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洪洞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李 竟
依托七大園區 打造人才品牌
中共洪洞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李 竟
近年來,洪洞縣圍繞加快人才聚集、推進轉型跨越的新要求,依托甘亭產業轉移示范園、秦壁高新技術工業園、歷山農業觀光園等七大產業園區,抓龍頭、上項目,占高地、筑平臺,以項目聚集產業人才、以人才推動園區發展,努力打造“全省人才第一大縣”,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洪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在園區和項目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堅持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與重點產業發展相結合,以項目對接人才,以人才支撐項目。該縣大力推行“三個三分之一”工作法,把干部大體上一分為三,三分之一的干部外出招項目、引人才,三分之一的干部下基層、搞服務,三分之一的干部留下履本職、搞業務。積極搭建承接環渤海平臺,把園區乃至全縣的發展置于環渤海和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大格局中,尋找更優人才、更多資源和更大空間。2011年以來,全縣多次參加全國性的園區項目推介、引進和洽談活動。最近,該縣又邀請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的20多家企業來洪洞投資洽談,共簽訂10個合作意向書,簽約金額達123.6億元。目前,這七大園區已有31家企業入駐、36個項目落地,共引進外籍專家22名、博士生導師及博士研究生42名、碩士研究生54名。
洪洞縣委、縣政府努力把七大園區建設成為宜居宜業高地,讓各類人才創業有激情、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開通引進人才“綠色通道”,為人才廣開便利之門,全方位“無門檻”吸納人才。建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縣財政每年劃撥1000萬元,重點用于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和獎勵。該縣成立了人才服務中心,園區及園區所在鄉鎮設立了人才工作站,確定了115名人才工作聯絡員,為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的高層次人才在引進落戶、人事代理、工資待遇、醫療保健等方面提供全程跟蹤、優質高效服務。目前,甘亭產業轉移示范園和秦壁高新技術工業園已投資2200余萬元新建了專家樓。同時,大力營造環境聚才、感情留人的社會氛圍,公司領導每逢傳統節日、專家生日都登門祝福,讓引進的人才感到在外如在家,能夠一心施展才華。
圍繞轉型跨越、做大做強園區的新目標,大力實施人才素質提升工程。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人才培育模式,全縣先后選派企業經管人員、技術骨干200余人次,分赴韓國及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進修學習。各大園區都建立產品研發基地,組建了專家研發團隊,注意發揮專家的技術攻關引領作用,縮短了企業產品的研發時間,實現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就地培養和利用,取得了人才成長與企業發展的雙贏。山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肇銘是山西維民生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專家,獲授權國家專利16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在萬安鎮曹家莊村主持研發的光合菌肥、光合飼料添加劑等產品已實現產業化生產,獲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各大園區還采用傳統的“傳、幫、帶”教育和“定人、定專業、定期”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不斷為園區培養后備梯隊人才。
各大園區切實加強對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創新推動了人才工作深入開展。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將人才的收入待遇與崗位職責掛鉤,靠激勵機制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全面推行聘任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制定了嚴格的獎懲辦法,定期考核總結,加壓力、增動力、激活力;設定具有較高競爭力的各層次人才的薪酬標準和福利待遇,實行了基本工資、績效和年終獎勵相結合的薪資待遇;同時,對專業人才實行跨企業、交叉、動態使用,實現人才資源共享。在園區這些高層次人才中,已有18人擔任了公司級領導,100余人在研發、技術指導等方面發揮了獨到的骨干引領作用。他們已成為我縣,特別是園區產業發展最突出、最具活力的生產力要素,人才強縣的戰略效應正在日益凸顯。
(責編:張靈霞)