扭轉部分普通黨員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守攤子混日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加大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力度,通過“面對面談、手把手教、一對一幫”等形式,使他們熟練掌握一兩門實用技術,增強致富本領,成為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能帶領群眾依靠科技致富的骨干隊伍。各鄉鎮還要圍繞思想政治、管理監督、公共事務、服務發展四大類別,分類細化崗位設置,采取黨員自愿選崗、黨支部按需定崗“雙向選擇”的方式,確定上崗人選,形成“人人有崗位,事事有人做”的局面。在民主方面,充分尊重每一個普通黨員的權利,各村黨支部在討論決定重大事務前,都要廣泛征求普通黨員的意見,及時采納好的建議和辦法,提高了黨員參與村級事務的熱情。在政治方面,把普通黨員作為培養選拔村級干部的重點對象,及時把年紀輕、能力強、素質好,表現突出的普通黨員納入村級后備干部進行強化培養。
(竹作輝)
點評:黨員是黨內權利的主體,要發揮農村普通黨員的作用,關鍵是要保障普通黨員能平等地享有管理黨內事務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帶領群眾致富的積極性,真正在發展農村經濟中起到“發動機”的作用。
陽城縣:
不久前,在陽城縣潤城鎮洎水新城,開展了一場以“沁河旅游開發”為主題的“支書沙龍”活動,參加沙龍的潤城鎮29個村支書暢所欲言,圍繞如何依托沁河打造旅游潤城發表各自的觀點和想法。2011年以來,像這種別開生面的“支書沙龍”,在潤城鎮已經舉辦了6期。這也是潤城鎮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創新,每期一個話題,由鎮黨委根據中心工作所需確定一個主題,全鎮的村支書結合本村的實際談思路、談問題,應邀而來的領導、專家、學者再對他們的發言進行點評。上莊村支部書記李兵生說:“這種靈活的形式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經驗,商討達成的共識在現實中很管用。可以說是為我們支部書記學習交流搭建了平臺。”像潤城鎮一樣,陽城縣的西河、鳳城、固隆等鄉鎮也紛紛創辦“支書沙龍”、“支書論壇”,以討論交流形式來探討農村工作,在有效提升了各村“領頭雁”的能力的同時,也使得黨建工作變得具體有形,更加強了鄉鎮之間的交流互動,讓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
(劉國偉)
點評:黨建工作既有形又無形,而小“沙龍”的創新完全來源于實踐,實踐的主體又是全體黨員。黨建工作只有在創新中始終堅持實踐觀點、群眾觀點,才能更有生命力,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為確保37個后進村黨組織轉化升級取得實效,陵川縣堅持“轉化一批,驗收一批”的原則,從嚴考核驗收,推動了后進村黨組織整體轉化的扎實開展。目前,首批驗收的15個后進村黨組織中,轉化升級確定為好的5個、較好的7個、一般的3個,并針對不同村下達了整改建議通知書,限期整改提高。對班子軟弱渙散的,重點從選優配強班子、增強凝聚力等方面考核;對信訪矛盾突出的,重點從化解矛盾糾紛,消除信訪隱患等方面考核;對黨務村務管理混亂的,重點從“三務公開”、“四議兩公開”、健全制度等方面考核;對經濟發展滯后的,重點從制訂發展規劃、新增產業項目等方面考核。然后再通過支部書記述職、黨員大會測評、黨員村民代表座談、實地查看4個程序對后進村黨組織進行驗收。同時還要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四個一”工作合力,全面推動后進村黨組織的整體轉化:進行一次通報,以文件形式向各鄉鎮、各包保領導和單位、各后進村黨組織下發了驗收情況通報,并在新聞媒體進行公告;召開一次推進會,及時總結推介整頓經驗做法,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明確要求;發出一封提示函,向四大班子包村領導和包保單位下發提示函,督促提醒他們要經常住村開展整頓工作;堅持每月召開一次例會,聽取37名“第一支書”工作匯報,交流經驗做法,促進整頓轉化。
(馬芬芬 張偉利)
點評:要確保后進村黨組織轉化升級取得實效,需要建立一個考核驗收的具體標準,從嚴把關,降低反彈基數,同時還要防止整頓轉化工作流于形式,真正實現整頓一個、轉化一個、驗收一個、鞏固一個的目的,盡可能地使后進村脫胎換骨。
今年以來,太谷縣針對社會組織松散、行業繁雜、管理多頭、黨組織覆蓋不全的情況,在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上創建了領導、組織、組建、管理、群團一體化實施的“社會組織黨建一體化工作模式”。一是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二是集中選派52名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派出4個督導小組分類進行督查指導。三是各主管部門成立24個社會組織工作組,在集中組建辦公室統一部署下,負責具體的組建工作。四是根據全縣黨建網格的劃分和布局,將社會組織黨組織納入黨建網格內,由屬地黨組織按照全縣黨建工作網格化的工作要求,協同進行管理。五是群團組織建設同步跟進黨組織組建工作,以黨建帶工建、帶團建、帶婦建,新建工會組織25個、婦女組織15個、團組織20個,同步實現了群團組織和工作的全覆蓋。目前,全縣93個社會組織組建黨組織52個,307個農村合作社和244個鄉村衛生所也全部建立了黨組織,實現了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太組宣)
點評:加強社會組織黨建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緊迫的時代課題,要全面推進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必須把握規律,使它與其他領域的黨建工作有機銜接起來,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形成隸屬明確、以塊為主、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格局,才能使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近年來,太原市杏花嶺區充分利用網絡、手機等新興媒體,不斷拓展黨建工作新陣地,先后創建了“杏花嶺黨建QQ群”、“組工干部飛信群”和“黨務天地”微博等黨建工作群,方便黨員干部之間信息互動、情況互通、資源共享。利用黨建工作群和微博及時發布各類通知公告,下達工作任務,收集基層信息,避免了以往為一件小事而集中開會、來回奔波的情況,大大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在黨建工作群公告欄內持續提示近期要完成的工作項目,督促各項工作按時完成。截至目前,全區利用黨建工作群先后發布各類黨建黨務信息、工作安排等230余次,收集匯報材料130余份。基層黨務工作者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都可以放到黨建工作群中交流討論,意見建議則以留言、郵件的形式直接上傳,區委組織部指派專人在線答疑解惑,收集意見建議。在黨建工作群共享區上傳業務常識、辦事程序、政策動態等學習資料,方便參考學習,拓展了一條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學習交流的新通道。將新興媒體作為組工宣傳的新陣地,通過網絡、手機等定期通報組織工作重大部署和工作開展情況,強化輿論引導,不斷提高組織工作的認識度和公信度。
(杏花宣)
點評:新興媒體的出現,給組工文化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同時也帶來了現實挑戰和難得機遇,組織部門自覺地將新興媒體的巨大優勢為“我”所用,不僅可以使新興媒體成為組工文化建設的“連心橋”,還能為組工干部建造“好課堂”。
(責編:郭寧虎)
(責編:郭寧虎)
(責編:郭寧虎)
(責編:于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