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二東 張瑞芳
順口溜里聽民生
木二東 張瑞芳
近日,在石樓縣農村采訪,聽到不少由群眾自編的順口溜,從這些順口溜里感受到的是農民面對農村產業大發展的喜悅心情,對幸福生活的真情描摹。
“綠色食品銷路俏,二三產業前景妙。”這是石樓縣和合村支部書記編的一句順口溜。和合村是一個傳統農業村,近幾年發展小雜糧特色種植,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石樓縣經常組織農技人員到田間地頭,為農民舉辦各種科技咨詢講座。和合村的不少農民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種植小雜糧、核桃、紅棗,農民增收一年比一年多。而馮支書編的這幾句順口溜,正是農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最樸實最直白的表達。
“國家惠農政策好,皇糧國稅都取消;種糧購機有補貼,農民種地情緒高。”龍交村種糧大戶馮四應的順口溜,則是對國家扶持農村優惠政策發出的由衷感慨。近年來,國家支農政策一個接著一個,農民的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馮四應的幾十畝耕地全部種上了糧食作物,一年的經濟收益就有3萬元左右。他利用國家的好政策,購買了播種機、收割機等農用機械。他說,他現在用的種子都是縣里為農民從外地調運的優質農作物良種,技術人員還經常下村上門服務。
“走路不濕鞋(村村通路),照明不用電(用上沼氣),吃水不用抬(自來水),做飯不燒柴,養牲口不墊圈,村莊靚起來。”前山鄉前坡村村民周士強的順口溜,反映了石樓縣新農村的喜人變化。前坡村是“石樓紅棗第一村”,農民靠種紅棗樹發家致富,人均收入早已過了千元。從兩年前開始,村里進行農村新居建設,通過舊村改造,不僅騰出許多耕地進行了復墾,而且建起了可容納100多戶居民的新農村移民房。
(責編:郭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